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倒伏对不同熟期小麦品种籽粒发育进程影响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摘要:选取不同熟期小麦品种,通过测定倒伏后不同时期的籽粒重量,探讨倒伏对灌浆速度、干物质积累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倒伏对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差异显著性影响不同,对同一品种的最大灌浆速率及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均存在着影响。

关键词: 干物质积累 倒伏 灌浆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遥感方法对区域草场荒漠化覆盖变化的研究和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以富裕县1996年和2007年Landsat5遥感数据为基础,以MSAVI植被指数提取为主要方法,结合人工解译,解译出研究区域的草场荒漠化程度分类面积,针对1996~2007年间的荒漠化动态变化,建立动态变化转移矩阵,选用土地覆盖变化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荒漠化程度加重,经济的增长和过度的放牧是加重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植被指数 荒漠化 覆盖变化 景观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土栽培现状及其在蔬菜中的应用概况

吉林农业 2011

摘要:文章对国内外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及其优点进行了概述,并且综述了无土栽培在蔬菜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无土栽培 蔬菜 问题及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文冠果优异种质选择及茎段离体培养技术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

摘要:文冠果为中国特有温带木本油料植物,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通过优良群体引种驯化及多点联合区域试验,确定陕西杨凌群体和黑龙江人工栽培群体的子代为适宜中国北温带地区广泛栽培的优异种质。同时,以带芽茎段为离体培养的外植体,系统开展无性微体繁育技术的研究,确定最适宜分化增殖培养基(MS+6-BA2.0mg·L~(-1)+NAA0.2mg·L~(-1))和生根培养基(MS+IBA1.0mg·L~(-1)),并提出茎段微体培养无性扩繁技术与模式。

关键词: 文冠果 优良群体 茎段 离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企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马铃薯 2011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地和加工基地,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种薯繁育体系和质量检测不健全,马铃薯基地建设与加工业发展链条不紧,加工增值环节薄弱,加工产品单一等问题,导致马铃薯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如何解决以上的问题成为提高全省马铃薯企业的竞争力和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 马铃薯 生产企业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多福克不同配比对绿豆根腐病菌联合毒力的测定

安徽农学通报 2011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5%多福克不同配比对绿豆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通过不同浓度配比的多菌灵、福美双、克百威混剂对绿豆根腐病菌抑制试验和机率分析,确定了这3种药剂不同配比的联合毒力,为3种药剂的定型配比提供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福美双:克百威以8:9:8混用对绿豆根腐痛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最佳,联合相加作用明显,其毒力比值即理论EC<,50>/实测值最高,为1.44.

关键词: 多菌灵 福美双 克百威 联合毒力 绿豆根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串红无土栽培基质选择分析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目前无土栽培发展现状,以一串红植株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霍格兰营养液、不同栽培基质及营养液的使用方法等因素对一串红生物量的影响,并测定总叶面积、根长、花瓣数、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沙培并浇灌100%霍格兰营养液的一串红植株长势最好。

关键词: 一串红 无土栽培 栽培基质 营养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菌剂防治绿豆根腐病田间药效试验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以绿豆品种绿丰5号为试材,研究了35%甲霜灵干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3种药剂对其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40拌种处理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为1 413.7 kg.hm-2;其对绿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并且持效期长。绿豆出苗后10、30、60 d对绿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6%、64.1%和69.4%。

关键词: 杀菌剂 绿豆 根腐病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企业会计准则质量问题浅析

北方经贸 2011

摘要:会计准则的评价机制和建设机制同为会计准则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会计要确定会计准则的质量标准,建立会计准则制定的质量保障和执行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会计准则 质量标准 保障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生物学特性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旨在研究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探索温度、pH、光照、培养基、碳源及氮源等条件对该病原体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分别在30℃、pH 7、8条件下生长最快;持续黑暗及PDA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最好;可有效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淀粉、氯化铵最适。分生孢子的产量及萌发率分别在25、30℃,pH 7、8条件下最高;光照亦利于孢子的产生和萌发;PSA培养基适于产孢,PDA培养基适于孢子萌发;所试条件的产孢及孢子萌发最适碳源分别为乳糖、果糖,氮源为氯化铵及L-半胱氨酸。系统掌握了该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为亚麻田间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亚麻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