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1株猪源乙型脑炎病毒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将从江苏地区筛选出的1株增殖性能稳定猪源JEV JS01毒株作为疫苗,用毒株制备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原性研究。试验采用经过细胞传代获得JEV JS01病毒液(1×10~(7.5)TCID50/m L),以甲醛灭活后加入油佐剂,制备猪源乙型脑炎灭活疫苗。腹腔免疫9~12 g小鼠,攻毒保护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免疫组90%以上健活。分别肌肉注射免疫仔猪及后备母猪,不同时间采集血清测定JEV ELIS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试验猪血清抗体效价较免疫前均有显著提高,后备母猪免疫8个月后抗体仍全部为阳性,抗体水平与免疫剂量呈正相关性。试验表明该猪源乙脑病毒JS01毒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用作疫苗用毒株。

关键词: 猪源乙型脑炎病毒 免疫原性 灭活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部分粳稻品种和品系中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和Pi-b的基因型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基因Pi-ta和Pi-b是最早被克隆的两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粳稻中表现出持久稳定的稻瘟病抗性,因而被广泛用于稻瘟病抗性育种。为明确上述基因在江苏粳稻中的分布,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该研究利用Pi-ta和Pi-b的功能标记,对40个粳稻品种和665份粳稻新品系进行相关基因型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抗性基因Pi-ta和Pi-b在江苏粳稻品种中具有一定的分布,其中Pi-b的分布频率高于Pi-ta的频率,连粳系列品种大都不携带Pi-ta和Pi-b抗性基因,而武粳系列品种则基本含有上述抗性基因。粳稻新品系携带抗性基因Pi-ta的频率与推广品种相比变化不大,但携带抗性基因Pi-b的频率明显高于推广品种,这说明人工改良水稻品种有利于抗病基因Pib频率的提高。4种基因型中,Pi-ta/Pi-b的分布频率最高,为60.0%,其次为Pi-ta/Pi-b,占33.5%,基因型Pi-ta/Pi-b的分布频率为3.9%,而Pi-ta/Pi-b的分布频率最低,只占2.6%。从4个组合的抗性基因来源看,抗性基因Pi-ta则可能来自武香粳14、武粳15或南粳44,而Pib则可能来自武粳13、武香粳14、武粳15或南粳44。从4种基因型后代的获得频率看,以南粳44//武粳13/关东194获得抗性基因型Pi-ta/Pi-b后代的频率最高。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基因 Pi-ta Pi-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淋滤对污泥表面特征及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中国给水排水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剩余污泥中较高的重金属含量制约了其后续资源化利用。为此,以去除不同形态的重金属为目的,考察了生物淋滤前后各形态重金属含量的变化,以及生物淋滤对污泥EPS含量、比表面积、Zeta电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淋滤可有效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p H值降至1.98引起了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含量的降低;EPS中蛋白质、腐殖质、多糖含量分别减少至3.92、3.43、18.54 mg/g VSS,这是残渣态重金属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Zeta电位升高至-1.92μV,平均粒径增大至33.17μm、比表面积减小至0.217 m2/cm3也均有利于重金属的去除。

关键词: 生物淋滤 重金属 胞外聚合物 剩余污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释肥施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明确缓释肥施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及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以‘苏玉29’、‘苏玉30’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7个缓释肥水平(N 0、270、315、360、405、450、495 kg/hm2),研究夏玉米氮素积累和分配在不同处理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缓释肥施用量增加,两品种(‘苏玉29’、‘苏玉30’)氮素积累量与氮素利用效率均呈单峰变化趋势,在N 405 kg/hm2水平下达最大值,且‘苏玉29’氮素利用率显著高于‘苏玉30’。百千克籽粒需氮量随缓释肥施用量增加先升后降,在N 405 kg/hm2水平下达最大值,而每千克氮生产籽粒量的变化规律相反。随着施氮水平提升,玉米偏生产力降低。最高产处理下,茎、叶、鞘氮素转移率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回归分析表明,成熟期叶片中氮素分配比例较高有利于‘苏玉29’高产,苞叶和穗轴中氮素分配比例较高有利于‘苏玉30’高产。在本实验条件下,两品种在N 405 kg/hm2时产量最高,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最高,茎、叶、鞘的氮素转移率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率较高。

关键词: 夏玉米 缓释肥 氮素利用率 积累和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花脸猪繁殖性状候选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及PCR-RFLP技术对FSHβ,ESR和PRLR基因在二花脸猪群体内的多态性及对繁殖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08头二花脸母猪中检测到FSHβ基因的AA和AB型,ESR和PRLR基因的AA,AB和BB三种基因型。FSHβ基因AA型初产和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TNB)和产活仔数(NBA)均高于AB型(P<0.05或P<0.01);ESR基因BB型初产及经产TNB和NBA均高于AB型(P<0.05)和AA型(P<0.01);PRLR基因AA型和AB型初产和经产TNB和NBA均高于BB型(P<0.01)。FSHβ基因AB型初产和经产初生个体重(BW)和断奶个体重(WW)均高于AA型(P>0.05);ESR基因AA型初产和经产BW高于AB和BB型,WW高于BB型(P<0.05);PRLR基因BB型初产和经产仔猪的WW均显著高于AA型(P<0.05)。FSHβ,PRLR和ESR基因对二花脸猪繁殖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作为二花脸猪繁殖性状辅助选择的标记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二花脸猪 FSHβ基因 ESR基因 PRLR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Ca~(2+)对PEG处理下转C_4型PEPC基因水稻光合生理的调节

植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通过固定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是关键的C4植物光合作用酶。为了揭示高光效转C4 PEPC基因水稻(Oryza sativa)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理,以高表达转C4 PEPC水稻(PC)和野生型水稻Kitaake(WT)为供试材料,在植株的4–5叶期,使用不同浓度外源Ca Cl2溶液处理,测定在15%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6000,PEG-6000)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光合参数、内源钙总含量、叶片总蛋白激酶活性、PEPC酶活性以及相关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0.5 mmol·L–1 Ca Cl2明显提高PC叶片相对含水量(P<0.05),2 mmol·L–1和10 mmol·L–1 CaC l2则作用不显著,对WT则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钙处理对PEG处理PC的净光合速率影响不显著,而通过维持气孔导度减少水分胁迫。内源总钙浓度的数据显示,在PEG6000处理下,PC具有维持稳定内源Ca2+浓度的能力,过高浓度(10 mmol·L–1 Ca Cl2)钙处理反而降低了PEPC酶活性、PEPC基因表达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关键词: 钙离子 高表达转PEPC基因水稻 干旱胁迫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光合特性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表达转C_4型PEPC基因水稻在低氮下诱导碳氮酶稳定光合作用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高表达转玉米C4-PEPC基因水稻在低氮条件下的光合表现,采用高表达转玉米C4-PEPC基因水稻(PC)与原种Kitaake(WT)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分别测定不同的氮素条件下(中氮300 kg/hm2,低氮65 kg/hm2),开花后不同天数的SPAD值,光合参数以及碳氮关键酶活性。并在开花后50 d收获植株,记录产量因子。结果表明:低氮处理下的PC相对于WT来说,在开花后14,28 d,其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13.10%(P<0.05)和29.29%(P<0.05)。同时,Rubisco羧化酶在开花后14,28 d时活性分别提高了67.86%和52.63%(P<0.05);硝酸还原酶在14,28 d时的活性分别提高79.49%(P<0.05)和17.96%;谷氨酰胺合成酶仅在开花后28 d时活性提高28.48%(P<0.05)。但是通过对产量进行分析,在低氮条件下,并未发现PC的产量与WT有明显差异。可见,PC通过诱导碳氮的关键酶活性的提高维持低氮条件下高净光合速率。

关键词: 高表达转C4型PEPC基因水稻 低氮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改善滇池草海水体的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比较3种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对滇池草海富营养化水体改善效果,选取漂浮植物水葫芦、沉水植物轮叶黑藻和挺水植物香蒲为材料进行模拟试验。结果发现,在初始生物量相同的情况下,水生植物组对水体初始TN、TP、NH+4-N、CODMn、Chl-a的去除率分别为10.97、0.93、2.23、14.12、0.5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水葫芦对水体这5个参数的去除率分别达86.87%、94.62%、97.31%、44.62%、100.00%,轮叶黑藻的去除率分别为78.58%、77.42%、97.31%、29.60%、98.04%,香蒲的去除率分别为82.41%、92.47%、94.62%、43.91%、98.04%;3种水生植物均引起底泥中氮、磷的释放,而且生长迅速的水葫芦吸收带走系统的氮量、磷量分别为轮叶黑藻的1.2倍、1.3倍,分别为香蒲的1.5倍、2.0倍。以上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均有显著的净化效果,其中水葫芦效果最佳,轮叶黑藻最差。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水体改善 富营养化 草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杀菌剂防治棉花烂铃病田间药效比较

中国棉花 2015

摘要:为筛选防治棉花烂铃病的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012和2013年在江苏省大丰市开展了25%嘧菌酯悬浮剂7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850倍液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防治棉花烂铃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棉花烂铃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5%嘧菌酯悬浮剂700倍液对棉花烂铃病的防治效果最好,2012年的防治效果为50.70%,2013年的防治效果为75.21%,适宜推广应用。

关键词: 棉花 烂铃病 杀菌剂 嘧菌酯 烯酰吗啉 代森锰锌 氢氧化铜 田间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5个高粱种质萌芽期的耐盐指标比较及其耐盐性综合评价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在盐渍土壤中生长的高粱〔Sorghum bicolor(Linn.)Moench〕种质,对10 g·L~(-1)Na Cl胁迫条件下65个高粱种质萌芽期的6项耐盐指标进行比较,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比较了各指标在耐盐性评价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得分排序和聚类分析对供试65个种质的耐盐性进行排序及评价。结果显示:供试65个种质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相对苗高和相对根冠比变幅较大,分别为0.00%~140.56%、31.61%~124.81%、10.45%~154.30%、12.80%~124.95%和22.09%~380.84%;而相对盐害率变幅较小,仅为-8.27%~22.80%。在6个耐盐指标间,相对苗高与相对发芽率和相对盐害率的相关性以及相对根冠比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相对盐害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其余指标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中,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5.121 3%,其中,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相对盐害率为第1主成分的主要因子,相对苗高为第2主成分的主要因子。供试65个种质耐盐性的综合得分为7.18~65.11;其中,甜选35耐盐性的综合得分最高(65.11),耐盐性排序第一;黑穗芦稷耐盐性的综合得分最低(7.18),耐盐性排序最末。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5.5处,供试65个种质可被分为7类,其中,第Ⅰ、第Ⅱ和第Ⅲ类共包含12个种质,其中9个为耐盐性排序前9位的种质,属于高耐盐种质;第Ⅳ、第Ⅴ和第Ⅵ类共包含31个种质,属于中等耐盐种质;第Ⅶ类包含22个种质,其中10个为耐盐性排序后10位的种质,属于高盐敏感种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65个高粱种质的耐盐性差异很大,其中,甜选35、Rio、宁甜选10、宁甜选11、甜选107、宁甜选17、甜选148、辽甜8号及盐甜选10等为高耐盐种质,适合在盐渍土壤中生长。此外,耐盐性综合得分排序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用萌芽期的耐盐指标可以初步评价高粱种质的耐盐性。

关键词: 高粱种质 萌芽期 耐盐指标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耐盐性排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