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玉米抗倒性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综述了在玉米抗倒性主要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涉及水肥管理、种植密度、化学调控、病虫害因素;此外还简要概述了玉米抗倒性相关性状遗传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玉米抗倒性育种研究。

关键词: 玉米 抗倒性 影响因素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8—2012年上海市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毒力基因筛查与ERIC-PCR分型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上海地区2008—2012年来自临床病人和市售食品的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90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存在于毒力岛SPI和毒力质粒上的9种常见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本实验优化的肠杆菌基因间保守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CR,ERIC-PCR)方法对这些分离株进行亚分型。结果显示:毒力基因inv H、sop E、sug R的携带率为100.0%(90/90),iac P、avr A、rhu M、prg K均为98.9%(89/90),而spv B、spv C分别为85.6%(77/90)和78.9%(71/90)。优化的ERIC-PCR体系能够较好地区分8种主要沙门氏菌血清型,共17株菌,辛普森指数(D值)为0.970 6。然而,90株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却具有一致的ERIC-PCR指纹图谱。在所调查分离株中,毒力基因的携带率较高,尤其是inv H、sop E和sug R,对人类健康存在较大威胁;ERIC-PCR虽然可用于区分沙门氏菌不同血清型,但对肠炎沙门氏菌的分型效果不佳。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毒力基因 ERIC-PCR分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线菌K13最适培养条件及其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对草莓灰霉病的生态防控,利用对峙培养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强拮抗活性的放线菌K13,该菌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K13菌株产生抗菌物质的最佳条件为:在初始p H值8.0的高氏一号培养液中,28℃下持续振荡培养6 d。K13能显著抑制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的生长,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抑制率为55.93%;其还能够抑制草莓灰霉病菌产孢、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培养滤液2倍稀释时抑制率分别可达72.53%、65.43%和59.83%。显微观察显示,该拮抗放线菌可引起草莓灰霉病菌菌丝扭曲、畸形、断裂,甚至解离。以上结果表明,放线菌K13对草莓灰霉病菌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生防菌剂的研发。

关键词: 拮抗放线菌K13 培养条件 抑制作用 抑菌谱 草莓灰霉病菌 抑菌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中粳不育系徐91068A的选育及高产繁殖技术

北方水稻 2015

摘要:徐91068A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育成的优质中粳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分蘖力强、异交结实率高、配组优势强等特征。200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育性鉴定。高产繁殖应注意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主攻丰产苗架、病虫害防治、认真去杂保纯等技术。

关键词: 徐91068A 特征特性 配组利用 高产繁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测定土壤中有机磷农药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简便地测定土壤中的乐果、毒死蜱、杀螟硫磷及三唑磷残留量,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这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水浸润后,冰乙酸-乙腈(V∶V=1∶99)溶液超声提取,适量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吸附剂净化提取液,GC/FPD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乐果和三唑磷的线性范围为0.04~4.0 mg/L,毒死蜱和杀螟硫磷的线性范围为0.02~2.0 m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在0.05~1.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4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83.3%~96.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1.3%~9.4%,检出限(S/N>3)为0.007 7~0.022 mg/kg,定量限(S/N>10)为0.026~0.072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有机试剂用量少、分析成本低,适用于土壤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检测与分析。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 土壤 有机磷农药 残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内生放线菌SR-1102分离及对枯萎病菌拮抗活性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防治土传病害黄瓜枯萎病提供新的资源,以黄瓜枯萎病病原地健康植株根际分离筛选的内生拮抗菌为研究对象,研究拮抗菌对黄瓜枯萎病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内生放线菌普遍存在于黄瓜幼苗的根、茎、叶等不同组织部位中,不同部位中放线菌数量、种类以根组织中分离量最多,放线菌类群以链霉菌的淡紫灰类群、灰褐类群为主。黄瓜根际分离获得的放线菌株SR-1102,结合形态学观察和16SrDNA测序分析鉴定该分离菌株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菌株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SR-1102抑菌谱较广,对试验的7种靶标真菌都有较高的抑菌活性,但对不同细菌的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SR-1102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病原菌抑制生长中浓度EC50为0.210 7mg·L-1,是一株对黄瓜枯萎病防治具有应用价值的生防菌株。

关键词: 黄瓜 内生放线菌 枯萎病菌 拮抗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咯菌腈、咪鲜胺及其混配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葡萄灰霉病菌新型高效低毒复配杀菌剂,以轮换或替换常规化学药剂使用,防止与延缓抗药性产生,进行了咯菌腈、咪鲜胺不同比例混配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咯菌腈、咪鲜胺及其5种配比对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的毒力。结果表明,咯菌腈与咪鲜胺分别以6∶1、3∶1、1∶1、1∶3和1∶6的配比复配组合对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分别为0.061 9、0.061 4、0.060 3、0.059 3和0.058 9μg/m L,5种复配组合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1.07、1.35、2.07、1.03和1.05。咯菌腈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稍低于咪鲜胺,咯菌腈与咪鲜胺1∶1配比对葡萄灰霉病菌有明显增效作用。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菌 咯菌腈 咪鲜胺 混配 抑制作用 增效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业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财经界 2015

摘要:当前,种业行业企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竞争高压很可能为种业企业带来严峻的风险,内部控制强化成为当务之急.与其他生产企业相比,种业企业生产具有作物独特性、生命体特性、种类复杂性等特征,管理难度大,内部控制要求高.本文基于种业企业产品基本特征,从大环境入手,分析了种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 种业企业 内部控制 行业态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法进行小麦抗低温胁迫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发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缓解小麦苗期遭受低温胁迫造成的生长和生理伤害。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法,以‘淮麦30’为试验材料,小麦叶片中MDA含量为判断指标,研发水杨酸,硅酸钾,甜菜碱3种药剂不同浓度的组合作为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结果显示: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法设计的模型的优化数学方程为:Y=3.94254+0.52740X1+0.46793X3+0.40134X12+0.65125X1X2。通过对二次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得出小麦抗低温胁迫的最适配方浓度为:硅酸钾浓度1841 mg/L,水杨酸浓度50 mg/L,甜菜碱浓度468.2 mg/L。

关键词: 小麦 低温胁迫 植物生长调节剂 研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升淮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探讨

江苏农村经济 2015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淮安是江苏的农业大市,也是全国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优质粮油、蔬菜、水产、生猪、畜禽、林果是淮安农业的六大主导产业,淮安市年产优质粮油600万吨,是全国著名的十大商品粮油基地之一。近年来,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