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枸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强化提取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枸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通过超声波细胞粉碎仪的强化作用,对枸杞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50 mL/g,超声波工作/间歇时间3 s/1 s,超声波功率500 W,提取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到89.87%。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枸杞 超声波 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泰国红豆种质资源在南京的表现及其遗传改良潜力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2008年夏季,在南京采用田间主要农艺性状的观察、鉴定和室内考种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从泰国引入的30份红豆种质资源在南京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1)原产于泰国的红豆种质资源在南京种植,全生育期明显长于原产于江苏的红豆品种,在夏季平均生育期为106.2 d,比江苏对照种苏红2号长12 d。(2)种皮颜色具有明显的多样性,除了常见的红色外,还有绿色、黄色、黑色、褐色和双色。(3)种子百粒重变异较大,大的如Ty016百粒重为14.2 g,而小粒种Ty003百粒重仅为5.4 g。(4)在自然环境下,筛选出2份抗豆象种质:Ty003和Ty016。由于种皮颜色、粒重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加上新发现的2个抗豆象材料,这批红豆种质有可能在未来的红豆遗传改良中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关键词: 作物种质资源 红豆 种子 特征 抗豆象 遗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毒死蜱对锦鲫性腺的影响及其在鱼组织中的富集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半静态法,在测定毒死蜱对锦鲫急性毒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亚致死剂量(96 h-LC50的1/5、1/10、1/20、1/40)作用30 d,毒死蜱对锦鲫(Carassius auratus)的性腺指数(GSI)的影响,并考察了毒死蜱暴露过程和清水恢复过程中锦鲫不同组织对毒死蜱的富集作用,为评价毒死蜱环境生态风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毒死蜱对锦鲫的96 h-LC50为1.400 mg/L,0.280 mg/L的毒死蜱能够显著抑制雄性锦鲫性腺的发育,毒死蜱在其肌肉和肝脏中的富集量在处理后20 d左右达到累积和释放的动态平衡,组织中的富集量为肝脏>肌肉,清水恢复30 d各组织富集量顺序保持不变。

关键词: 锦鲫 毒死蜱 性腺 生物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红边位置算法评述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利用红边参数反演作物参数是定量遥感研究的一个热点,红边参数中红边位置与作物参数(如叶绿素、全氮含量等)强相关,为监测作物胁迫提供了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本文介绍几种红边位置算法,并对这些算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比较,认为当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光谱分辨率时,最大一阶导数法由于减少了产生变异的来源,提取红边位置的精度较高;线性四点插值法和拉格朗日法提取红边位置时精度较倒高斯拟合法和多项式拟合法高。

关键词: 作物 红边位置算法 红边参数 定量遥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徐稻3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徐稻3号机插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明确了淮北地区徐稻3号机插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关键点:机插的适宜密度为4~7万苗/667m2,机插规格为13.5 cm×30 cm;最佳施氮量为17.6 kg/667m2,且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5.5∶4.5或5∶5。

关键词: 机插秧 徐稻3号 密度 氮肥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沼气干发酵快速启动条件与影响因素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L9(33)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在35℃、TS为25%、碳氮比为25左右、pH值中性条件下,以稻草为主要原料的秸秆沼气干发酵快速启动影响因素,同时考察了微量元素镍、钴对干发酵的日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沼气干发酵最佳快速启动条件是:稻草堆腐6 d;m(粪)∶m(草)=7∶13;污泥接种量为40%。微量元素镍、钴能够显著影响干发酵的日产气量,当Ni2+、Co2+加入量分别为2μmol/L时,产气量较高。

关键词: 秸秆 沼气 干发酵 启动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食用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用豆是江苏省重要的出口创汇作物之一,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近2个月对江苏省范围内主要食用豆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江苏省食用豆生产的产业技术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广大政府部门决策和相关产业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豆 产业 技术需求 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糙米重金属Cd~(2+)含量的QTL分析

遗传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镉(Cd2+)是一种分布较广泛、毒性较强的一种重金属,文章利用韭菜青×IR26杂交衍生的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及构建的SSR分子遗传图谱,对控制糙米中Cd2+含量的QTL进行分析,为选育籽粒中Cd2+低吸收或低积累的水稻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Cd2+胁迫(5mg/kg)处理条件下,共检测到2个与糙米Cd2+含量有关的QTLs,分别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上的标记RM6288-RM6544和RM167-RM5704之间,其中qCCBR-11a对表型贡献率为11.17%,加性效应0.089;qCCBR-11b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7.66%,加性效应0.075。相关分析显示,糙米Cd2+含量与株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糙米中Cd2+含量是一个相对独立、由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

关键词: 水稻 Cd2+胁迫 糙米Cd2+含量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鲜猪肉消费习惯案例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南京市为例分析了居民的保鲜猪肉消费行为,结果显示消费习惯是决定消费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居民对于不同保鲜猪肉产品的中长期消费行为变化不一致。多数产品的短期销量变化模式相似,表现为周末消费量增大。通过挖掘关联规则,发现对一些较高档产品的要求是同步的。定义了社区间消费行为的相似度,并应用于社区的聚类,结果显示南京市城区有显著不同的猪肉消费类型小区。为了实现产业效益的最大化,应当合理地利用居民消费习惯的差异,来安排生猪出栏和猪肉产品调度。

关键词: 保鲜猪肉 消费习惯 数据挖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将福建省划分为3个水稻种植区,选取19个样点,采用近5年(2000—2004年)中逢单年份的产量进行CERES-Rice模型参数的调试,逢双年份的产量用于检验模型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利用GISS GCM Transient Run的输出值生成了每个样点2030年及205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在各情景文件下运行CERES-Rice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当前气候情景(BASE情景)下的模拟值进行比较,再结合蒸散比(β)、产量波动系数(F)等指标,定量评价了未来气候渐变过程对福建省水稻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气候渐变的若干可能对策。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变化过程中,研究区域水稻生长季的土壤水分条件将变得不如目前湿润;研究区域早稻及单季稻生育期都将不同程度的缩短,后季稻2050年情景下有所延长;闽东南及闽西北双季稻区产量在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均表现为减产,且减产幅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闽西北山地气候的单季稻区表现为增产;当前闽东南水稻的稳产性最差,闽西北双季稻区的稳产性较好。未来气候变化中水稻稳产性将变差;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福建省水稻总产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稻生产 模拟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