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在HA作为除草剂助剂条件下,4种麦田除草剂不同剂量对6种杂草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HA对骠马、阔世玛、麦极均有显著增效作用;而对光合抑制剂类除草剂异丙隆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关键词:
麦田
除草剂
助剂
杂草防除
HA
增效作用
《西北植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的6个不同基因型小白菜幼苗在不同光照度和硝酸还原酶抑制剂Na2WO4处理下的光合参数、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NRA)进行分析,以明确小白菜光合性能与NRA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小白菜NRA极显著增强,其硝酸盐含量则显著降低,并且基因型间有显著差异;Na2WO4处理能使小白菜的NRA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而对其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光照度是制约小白菜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硝酸盐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小白菜幼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其净光合速率有密切关系,但对其他光合参数无直接影响。
关键词:
小白菜
光合特性
硝酸还原酶活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要介绍了江苏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提高水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和卫生品质、提高江苏省出口水产品的质量、扩大水产品出口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
水产品
质量安全
药物残留
现状
对策
《核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苏渝303甘薯干的最佳干制工艺,进行了4因子(前期干燥方式、后期干燥方式、转换水分和缓苏时间)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对品质、脱水速率和单位能耗的显著水平及影响规律,并通过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分,从而提出较佳工艺参数组合:选用前期8.33 W/g微波干燥,待物料干燥至水分含量为40%时转换为50℃的热风干燥,转换时缓苏时间1 h。
关键词:
苏渝303
甘薯干
微波
热风
联合干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江苏省句容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氟硅菊酯防治秧田灰飞虱均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药后1~3d,10%醚菊酯水乳剂1500~2250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6.34%~96.30%,10%氟硅菊酯乳油750~2250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8.78~97.10%%,均明显好于对照药剂吡蚜酮和毒死蜱的效果;药后7d,10%醚菊酯水乳剂1500~2250ml/hm2、10%氟硅菊酯乳油1500~2250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2.53%~93.58%,与对照药剂吡蚜酮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相仿,明显好于对照药剂毒死蜱,在相同用量下氟硅菊酯防效好于醚菊酯。
关键词:
醚菊酯
氟硅菊酯
水稻
秧田
灰飞虱
防治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分析国内外小麦遥感估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小麦遥感估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小麦遥感估产精度的提高、遥感和模型结合的估产研究与应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遥感估产以及遥感估产技术的信息集成化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小麦
遥感
估产
现状
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转国产Bt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6号,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生产试验,并于2007年12月20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证书,证书编号为农基安证字(2007)第253号。该品种2008年8月7日
关键词:
转基因
抗虫杂交棉
苏杂6号
品种特性
《杂交水稻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95122A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粳稻品系95122与泗稻8号A杂交并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不育系。95122A花粉败育属圆败型,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可恢复性好,配合力较强;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强。95122A于2008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所配组合95优161(95122A/晚161)于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BT型不育系
95122A
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莓汁、苹果汁和葡萄汁为原料,借助混料设计软件进行黑莓复合果汁的配方研究。考察了不同组分对感官品质的影响,建立了各成分配比与产品品质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最佳的黑莓复合果汁配方:蔗糖10.33%,黑莓汁10.84%,苹果汁7.18%,葡萄汁9.95%,纯净水61.70%。
关键词:
黑莓汁
复合果汁
混料设计
《自然资源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太湖蓝藻打捞后难以处理并造成严重二次污染的问题,采用厌氧发酵方法研究了蓝藻发酵产生沼气的相关参数、发酵产物的成分、藻毒素降解特点;同时评估了太湖蓝藻无害化处理以及作为生物质能源、肥料的资源化利用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适量活性污泥后太湖蓝藻在厌氧状态下产生沼气达0.56 L/g左右,比甲烷速率达189.73 L/kg.d,调节碳氮比可以大幅度提高蓝藻产气量和比产甲烷速率。蓝藻发酵产生沼气的CH4含量虽然处于动态变化,但平均含量较禽畜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的甲烷含量高,太湖蓝藻是一种有潜力的生物质能源材料。蓝藻藻毒素自然存降解极慢,但采用厌氧发酵后,藻毒素迅速降解。蓝藻发酵后沼液沼渣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及氨基酸等营养,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
关键词:
太湖蓝藻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厌氧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