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红花CtANR2和CtANR3基因的克隆、结构及表达模式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原花青素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黄酮类化合物,是人类膳食的重要营养成分,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花青素还原酶(ANR)是合成原花青素的关键酶。以大果球红花品种为材料,克隆得到2个CtANR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tANR2和CtANR3的编码区分别为1 020,1 023 bp,对应基因组序列中均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第1个外显子长度不同,其余4个外显子长度一致,内含子长度差异较大。CtANR2和CtANR3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分别为339,340个,二级结构都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都属于水溶性蛋白,但CtANR2蛋白不稳定,而CtANR3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此外,2个蛋白质都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可能定位于细胞外。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tANR2和CtANR1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3个CtANR蛋白与菊科植物ANR蛋白进化关系最近,与茄科、锦葵科和桑科植物ANR蛋白也同属一个大分支。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CtANR2和CtANR1组织表达模式相似,都是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初期果球表达量最低,而CtANR3则在苞片中表达量最高,根和初期果球中表达量最低。三者在不同激素胁迫下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CtANR2和CtANR1在不同激素处理后表达量均下降,而CtANR3在5种激素处理后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上结果表明,红花3个CtANR基因可能在红花不同发育阶段及抵抗非生物胁迫中有不同的分工。


河南省中小猪场三种主要疫病的血清学调查
《河南畜牧兽医 》 2023
摘要:对2021-2022年送检来自河南省各地中小型猪场送检的4 722份血清样本进行了猪瘟(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猪蓝耳病)、猪伪狂犬(PRV)的抗体检测,统计发现猪瘟抗体合格率为82.1%,猪蓝耳病阳性率76.7%,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14.8%.猪瘟免疫合格率方面整体控制良好,高于国家规定的70%,表明河南省目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较好;蓝耳病与往年实验室检测数据相比,样品抗体阳性率有所下降,但场内抗体整齐度较往年有所提高;伪狂犬与往年相比,样品阳性率和野毒阳性场率都出现了明显下降.


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对化肥减量配施紫云英还田的响应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长期化肥减量与紫云英还田配施对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以豫南稻区紫云英-水稻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空白对照(CK)、单施化肥(F100)、80%化肥和 22.5 t/hm2 紫云英还田量配施(MV1F80)、80%化肥和 45 t/hm2 紫云英还田量配施(MV2F80)、60%化肥和 22.5 t/hm2 紫云英还田量配施(MV1F60)、60%化肥和 45 t/hm2 紫云英还田量配施(MV2F60)6 个处理.通过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和结构特性的影响;采用FUNGuild功能预测的方法分析不同施肥处理间功能类群的丰度差异.结果表明,化肥减量与紫云英还田配施较CK处理显著提高了Shannon指数和Shannoneven指数,且Shannon指数和Shannoneven指数均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门分类水平上,化肥减量与紫云英还田配施较CK显著降低了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增加了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属分类水平上,化肥减量与紫云英还田配施处理的翅孢壳属(Emericellopsis)和无色穗孢属(Achroiostachys)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K,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显著低于F100处理.此外,冗余分析(RDA)发现,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土壤容重、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从真菌功能预测分析来看,化肥减量与紫云英还田配施较F100处理显著降低了动物病原菌-内生菌-地衣寄生菌-植物病原菌-土壤腐生菌-木质腐生真菌功能类群丰度.由此可见,化肥减量与紫云英还田配施通过改善土壤肥力属性,改变了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潜在致病菌丰度,有助于豫南稻区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化肥减量 紫云英还田 高通量测序 真菌群落 功能预测


豫南地区天然草地类型和利用措施的探讨
《家畜生态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豫南地区天然草地的特点和利用现状,对豫南草地开展样方和样地调查。结果表明:豫南山区草地面积为8.64×10~4 hm~2,占全省草地面积的16.54%,共有3类25个型,其中,热性灌草丛面积最大,占66.01%,低地草甸和暖性灌草丛次之,分别占18.14%和15.85%;豫南天然草地平均草层高度41.17 cm,平均盖度89.15%,平均产草量为3.96×10~3 kg/hm~2,草地载畜量为2.06×10~5羊单位。综上,豫南天然草地利用率低,大部分属于未利用或者轻度利用。


烟草花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构建
《安徽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目的]防止隐症携带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烟苗移栽到大田造成产量损失.[方法]根据TM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及探针,通过绘制标准曲线、重复性、特异性及灵敏性分析,建立了一种TMV的TaqMan-qPCR检测方法.[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好,与其他常见的烟草病毒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检测下限可达到4.53×101 copies/μL,比常规RT-PCR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0倍;建立的标准曲线斜率为-3.299,决定系数(R2)为0.993 3,扩增效率为100.97%,且循环阈值(Ct)与质粒标准品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试验结果可靠.[结论]利用建立的TaqMan-qPCR检测方法与常规RT-PCR检测方法同时检测烟苗样品,检测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可靠性.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法


不同品种花生加工花生酱的适宜性评价
《食品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河南省主栽的7个品种花生制取花生酱,比较各花生酱样品间理化特性、感官品质及稳定性的差异,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其综合品质及加工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豫花37花生酱在色泽、风味、滋味、组织状态和口感方面得分均较高,因而模糊数学感官评分最高(10.47分);且其离心析油率、沉降析油率和过氧化值最低,因而稳定性最佳.相关性分析表明,低脂肪、高蛋白、高糖含量的花生酱更香甜、黏稠、不易析油,感官评价得分更高、体系更稳定;高油酸品种制备的花生酱初始过氧化值更低,氧化稳定性更佳.对不同品种花生酱的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豫花37是最适宜制备花生酱的品种,其次为豫花9719和远杂9102.研究结果可为河南花生的推广应用及花生酱加工专用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花生酱 花生品种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品质评价 加工适宜性


副猪嗜血杆菌14型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动物医学进展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断奶保育猪副猪嗜血杆菌感染情况,从濒死期病猪的肺脏、心血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细菌,通过对该株细菌分离鉴定、血清型分型、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等一系列试验,证实该株细菌为副猪嗜血杆菌14型,该菌株携带有capd、vta1、vta2、vta3、wza、hhdA、hhdB、ompP2、nanH、cdtA、cdtB、cdtC、espP等13种主要毒力基因;该菌株对保育仔猪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对头孢他啶、氟苯尼考、头孢噻呋、氨苄西林、强力霉素、土霉素、氧氟沙星敏感,对青霉素、阿米卡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研究结果可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14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血清14型 鉴定分型 毒力基因 毒力试验 药敏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