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豫西南丘陵区植烟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及肥力评价
《河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豫西南丘陵区植烟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选取内乡县2002、2020年植烟土壤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并采用模糊数学模型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8 a来,内乡县植烟土壤pH值平均值由7.74降至6.59,下降了1.15,速效钾和水溶性氯平均含量分别降低了 7.31%、34.29%,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21.00%、109.77%、20.77%;土壤肥力指数由0.54提升至0.61,土壤肥力以Ⅲ级为主提升至以Ⅱ级为主;土壤pH值、碱解氮和水溶性氯含量空间变异较大,其中土壤pH值和水溶性氯含量偏高的植烟面积占比分别下降了 79.14、16.84个百分点,碱解氮含量中等及以上植烟面积占比增加了 97.46个百分点.2020年全县土壤肥力等级以良好为主,且相同等级区域呈集中分布,65.51%植烟区域碱解氮含量偏高,83.16%的植烟区域水溶性氯含量偏高,表明该研究区长期科学管理有效提高了植烟土壤肥力,但仍需因地制宜采取控氮、降氯措施,进一步提升植烟土壤肥力.
关键词: 豫西南 丘陵区 烟草 土壤养分 时空变异 土壤肥力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淡水鱼肉中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残留方法的建立
《肉类研究 》 2023
摘要:为建立一种基于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可同时高效检测淡水鱼肉中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残留的高通量检测方法,选用鲢鱼作为淡水鱼的代表,以空白鱼肉为试材,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样品经乙腈提取、旋转蒸发仪浓缩、固相萃取柱萃取后,在p H 7.85的30 mmol/L硼砂溶液缓冲体系中,检测波长210 nm、检测电压20 kV、检测温度25℃的电泳条件下,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在20 min内能够实现基线分离;在0.02~10.0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之间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0;阿莫西林在淡水鱼肉中的加标回收率为78.90%~85.72%,日内变异系数小于8.01%,氨苄西林在淡水鱼肉中的加标回收率为75.36%~86.34%,日内变异系数小于8.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硒香菇规模化栽培实验及其富硒规律研究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了解规模化栽培后富硒香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富硒规律,通过香菇栽培基质添加模式,采取规模化生产进行富硒香菇栽培实验,选取不同浓度硒营养强化剂对香菇品种"向阳二号"和"9608"进行添加,测定相对应的香菇生物学效率以及第一潮次和第二潮次的总硒及硒代氨基酸的含量.实验发现"向阳二号"香菇,在硒添加量较低(0~6 mg/kg)时,香菇的生物转化率基本不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改变,当硒添加量继续增加(10~60 mg/kg)时,香菇的生物转化率整体低于低添加量;"9608"香菇,随着硒添加量的增加(0~60 mg/kg),香菇的生物转化率表现出微弱的增加趋势,但差异性不显著;而两种不同品种、潮次香菇的总硒及硒代氨基酸含量均随着硒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硒代氨基酸占总硒的比例变化趋势却有所不同,在66.7%~85.4%.此外,对于不同品种的香菇,其第一潮次总硒含量在硒的添加量0~20 mg/kg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规律性,总硒是基质(风干)中硒含量的约4~5倍.可见,按照拟定的规模化栽培模式进行生产栽培,可以得到总硒含量稳定、硒代氨基酸占总硒比>65%的富硒香菇产品,对富硒香菇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富硒香菇 规模化生产 硒代氨基酸 生物学效率 富硒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烟区烤烟新品种的耐涝性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烤烟品种需水量大,但不能长时间淹水.以主栽品种为对照,采用盆栽套盆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和淹水处理,分析不同淹水时间对各品种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POD活性、MDA含量及SPAD等的影响,采用耐涝指数法综合评价新品种的耐涝性,旨在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淹水条件下,均表现为SPAD值减少,光合速率降低,根系和地上部鲜质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减少,MDA含量和POD活性增加,且随淹水时间延长,各指标受影响程度增加.从耐涝指数来看,轻度淹水胁迫条件下,耐涝指数在 0.75~0.82,中烟100和豫浓香201耐涝性最强,云烟87耐涝性最差;中度淹水胁迫条件下,耐涝指数在0.61~0.63,各品种差异较小,以NC89耐涝性最强;重度淹水胁迫条件下,耐涝指数在0.50~0.58,NC89耐涝性最强,其次是豫浓香201,河洛1号和中烟100耐涝性相当,渠首1号和云烟87耐涝性相当.综合轻度、中度和重度淹水表现,NC89耐涝性最强,其次依次是豫浓香201、中烟100、河洛1号和渠首1号,云烟87耐涝性最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C-I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香椿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轻工学报 》 2023
摘要: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香椿外观、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的影响,以新鲜香椿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对新鲜香椿、不同方式(真空微波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干燥香椿样品及其复水后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真空冷冻干燥的香椿样品色泽诱人,收缩率较低,复水性最低;不同干燥香椿样品中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不同干燥香椿复水样品中共鉴定出44种挥发性成分;以新鲜香椿为对照,真空冷冻干燥香椿复水样品保留成分较多,且新产生的化合物最多,而真空微波干燥香椿复水样品保留成分最少;主成分分析很好地实现了不同干燥香椿及其复水样品的区分,其中真空微波干燥样品与热泵干燥样品风味较为接近。综合分析可知,真空冷冻干燥方式比较有利于香椿风味的保存及恢复,是香椿加工产品适宜的干燥方式。
关键词: 香椿 干燥方式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8个大麦品种醇溶蛋白基因的比对和序列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23
摘要:为探究大麦B-醇溶蛋白的生物学特征,对来自美国、墨西哥以及国内不同省份的18份大麦品种的B-醇溶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分析。结果表明:20个包含完整编码区的基因序列,14个为编码基因,6个为假基因;与GenBank注册的45个序列进行对比,各基因之间的相似度为82.9%–99.8%,说明这20个基因序列全部是新基因或新的单元型;14个编码基因的推断氨基酸序列表明,其中13个基因含有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只有一个含有7个半胱氨酸残基,这在大麦中是首次发现;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20个B-醇溶蛋白基因中有19个V型,只有一个H型且没有Y型。本研究为促进大麦B-醇溶蛋白基因数据的发表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大麦B-醇溶蛋白基因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移栽方式对信阳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特产研究 》 2023
摘要:探究信阳烟区适宜移栽方式以促进烤烟品质的提升.信阳罗山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了常规膜上移栽(CK)、杯罩移栽(T1)和小苗膜下移栽(T2)3种不同移栽方式对不同深度垄体土壤温度、烟株根系生物量、烟株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30~60 d CK和T1处理垄体表层土壤温度高于T2处理,烟株根系鲜重和干重均表现为T1>T2>CK;烟株生长后期(70~95 d),T2处理可有效提高垄体表层土壤温度,但烟株根系生物量变化与前期基本一致.移栽后30d烟株在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叶片数均表现为CK>T2>T1,移栽后45 d,烟株快速生长,除移栽后75 d烤烟叶片数外,各农艺性状指标均表现为T2>CK>T1.烤烟经济性状和各叶位烤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均为T1>T2>CK,其中T1处理烤烟每公顷产值分别比CK和T2处理提升16.97%和12.29%,均价分别较CK和T2处理提升12.97%和10.20%.信阳烟区杯罩移栽在提升烟叶产量和质量方面效果更好,是移栽处理的更好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氮胁迫下芝麻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基因的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响应氮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芝麻(Sesamum indicum)转录因子基因在低氮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氮效率芝麻品种’郑芝HL05’(ZZ,耐低氮型)和’缅甸高产者’(MD,氮敏感型)在低氮胁迫3和9 d根系的转录因子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总共检测到55类转录因子家族,共计1 662个转录因子基因,差异表达基因有275个,占总数的16.55%。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基因数目较多的家族有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癌基因同源物(v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 MYB)、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 bHLH)、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 ERF)、NAC(NAM, ATAF1/2, CUC1/2)和WRKY家族。与对照相比,低氮胁迫3 d,’缅甸高产者’和’郑芝HL05’品种分别检测到86和74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基因,下调表达基因数目多于上调表达基因;低氮胁迫9 d,2个品种分别检测到178和128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达基因数目多于或等于下调表达基因。低氮胁迫响应转录因子相关基因表现出品种特异性,’缅甸高产者’有113个特异表达转录因子基因,’郑芝HL05’品种特异表达转录因子基因有54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基因的维恩图显示,共有15个基因在不同处理组中均差异表达,其中有8个基因在低氮胁迫过程中上调表达,7个基因在低氮胁迫过程中下调表达。q RT-PCR验证结果表明,1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变化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证明了测序结果的有效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芝麻转录因子家族对低氮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活性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备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重组蛋白并评估其抗原活性,将优化的PRV gE基因胞外区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并在其C端加入Hexa-His标签,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MV-gE;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F细胞,Dot blot鉴定转染细胞中gE重组蛋白的分泌表达;利用镍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从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纯化gE表达蛋白;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gE重组蛋白,利用PRV阳性血清以ELISA分析gE重组蛋白的抗原活性,通过去糖基化酶PNGase F鉴定其糖基化修饰及其对抗原活性的影响。Dot blot结果显示,gE重组蛋白通过自身信号肽实现在细胞培养上清的分泌表达,其表达量在转染96 h达到峰值。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从细胞培养上清中纯化获得gE重组蛋白纯度约为90%,经去糖基化酶PNGase F处理的gE重组蛋白分子质量显著降低。间接ELISA结果显示,gE重组蛋白检测PRV阳性血清的抗体效价为1∶12 800;PRV阳性血清对gE蛋白的检出限为31.25 ng/mL,其抗原活性是原核表达的4倍。对临床血清的检测结果显示,基于gE重组蛋白的ELISA与IDEXX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6.5%。综上,在真核细胞中分泌表达了具有高表达量、高纯度、高活性和糖基化修饰的gE重组蛋白,在PRV感染鉴别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gE蛋白 分泌表达 糖基化修饰 抗原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294份遗传多样性丰富的芝麻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于2014年调查驻马店市、商丘市、南阳市3个地点的株高、始蒴高度、单株蒴数、蒴粒数、千粒质量、单株产量等6个产量相关性状,结合33 027个SNP标记,使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重复检测到的显著SNP位点两侧99 kb区域内挖掘所有功能注释基因,根据注释信息找寻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6个性状存在广泛变异,3个环境下变异系数表现为单株产量和单株蒴数>始蒴高度>蒴粒数>千粒质量>株高.6个性状均呈现正态分布,广义遗传力为44.07%~85.49%.经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71个显著关联位点,表型变异解释率为5.46%~11.56%.在驻马店和商丘共同检测到6个与蒴粒数显著关联的位点,在其侧翼各99 kb区域内共挖掘到118个功能注释基因,其中SIN_1012613基因与拟南芥CKI1(AT2G47430)是同源基因,该基因可能通过调控雌配子的发育来决定芝麻蒴粒数.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芝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芝麻产量的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芝麻 产量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标记 功能注释基因 广义遗传力 候选基因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