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低糖桑椹红枣营养果酱的研制
《现代食品科技 》 2008
摘要:选用药食两用的桑椹和红枣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低糖桑椹红枣营养果酱加工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重点研究了增稠剂的添加对果酱产品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果浆(其中桑椹果浆70%,红枣泥30%)50%、糖30%、柠檬酸0.1%、低甲氧基果胶(0.5%)和CaCl2(0.16%)为原料可生产出风味浓郁、色泽鲜艳、酱体均匀细腻、流散性适宜的复合果酱。产品固形物含量≤45%,酸度为3.0~3.5,膳食纤维含量为1.3~1.5mg/kg,成品保存6个月以上无返砂、褪色现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生固氮菌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水稻接种2种内生固氮菌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接种内生固氮菌后表现出固氮特性,促进了水稻的分蘖,提高了水稻产量,且Whr50菌株的总体效果要优于Hwo52菌株;与常规栽培处理相比,水稻接种内生固氮菌后根系活力较强,特别是表现在对根系吸收活跃表面积的影响上;而在水稻生长后期,2种固氮菌的固氮能力增强,造成水稻植株出现明显贪青现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源县传统炒青绿茶加工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炒青绿茶是广东特色绿茶产品,近年成为了广东茶叶生产发展的新热点。介绍了河源市东源县传统炒青绿茶的加工技术,包括鲜叶标准及管理、摊青、杀青、揉捻、烘干、辉锅、拣剔等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MPT等七种物质对淡水石斑鱼、泥鳅、金鱼诱食效果的初步研究
《水产科技情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比较了DMPT、牛磺酸、甜菜碱、酵母浸膏、L-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等七种物质对淡水石斑鱼、泥鳅、金鱼的诱食效果。结果表明:对淡水石斑鱼诱食效果的强弱顺序为DMPT>甘氨酸>甜菜碱>牛磺酸>L-丙氨酸,其中DMPT达到显著引诱水平(P<0.05);对泥鳅诱食效果的强弱顺序为L-丙氨酸>DMPT>牛磺酸>甜菜碱>甘氨酸;对金鱼的诱食效果强弱顺序为牛磺酸>甜菜碱>DMPT>甘氨酸。谷氨酰胺和酵母浸膏对三种动物均有抑制作用,L-丙氨酸对金鱼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DMPT 诱食剂 淡水石斑鱼 泥鳅 金鱼 诱食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挖掘荔枝产业文化 提高荔枝产业品位
《农民科技培训 》 2008
摘要:荔枝属南亚热带常绿果树,原产中国和越南,而全球其它国家种植的荔枝全部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从中国引进。目前,荔枝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纬1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妃子笑荔枝花芽形态分化至开花鞋叶片的氮磷钾含量变化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妃子笑荔枝花芽形态分化至开花期结果母枝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花芽形态分化至开花期的妃子笑荔枝结果母枝叶片主要养分含量表现为氮〉钾〉磷.不同形态结果母枝叶片中的氮含量变化虽有一定差异,但总趋势较一致即均呈现"S"形变化;叶片中的磷含量变化趋势较一致,即磷含量随着花芽分化、现蕾、开花进程而不断下降,至谢花或末花时达到最低值,其中较迟老熟的结果母枝变化较大;叶片中的钾含量呈现不断减少的变化趋势,但在结果母枝露"白点"和雌花开放时钾含量略有增加.花穗生长和雄花开放时钾含量有所减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猪伪狂犬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调查猪伪狂犬病(PR)流行的危险因素,从广东省173家猪场收集了110家PR阳性猪场、63家PR阴性猪场的27项数据,以及血清和组织的随机样品。病例-对照分析显示:开设分场、距最近猪场的距离小于2.5 km、购入后备母猪等11项因素与PR流行有较强的联系(P<0.05)。秩和检验表明:建场时间越长、生产周期间隔越短、人员进入场区前未更衣淋浴等8项因素对发生PR产生显著影响(P<0.05)。最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距最近猪场的距离小于2.5 km、设置分场、购买后备母猪、本场人员未更衣淋浴是PR流行的危险因素,其比数比分别为12.44、12.68、18.5、5.88,且该模型正确预测发病情形的概率为90%。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秩和检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制沙门氏菌的最佳方法
《广东饲料 》 2008
摘要:世界各地,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一直是经由食物传播疾病的最主要原因,多数情况下出现于禽类产品中。沙门氏菌的含量随季节、地域、群体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很大变化。研究人员发现家禽进入加工厂时沙门氏菌阳性率为3%~4%,而加工完成后则为20%~35%。因此,克服交叉感染是控制沙门氏菌的难题之一。由于工厂的自动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葫芦科瓜类蔬菜性别分化控制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等植物性别分化是长期进化的产物,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性别决定基因的分离与分析、诱导信号对性别决定的影响、性别分化特异大分子标记物的鉴定、性别分化程序的研究等。近年来,葫芦科瓜类蔬菜性别分化控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介绍葫芦科瓜类蔬菜性别分化的时空研究、控制机理,并阐述了葫芦科瓜类蔬菜性别分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激素、光周期、温度以及金属离子等的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