科研产出
大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营养品质和代谢物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品质和代谢物变化规律,该研究以新大豆8号为试材,探讨了大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鼓粒前期、鼓粒中期、鼓粒后期和成熟期)百粒重、灰分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异黄酮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4个生长发育阶段籽粒内部的关键代谢产物进行定性表征,研究其关键代谢产物的积累规律、前期营养品质指标含量变化规律及阶段显著差异代谢物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生长发育的推进,大豆中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逐步上升,而百粒重、可溶性糖、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及异黄酮总含量在鼓粒后期达到峰值,到成熟期时含量均有显著下降。代谢组学结果表明,4个生长发育阶段共鉴定出了1 397种代谢物,其中172种为极显著差异代谢物(投影变量重要性值>1.5,P<0.01,|log2(FC)|>0.1)。该研究发现鼓粒前期和成熟期2组间差异代谢物数量最多,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了类黄酮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为主要通路,并据此绘制了代谢通路图。这些结果旨在阐明新大豆8号不同生长发育期差异代谢物的动态变化情况,为深入研究新大豆8号品质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新大豆8号 营养品质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差异物 代谢通路


温度对轮台小白杏授粉生物学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对轮台小白杏授粉生物学的影响,为确定轮台小白杏的人工辅助授粉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情况下,采用人工定时调查的方法初步明确轮台小白杏开花进程,并利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了解花后不同时间段花朵柱头的可授性,探明人工辅助授粉对轮台小白杏坐果率的影响。结合2024年田间实测温度及历年花期温度数据,在室内模拟轮台小白杏开花时的环境温度,探究不同温度对轮台小白杏柱头可授性和授粉品种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轮台小白杏从开花5%到开花50%耗时为10 h,而从开花5%到开花90%仅耗时22 h;1 d中,轮台小白杏的集中开放时段为10:00—16:00,在花后2~3 h具有强可授性。室内模拟试验表明,高温或低温都会降低柱头的可授性,18/22℃时,轮台小白杏的柱头强可授期相对较长,低温使强可授性延迟出现,而高温会缩短柱头可授期。18~22℃有利于花粉的萌发,其中22℃为最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温度。人工辅助授粉试验表明,使用苏勒坦杏授粉后可将轮台小白杏坐果率提高至62.28%。【结论】轮台小白杏开花速度快且集中,田间柱头强可授期短,即最佳授粉窗口期短,但适宜温度有利于维持柱头强可授性。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显著提高轮台小白杏坐果率,但需要研发一种高效快速的授粉技术,以确保在有限的可授期内完成授粉。
关键词: 轮台小白杏 授粉生物学 柱头可授性 杂交亲和性 花粉活力


基于适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模拟酶比色检测牛妊娠相关糖蛋白9
《化学研究与应用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金属有机框架Fe-MIL-101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bPAG9适配体为识别探针,基于间接竞争原理建立了一种比色检测bPAG9方法。在方法建立过程中,将互补于适配体的生物素-cDNA固定在微孔板上,加入适配体功能化Fe-MIL-101,适配体与互补链cDNA杂交,当测试样品中含有bPAG9时,适配体与bPAG9结合后从互补链上脱落,然后Fe-MIL-101催化无色过氧化物酶底物产生比色输出信号,通过比色信号的变化实现对bPAG9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在优化条件下,bPAG9在缓冲液中线性检测范围为1~100 ng·mL-1(R>0.996),检出限为0.25 ng·mL-1。bPAG9在空白血清中加标回收率为85.2%~102.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将本方法应用人工受精28d的奶牛血清检测,妊娠诊断结果显示,本方法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1.6%、92.1%和91.8%。本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准确性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妊娠相关糖蛋白 适配体 金属有机框架 早期妊娠诊断 奶牛


1.MSF-2.0残膜回收打捆与秸秆粉碎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残膜机械化回收过程中残膜回收率低、回收的残膜成捆质量差、膜捆遍地卸及作业油耗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残膜回收打捆与秸秆粉碎联合作业机。介绍了残膜回收打捆与秸秆粉碎联合作业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过程,重点对残膜捡拾装置、打捆装置进行设计,并对残膜捡拾、打捆作业过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为验证残膜回收打捆与秸秆粉碎联合作业机作业性能,进行了以收膜链耙转速、机具前进速度、收膜弹齿入土深度为试验因素,以残膜捡拾率、残膜含杂率、机具耗油量为响应值的田间试验,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参数优化与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残膜捡拾率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机具行驶速度、收膜链耙转速、弹齿入土深度;影响残膜含杂率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机具行驶速度、弹齿入土深度、收膜链耙转速;影响机具耗油量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机具行驶速度、弹齿入土深度、收膜链耙转速。理论最优的作业参数为链耙转速119.06 r·min-1、机组前进速度6.319 km·h-1、弹齿入土深度63.29 mm。田间验证试验表明:在圆整后的最佳工作参数条件下,残膜捡拾率均值为93.88%、残膜含杂率均值为79.76%、机具油耗量均值为14.85 L·hm-2。
关键词: 残膜回收 残膜打捆 秸秆粉碎 联合作业机 Box-Behnken


立地条件与库尔勒香梨叶表型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阐明不同立地条件下库尔勒香梨叶表型的特点,筛选出与栽培环境紧密相关的叶表型性状,探寻引起叶表型变异的原因。【方法】选择两种典型立地香梨园(戈壁地、壤土地),调查38个叶表型性状和27个土壤气象参数,通过t-test检验,对比分析两种立地的叶片形态特征、元素含量、光合作用差异、土壤质地、水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温湿度,通过旋图和主成分分析,探讨叶表型变异与栽培环境的关系。【结果】(1)戈壁地叶片偏长、偏厚、偏绿,N、P、Ca含量显著高于壤土地,壤土地叶片偏宽,有机质、有机C、K、Fe、Zn含量显著高于戈壁地。(2)戈壁地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P_n、Tr、Gs、Ci和LUE显著高于壤土地,Ls和Nls显著低于壤土地,WUE差异不显著。(3)戈壁地以>1 mm的粗粒为主,壤土地以<0.106 mm的细粒为主。戈壁地的土壤持水量、速效钾含量和电导率显著小于壤土地,非毛管孔隙显著大于壤土地。(4)戈壁地温度高于壤土地,湿度显著低于壤土地。(5)气孔导度、叶片黄度和非气孔限值与栽培环境的相关度分别为20.6、13.7和10.0,毛管孔隙、空气湿度、土壤水势、土壤最大持水量和非毛管孔隙度与叶表型性状的相关度分别为27.2、16.2、15.7、11.1、4.2。【结论】不同立地库尔勒香梨园的叶表型性状和栽培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叶表型性状与栽培环境间存在紧密关系,光合作用相关参数与栽培环境紧密相关,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是造成叶表型变异的主要原因,是香梨园栽培环境调控的重点。


弹齿式残膜回收机脱膜装置参数优化及试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弹齿式残膜回收机脱膜过程中存在漏膜、缠膜、脱膜效果差等问题,对弹齿式残膜回收机脱膜装置进行参数组合优化。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以摩擦因数、脱膜辊转速、弹齿缝长度为试验因素,以脱膜率和缠膜率为指标,开展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得到各因素交互作用响应面模型。脱膜率的显著性表现为脱膜辊转速>弹齿缝长度>摩擦因数,缠膜率的显著性表现为脱膜辊转速>摩擦因数>弹齿缝长度。以脱膜率和缠膜率建立目标函数,运用MATLAB对结果优化求解,确定最佳参数组合:采用机具前进速度为7 km·h-1、摩擦因数为0.7、脱膜辊转速为210 r·min-1、弹齿缝长度为75 mm进行田间试验,经试验得脱膜装置的平均脱膜率为90.35%、平均缠膜率为0.89%,该结果与优化预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弹齿式残膜回收机脱膜装置在该参数组合下可有效解决脱膜过程中漏膜、缠膜、脱膜效果差等问题。


新疆南疆枣瘿蚊发生动态调查与防治植物源农药筛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枣瘿蚊(Dasineura jujubifolia Jiao&Bu)是危害红枣的一种重要害虫,通过实地调查明确枣瘿蚊的发生动态,确定防治的关键时间节点;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筛选适用于防控枣瘿蚊的植物源农药,为枣瘿蚊的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22-2023年定点定期调查南疆阿拉尔市和图木舒克市枣园枣瘿蚊的发生动态。以5种植物源农药为材料,以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为化学农药对照,以枣瘿蚊为靶标,采用浸虫法测定6种农药对枣瘿蚊的室内毒力;在此基础上筛选室内毒力效果较好的植物源农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适合枣瘿蚊防控的植物源农药品种。【结果】2022-2023年阿拉尔市和图木舒克市枣园枣瘿蚊幼虫均于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发生高峰期均为5月上中旬和6月上中旬,防治关键时间节点为5月初和6月初。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植物源农药对枣瘿蚊均有较强的毒力,其中0.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对枣瘿蚊24 h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5.357和4.554 mg/L,与化学农药对照22.4%螺虫乙酯悬浮剂(6.938 mg/L)毒力相当。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给药后7 d, 0.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00~400倍稀释液处理对枣瘿蚊的防效均在65%以上,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推荐剂量处理的防效相当,可作为防控枣瘿蚊的替代生物农药。【结论】新疆南疆枣园枣瘿蚊集中发生在5月上中旬和6月上中旬,防治关键时间节点为5月初和6月初,可选用植物源农药0.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00~400倍液防控枣瘿蚊。


盐碱胁迫下褪黑素对作物生理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褪黑素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物质,近年来,在作物逆境生理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对作物耐盐碱生理机制的影响研究进展,主要对褪黑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维护离子平衡、增强抗氧化系统、改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以及转录组和代谢组分子水平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利用褪黑素提高作物耐盐碱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穴盘苗夹取力学试验台设计与测试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穴盘苗自动移栽苗钵夹取受力不清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直线模组带动的多针钳夹式取苗力学试验台。采用气缸驱动方式构造出活动可调的多针夹钵取苗执行器,配置滚珠丝杠直线滑台模组驱动夹取执行器,组合位移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以及高精度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精准检测取苗瞬态过程的位移量和作用力值变化。开展夹钵取苗力学测试,研究发现取苗过程是滑针斜插、平行夹持、提升移位等多种夹取动作交织组合作用的过程,苗钵在滑针斜插与平行夹持作用下有集聚松动脱盘的趋势,夹钵取苗的作用力主要用来克服苗钵与穴孔之间建立的粘附力。进行取苗力学特性分析,结果显示粗细两种夹取针的斜插力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取苗运行速度对脱盘力、提取力的影响极显著(P<0.01),两种夹取作用力有相关性。整体上弹性纤细夹取针的取苗作用对苗钵的扰动小,成功取苗需要夹取针深入夹持苗钵脱盘。采用插-夹-拔组合式取苗操作,苗钵的完整率在97%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穴盘苗夹取受力分析、高效低损取苗机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 穴盘苗 移栽机 取苗机构 力学测试 脱盘力 提取力


果树地下滴灌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梳理了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进展以及地下滴灌系统的技术参数,阐明了地下滴灌条件下果园土壤水分、养分及盐分的运移特征,总结了地下滴灌对果树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毛管埋深、埋设间距和灌水均匀度等技术参数能够显著提升果树经济效益;地下滴灌对果树根区土壤水分和溶质的分布及运移规律产生显著影响,湿润锋向下运移距离大于向上运移距离,养分及盐分的时空分布主要受土壤水分分布影响;地下滴灌通过提供精量的水分和养分供应,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促进果树健康生长和果实优质发展,增强果树抗逆性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未来应继续加强地下滴灌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利用经验模型、作物模型或遥感技术等方法探求其节水增产机理,探索适合不同树种、气候、土壤条件的灌溉策略,以提高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 果树 地下滴灌 技术参数 根区土壤水分溶质运移 水肥利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