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从科研管理角度浅谈科研团队建设——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15

摘要:科研团队是科研单位发展的基础与制高点,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与载体。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详细分析了其近几年科研工作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科研组织方式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了组建研究室发展战略委员会、推动研究室协作创新、实行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营造宽松的内外环境等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团队建设 现状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和赤霉素对薰衣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提高薰衣草种子发芽率,研究了赤霉素和温度等外部因子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均对薰衣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高。300mg·L-1 GA3浸种8h最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提高发芽势,缩短发芽时间,促使有活力种子发芽率达到94.77%。15℃温度环境下,薰衣草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25℃和30℃。破除薰衣草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发芽的较优处理方法是15℃条件下利用300mg·L-1 GA3浸种8h。

关键词: 薰衣草 种子 休眠 赤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氰胺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萌芽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试验用单氰胺溶液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冬芽进行不同时间和浓度以及进行不同次数和浓度的喷施,研究单氰胺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萌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2%单氰胺溶液在萌芽前1个月左右处理效果最好,萌芽率可达96%以上,在该浓度范围内喷施1次即可达最佳效果。

关键词: 单氰胺 阳光玫瑰葡萄 萌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与DON毒素特异结合的亲和肽段

植物保护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与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高亲和力的特异性多肽,利用丁基硼酸封闭法制备DON人工抗原DON-HG-BSA,以其为靶分子筛选噬菌体肽库,对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与氨基酸推导,并进行亲和特异性验证。结果显示,经过4轮亲和肽段筛选与酶联免疫检测法鉴定,从M13噬菌体随机7肽库中得到15个DON人工抗原包被孔与牛血清白蛋白包被孔OD比值大于3.8的阳性克隆,其中10个与DON人工抗原高亲和力结合的阳性克隆经测序后共推导出4种多肽序列。经抗原梯度酶联免疫检测法验证,多肽MAPGWVP与DON人工抗原浓度的相关性高达0.99,对人工抗原具有高亲和力。该多肽的获得将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的DON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 酶联免疫检测 小麦赤霉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部分小麦品种(系)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小麦品种(系)的遗传信息,提高优质小麦育种的效率,利用已有的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Dx5、Wx-A1、Wx-B1、Wx-D1、1BL/1RS、PPO18和PPO29)检测了144份黄淮麦区、3份国内其他麦区和8份德国品种(系)的基因等位变异类型。结果表明,5+10亚基类型、Wx-B1b和1BL/1RS易位的出现频率分别为34.8%、2.0%和47.1%,郑麦、新麦、淮麦、烟台以及徐麦等系列小麦品种(系)5+10亚基出现频率较高,而周麦系列中频率较低;未检测到Wx-A1b、Wx-D1b以及双缺失类型的材料;2A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A1a(高PPO)、Ppo-A1b(低PPO)及杂合型基因型出现频率分别为45.8%、49.7%和4.5%,2D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D1a(低PPO)和Ppo-D1b(高PPO)基因型出现频率分别为47.1%和52.9%,两个基因组合类型Ppo-A1b/Ppo-D1b(中等PPO)的出现频率最高,为29.0%,Ppo-A1a/Ppo-D1a(中等PPO)、Ppo-A1a/Ppo-D1b(双高PPO)以及Ppo-A1b/Ppo-D1a(双低PPO)的出现频率依次为23.9%、21.9%和20.6%;聚合多个优质基因的频率很低,同时含有5+10亚基、缺失1个Wx基因、非1BL/1RS易位以及双位点低PPO活性(Ppo-A1b/Ppo-D1a)的材料仅有1份(郑麦366),同时含5+10亚基、非1BL/1RS易位以及Ppo-A1b/Ppo-D1a的材料也仅占5.2%,应加大多个优异基因聚合品种的选育力度。

关键词: 小麦 品质基因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水稻品种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鉴定及应用评价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以28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和740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水稻种植区进行稻瘟病抗性的田间鉴定。结果表明,28个单基因系中藤板5号(Pii)、砦1号(Pizt)、F-80-1(Pik)、F-124-1(Pita)、F-98-1(Pikm)、F-128-1(Pita2)、C101LACC[Pi1(t)]、C101A51[Pi2(t)]和C104PKT[Pi3(t)]等表现较高的抗性,供试材料中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数分别是97、230、200、93、48和55个。从中选出Pii、Pikh、Pi1、Pi2、Pita、Pik、Pikm、Pikp和Pib,并增加了广谱高抗基因Pi9,对其中的195个高抗、高感和重要品种进行抗性基因功能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含有Pii、Pikh、Pita、Pib、Pi2和Pik的品种数分别有28、40、52、110、11和2个,未检测到含有Pi1、Pikm、Pikp和Pi9的品种。除Pib外,其他3个检测到的基因基本都存在于抗性或高抗品种中。

关键词: 水稻 田间鉴定:单基因系 Piii/Pikh/Pi1/Pi2/Pita/Pik/Pikm/Pikp/Pib/Pi9 稻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光处理对红颊草莓花芽分化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草莓花芽分化需要低温短日照条件,人工创造低温短日照或低温黑暗条件可促进草莓花芽分化,以提早开花和提前上市。本试验研究了低温短日照及低温黑暗条件分别对红颊草莓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8 h/d的低温短日照条件下,20 d及以上红颊草莓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在9℃黑暗条件下,15 d红颊草莓就能完成花芽分化。

关键词: 红颊 草莓 温光处理 花芽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照对2种观赏连翘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人工遮阴方式,研究4种照度(100%、80%、45%、13%)下2种观赏连翘(金脉连翘、金边连翘)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弱光条件下,2种连翘的暗呼吸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在80%照度下达到最高,表观量子效率均比对照升高;在弱光条件下,2种连翘的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提升对光能的吸收利用;2种连翘(金脉连翘在13%照度下除外)在各照度下PSⅡ均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受到光线减弱的影响较小。初步判断2种连翘能够适应园林弱光环境,而在极弱光环境下,金边连翘比金脉连翘的适应性更强。

关键词: 照度 观赏连翘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沿海三市乡村旅游的海滨资源保护与开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滨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与海洋特色的结合体。本文首先探讨了江苏沿海三市的旅游发展现状,继而分析了江苏海滨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江苏海滨乡村旅游的对策:加大海滩保护力度、加强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区以及加强与沪浙和山东的旅游区域合作。

关键词: 江苏沿海三市 乡村旅游 海滨乡村 海滨资源 保护与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北沿海滩涂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齿苋鲜菜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苏北沿海滩涂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齿苋鲜菜产量的影响,寻求马齿苋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以苏马齿苋2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不同盐分含量土壤上播种量、播种密度及氮肥底追比对马齿苋鲜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0.5~1.0 g/kg(A1)土壤盐分,1.5~3.5 g/kg(A2)的土壤盐分对马齿苋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鲜菜产量增加14.4%,但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在4.5~7.0 g/kg时,鲜菜产量显著下降。经过对土壤盐分、播种量、播种密度以及氮肥底追比的交互作用分析,试验处理A2B1C2D2、A2B2C2D2下的马齿苋鲜菜产量最高,即土壤盐分为1.5~3.5 g/kg,播种密度为75 cm,底追比为3∶4∶3,播种量为3,6 kg/hm2的处理组合最有利于马齿苋鲜菜产量的积累。各栽培措施均能影响马齿苋鲜菜产量,经方差分析,土壤盐分含量、播种量、播种密度以及氮肥底追比交互作用均呈显著关系,从处理间区别看,影响马齿苋鲜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盐分,氮底追肥比次之,播种量及播种密度再次之。

关键词: 盐土 马齿苋 鲜菜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