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畜禽衣原体病补体结合反应抗原与阴、阳性血清研制总结报告
《湖北畜牧兽医 》 1990
摘要:应用改良氏法制成畜禽衣原体病补结合反应抗原,与衣原体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进行补体结合反应,抗原效价达到1:256以上,阳性血清滴度1:256,阴性血清无反应。抗原与阴、阳性血清在4℃可保存两年。经七年推广应用证明,这种诊断济特异性强、效价高、稳定。经与澳大利亚的同类制品相比较,具有相同的反应活性。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近几年来,我国已相继诊断出了牛、羊、猪和禽类的衣原体病,随着集约化饲养技术的发展和进出口贸易日趋扩大,积极开展衣原体病的诊断、检疫和防治已势在必行。在进行衣原体病血清学诊断和新菌株抗原性鉴定时,补体结合反应仍然是各国学者所公认的重要手段。然而,迄今为止,我国尚无标准的补体结合反应抗原与阴阳性血清及其规范化的检疫技术操作规程。长期以来,动物衣原体病口岸检疫制剂一直依赖进口。因此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尽快研制出标准的诊断液和其规范化检痰技术,为开展衣原体病的诊断和防冶提供手段,已成当务之急。制备衣原体病补体结合反应抗原的方法较多,Bdeson(1933)首先用感染小白鼠的脾、肺制备抗原,并发现衣原体有耐热和不耐热二种抗原成份。稍迟,Njgg 等(1946),Lipine 和 Sauter(1951),Mayer(1954)以感染鸡胚卵黄囊膜为材料,采取煮沸、离心法制成抗原。Christensen 和 Volkert(1955)用乙醚处理10%感染鸡胚卵黄囊膜悬液提取抗原,再以热丙酮处理来消除其抗补性。Te-rzin(1961)用超速离心浓缩的原生小体煮沸处理后,再以乙醚抽提法制取。Gynlai 等(1969)将感染鸡胚尿囊液离心浓缩后再以超声波裂解,制成了高效价的抗原。Wen-(1 959)、Jenkin等(1 961),(1 973),Page(1975)等用去氧胆酸钠和胰蛋白酶处理纯化的衣原体制备抗原。这些方法都可得到衣原体属特异性抗原,但却存在着制造工艺复杂或抗原质量不稳定等弊病,只能在实验室内小批量生产。等(1975)报导了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法批量生产高质量抗原的方法。我们在抗原研制过程中,将几种方法作了比较,证明氏法有许多可取之处,以此为基础,我们吸收了其他方法的一些优点,对其工艺流程作了改进,终于研制成功了特异好性、效价高、稳定的高质量衣原体补体结合反应抗原。许多研究者用衣原体多次感染豚鼠、兔、鸽、公鸡和孕羊等动物,都得到了高效价的免疫血清。为清除血清中非特异性抗体的干扰,有的还使用了免疫吸咐剂。鉴于衣原体的免疫原性低和供免疫动物的抗原中,鸡胚组织成份一时难以清除干净等问题,我们在分析比较了一些制备诊断血清的免疫方法和免疫程序的优缺点后,用较纯化的衣原体免疫接种不同的动物,制备了多种畜禽免疫血清,经用免疫吸附剂处理除去非特异性免疫成份后,成为特异性较高的衣原体诊断血清。研究表明,我们研制的衣原体病补体结合反应抗原与阴、阳性血清质量稳定,特异性强,可以用作畜禽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动物进出口检疫和新分离菌株血清学鉴定用,并适宜于工厂化生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棉铃虫作供试虫的Bt毒力生物测定感染饲料的研究
《生物防治通报 》 1990
摘要:研究表明,酵母粉、黄豆粉和维生素C是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必需成分;仅用醋酸即可达到防腐的目的。本研究确定生物测定感染饲料配方为:黄豆粉7g、酵母粉4g、维生素CO.5g、36%醋酸1.25ml、琼脂1.5g,水100ml.醋酸用量占饲料重量的1~1.5%为宜。


母猪死流产风暴及其防治(下)
《湖北畜牧兽医 》 1990
摘要:二、病的诊断母猪死流产风暴的原因较为复杂,迅速地、直接地作出诊断是困难的,加上引起流产和胎猪死亡的原发性病原多不会长存及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更增加了诊断的困难性。引起母猪死流产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生殖道的原发性感染,约有30—40%的流产,死胎和胎儿干尸化与之有关;二为母猪的全身性疾病所致的垂直感染、中毒、


关于名优茶生产的商榷
《湖北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近年来,我省“名茶热”一年胜过一年。其花色品种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在名优茶生产环节中,研制人员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制作技术上,而对名优茶的茶园生态环境及适制品种的研究,很少引起重视。有的竟无限提高鲜叶嫩度,创制芽型炒青绿茶,以求外型美观。芽茶多数没有商品量,只是为评比而制作,虽其制作工艺精湛,外型美观,却只能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不育系原种生产之我见
《湖北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不育系同常规水稻品种及“三系”杂交稻的亲本一样、在生产上应用一定时间后,由于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以及不育系自身产生的分离和变异,都会导致种子纯度的下降和种性的退化,从而影响到杂交种的纯度和杂交稻的产量。对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研究利用的进展指明,我国育种家首创的“两系”法杂交目前在技术上已趋成熟。一批品种间两系杂交稻组合开始向生产转移,从而两系杂交稻的原种生产作为一个新问题被提了出来。 与三系杂交稻不同,两系杂交稻的核不育系在杂种优势利用中是一系两用,即在不育期间做不育系配制杂交种子;在可育期间通过自交保持其不育性的繁衍。试验结果表明,现已育成的籼型光敏感核不育系一般都具有明显的育性转换期和稳定的不育


柑桔幼果期在高温影响下出现异常落果的主要内因研究
《浙江柑桔 》 1990
摘要:作者根据1981~1982年、1985年和1988年的反复调查研究,并参考了较多的以往研究结论之后,初步认为:5~6月柑桔花果处于细胞分裂旺盛阶段,而一旦出现高温,常导致大量落果,从什么是影响细胞分裂的重要营养,它为什么在高温干旱出观后,又突然严重缺乏的规律里找出原因。后经具体采样分析对比,特别是1989年调查研究之后,又进一步认为,导致5~6月异常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除高温干旱、干热风等外因和激素失调等内因外,磷和碱基氮的缺乏是其主导因素。


猪微注射基因胚胎的移植
《湖北畜牧兽医 》 1990
摘要:对供体母猪用PMSG+HCG的药物组合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发情后配种。注射HCG的48—68小时内,用手术的方法采集胚胎。检出1—4细胞期的胚胎,在显微操作仪下,每细胞注射OMT/PGH融合基因2P1。然后将809枚胚胎移植给31头与供体同步发情的受体母猪,有21头受体怀孕,移植受胎率67%;共产仔136头,其中产活仔116头;产仔率16.8%(136/809);胚胎发育成活率14.3%(116/809)。


无臭大蒜复合汁饮料研制
《食品科学 》 1990
摘要:本研究采取乙醇浸取结合蒸馏分离工艺,有效地除去了蒜臭味。27%乙醇溶液室温(25~30℃)浸取的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蛋白质分别为12.9%、0.98%、1.57%、与20%、35%乙醇溶液浸取的蒜汁可消性同形物,可溶性糖、蛋白质相比达到了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水平。脱臭蒜汁经与柠橙汁、胡萝卜汁等复合,制得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无臭大蒜复合汁饮料。


白三叶越夏性的初步研究与探讨
《湖北畜牧兽医 》 1990
摘要:本文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eL.)在湖北低山丘陵区的越夏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越夏返青标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白三叶越夏性是品种(类型)、高温干旱的适应性,生长年限及栽培管理条件综合因素的反应,而夏季高温下的土壤含水率是影响白三叶越夏率的主要限制因子。白三叶夏季土壤(0—10cm)含水率(xi)与越夏率(yi)的相关关系为:y=-26.59+7.15x(r=0.8846)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


湖北省李树优良品种资源
《作物品种资源 》 1990
摘要:李为蔷薇科李属植物,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现在已知的种和变种有50个以上。我国栽培的种类主要是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1.)。中国李原产于我国东南部、长江流域及华南一带。湖北省是中国李的主要原产地之一,品种资源丰富,全省各山区有丰富的野生李(又名苦李,分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