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营养钵育苗对丰香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直径10 cm营养钵、草炭土∶园土为1∶1的基质进行草莓育苗,既可以形成壮苗,花芽分化整齐,又可以促使草莓果实较露地常规育苗生产提前16 d上市。

关键词: 草莓 营养钵 育苗 生长 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盐胁迫对海滨雀稗生长及植株体内阳离子含量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0、6.8、13.6、20.4、27.2和34g/L的海盐同1/2 Hoagland营养液混合用作灌溉处理,研究海盐胁迫对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生长及植株体内Na+、K+、Ca+、M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滨雀稗生长受海盐处理抑制,其抑制程度随海盐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加大。茎和叶中Na+含量随海盐质量浓度增高而升高,在海盐质量浓度34g/L时,分别为23.35和22.27mg/g;根中Na+含量在海盐质量浓度为6.8g/L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和6.8g/L的处理。叶中K+含量不随海盐胁迫而变化,维持在25mg/g左右;茎中K+含量随海盐质量浓度增加逐渐降低,根的K+含量在20.4g/L达到最大值6.4mg/g,在34g/L时反而降低,但高于对照。海滨雀稗耐盐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叶片中K+含量稳定。

关键词: 海盐 海滨雀稗 Na+ K+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近缘野生种的抗病性鉴定与新型种间杂种的获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发掘甘薯近缘种抗茎线虫病、病毒病基因资源,改良栽培种抗性,拓宽甘薯遗传基础,本文利用田间自然病圃对30份甘薯近缘野生种进行抗茎线虫病鉴定,利用硝化纤维素膜-酶联免疫(NCM-ELISA)对20份野生种进行了抗病毒病筛选。以筛选到的抗性材料为父本、栽培种徐薯18为母本,采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方法进行种间杂交,结果得到8份高抗、10份抗茎线虫病野生种,5份高抗、8份抗病毒病材料;获得4个新型种间杂种。经过染色体计数和ISSR分子标记鉴定,证实了所得杂种的真实性。表明甘薯近缘野生材料中存在着栽培种所需要的抗性基因,通过有性杂交手段可以获得含野生种染色体组的种间杂种新类型,为渐渗野生抗性基因起到"桥梁"作用。

关键词: 甘薯 野生种 抗性 种间杂交 新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武育粳3号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的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2,4-D浓度以及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8+30g/L蔗糖+10g/L琼脂+5g/L山梨醇+2mg/L2,4-D+0.5mg/L6-BA+0.5mg/LKT+2mg/LABA,最高出愈率为87.5%,多种激素配合使用比单一使用效果好;植株分化培养基为:MS+30g/L蔗糖+8g/L琼脂+0.5mg/L2,4-D+1mg/L6-BA+1g/L活性炭,植株分化率可以达到38%。

关键词: 水稻 武育粳3号 成熟胚 愈伤组织诱导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采集与保存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体外受精 第二极体 排出时间 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色鲜食花生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彩色花生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对彩色鲜食花生进行无公害栽培,其效益明显高于普通鲜食花生。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彩色鲜食花生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彩色花生 鲜食 无公害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痣悬茧蜂和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互作及氟啶脲对寄生蜂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寻不同生物防治资源协同控制害虫的可行性,研究了斑痣悬茧蜂和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INPV)联合作用于斜纹夜蛾时两者的相互影响,以及昆虫生长调节剂氟啶脲对斑痣悬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INPV浓度为10~6PIB/ml、10~7PIB/ml和10~8PIB/ml 3个浓度下,无论是病毒和寄生蜂—同处理,还是先寄生蜂处理1d后再病毒处理,斑痣悬茧蜂对SINPV的侵染力和侵染速度均无显著影响。联合处理时病毒对寄生蜂也无不良影响,蜂后代结茧数与对照无差异,仅缩短了先寄生蜂后10~6 PIB/ml SlNPV处理组寄生蜂从卵到茧的发育历期。从氟啶脲对斑痣悬茧蜂的影响来看,寄生蜂寄生经1.25 mg/L氟啶脲处理后的甜菜夜蛾,其后代发育历期和结茧均未受影响,仅羽化受影响。寄生蜂成虫直接经10 mg/L、20 mg/L和40 mg/L(田间推荐剂量)氟啶脲处理后,均对后代结茧和发育历期等无显著影响。表明斑痣悬茧蜂可较安全地与一定浓度范围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或氟啶脲联合用于夜蛾类害虫的控制。

关键词: 斑痣悬茧蜂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氟啶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猪肺炎支原体IgA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畜牧兽医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准确地对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免疫状况进行检测,作者拟建立抗猪肺炎支原体IgA间接ELISA检测方法。在比较了猪肺炎支原体全菌抗原和粘附因子P97R1原核表达蛋白后,选择后者作为包被抗原;以羊抗猪IgA为二抗,兔抗猪IgG-HRP作为酶标三抗,并分别对包被抗原的浓度、样品的孵育时间、二抗与三抗的最佳稀释度和作用时间以及显色液的作用时间作了优化。最终建立了稳定而特异的抗猪肺炎支原体IgA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批间与批内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初步应用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或免疫状态的临床监测。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IgA 间接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出口冷冻虾仁辐照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冷冻虾仁是江苏近年重要出口水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极易污染致病菌及氯霉素,常因超标而被欧美退货。采用5~6kGy射线辐照,能杀灭虾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降低氯霉素含量;棉被包裹可减少辐照过程中产品失重,满足商家要求。

关键词: 虾仁 辐照 杀菌 失重 氯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风险评估、抗性遗传及交互抗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群体筛选法对2001年采自云南楚雄对毒死蜱敏感的灰飞虱(SS)进行连续筛选,筛选13代后,获得抗性为107.86倍的抗性(RR)品系。估计其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33,在室内同等选择条件下,致死率为50%~90%时,抗性上升10.00倍需4~9代。利用RR品系与敏感品系SS进行遗传杂交分析灰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正、反交后代对毒死蜱的抗性分别为12.96倍和12.78倍,显性度D值分别为0.095和0.089,说明灰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为常染色体遗传,主效基因为不完全显性。通过分析杂交F1代和敏感品系SS回交后代对毒死蜱的LD-P线,表明灰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为单基因性状。交互抗性谱测定结果表明,RR品系对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有5.82倍的交互抗性,对烟碱类噻虫嗪、苯基吡唑类氟虫腈和大环内酯类阿维菌素没有交互抗性。

关键词: 毒死蜱 现实遗传力 抗性遗传 交互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