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RNA-seq技术分析淹水胁迫下转BnERF拟南芥差异表达基因
《植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淹水胁迫下BnERF调节的耐淹防御相关途径,应用RNA-seq技术,对淹水6小时后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野生型(WT)和转BnERF株系(E33)幼苗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淹水3天后,E33表现出较强的耐淹性,地上部生长状况和根系发育均明显强于野生型。E33幼苗未淹水处理时相对于野生型单独上调的基因有9个,4个为膜结合蛋白,其中2个参与MAPK级联途径,其它5个参与氧化胁迫及水分调节途径;与未淹水野生型相比,无论是未淹水处理还是淹水6小时后的E33幼苗中缺氧响应、抗氧化防护及细胞、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上调。另外,淹水6小时后E33的差异基因并未完全覆盖淹水6小时后野生型的差异基因;E33幼苗中缺氧响应、氧化胁迫响应、能量的产生与转变、乙醇代谢途径中的基因以及乙烯响应因子基因的表达量都明显高于野生型。上述结果表明,BnERF直接或间接调节植物的淹水胁迫相关生理代谢途径,参与淹水胁迫的防御过程。
关键词: RNA-seq 乙烯响应因子 缺氧胁迫 氧化胁迫 耐淹


葡萄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验证葡萄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葡萄抗病防御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以金星无核葡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1个长度为1 244 bp的葡萄β-1,3-葡聚糖酶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开放读码框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包含1个长度为1 08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质含36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89 440,理论等电点为4.83。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β-1,3-葡聚糖酶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桃、豌豆和水稻的同源性分别为62.1%、60.8%和33.1%。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在霜霉病菌侵染后的72 h内均可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且表达量均高于对照,表明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葡萄应答霜霉病菌侵染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关键词: 葡萄 霜霉病 β-1,3-葡聚糖酶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水稻产量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运筹应对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研究不同地力稻田养分的合理投入问题,确定不同地力稻田养分投入的主要限制因子,在江苏省丹阳市及姜堰市选取高、低产田,设计8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养分投入最佳方式;在江苏省金坛市选取水稻基础产量差异较大的2个地块设计8个不同氮肥运筹处理。结果显示,施用氮、磷、钾及锌肥都能提高水稻产量,产量平均增幅分别为33.1%、6.1%、6.6%和2.4%,氮素供应能力是土壤生产力的决定性因子,且低肥力土壤水稻对施氮的响应更强。适当将氮肥施用期后移可获得较高的水稻籽粒产量和生物量,较为合理的穗肥与粒肥比例为3∶7。


防治褐飞虱高效安全农药复配配方的筛选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研究了丁烯氟虫腈、啶虫脒、杀虫单、烯啶虫胺4种单剂以及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杀虫单·啶虫脒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毒力存在较大差异。单剂中以烯啶虫胺的毒力最高,啶虫脒和丁烯氟虫腈次之,杀虫单最低;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复配剂比例均为1∶4时,对褐飞虱毒力增效明显;杀虫单·啶虫脒复配剂比例为1∶5和1∶10时增效显著。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效均高于70%,高用量时可以达到90%以上。3种复配剂以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EC用量最少,防效最高,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EC次之,与对照药剂相比,这两种复配剂均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而达到同样的防治效果,从而大大减少农药单剂在水稻上的残留量,44%杀虫单·啶虫脒SC用量较大,但从剂型的安全性和用药成本考虑,也是较理想的选择。
关键词: 褐飞虱 农药复配 配方筛选 农药残留 稻米质量安全


控释肥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营养生长的影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2种控释肥(APEX 19-6-12和APEX 14-14-14)在低、中、高(2、6、10 g/L)质量浓度下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对苗木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因肥料配方和施用质量浓度不同而异;10 g/L APEX 14-14-14和6 g/L APEX 19-6-12的处理下,苗木品质指数最高,分别为0.26和0.30;除10 g/L APEX 19-6-12处理外,所有的控释肥处理均显著促进了苗木生长停滞期的营养生长,茎体积日增量在7月中旬和8月下旬达到两个高峰,分别是32.6 mm3/d(6 g/L APEX 14-14-14)和20.7 mm3/d(6 g/L APEX19-6-12);N、Ca含量均与肥料配方和施肥质量浓度相关,相同质量浓度下APEX19-6-12处理的苗木营养元素含量高于APEX 14-14-14处理;K含量仅受控释肥配方影响,Mg含量则既不受配方影响也不受施用质量浓度的影响;除了K外,其它3种元素在植株各器官中的分配均不受控释肥配方的影响。


花铃期渍水对棉铃对位叶光合速率、物质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美棉33B为材料,于棉花中部果枝开花时进行渍水7 d和14 d处理,研究花铃期渍水对不同果枝部位棉铃对位叶净光合速率与干物质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渍水处理棉铃对位叶净光合速率随渍水持续期延长而降低,降幅为中部果枝>上部果枝>下部果枝。渍水后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降低,水分胁迫指数随果枝部位的上升而增加,下部果枝的干物质分配系数增加,根系、叶片分配系数降低而蕾铃分配系数增加。渍水后棉花产量在不同果枝部位的表现与物质分配结果一致。因此,花铃期渍水降低了棉花净光合速率,致使光合产物减少并改变其在不同果枝及器官间的分配,是不同果枝部位产量降低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棉花 花铃期渍水 净光合速率 干物质累积与分配 产量


紫莳药皂苷积累和分配动态特征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浙江紫莳药蓣引紫006为材料,根据山药生长发育特性,在山药发育进程中测定山药单株干物积累、皂苷积累量、含量及不同器官皂苷分配动态。结果表明:紫莳药生长发育早期,皂苷快速积累,随后迅速下降,之后进入缓慢积累期,这与植株干物质量变化趋势一致,但与不同器官皂苷积累量变化趋势不一致。山药生长发育早期,茎叶中皂苷积累量及分配比例均高于块茎,之后块茎中皂苷积累量及分配比例呈增长趋势。


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宁香优88的高产制种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15
摘要: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宁香优88于201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集生育期适中、高产、优质、多抗,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特点。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及组合制种的关键技术。


携带质粒李斯特菌耐药及重金属抵制特性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鉴定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携带质粒特性,分析携带质粒Lm对抗生素、重金属镉及苯扎氯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1株Lm携带内源性质粒;所有Lm菌株对阿莫西林、红霉素和利福平均敏感(22/22),对头孢拉定100%耐药(22/22);其中5株对盐酸万古霉中度耐受,部分菌株对盐酸环丙沙星(17/22)、硫酸新霉素(16/22)及盐酸四环素素(9/22)具有一定耐受性。耐镉分析表明,菌株对重金属镉呈现抵制特性(14/22),且均为携带质粒菌株;而在苯扎氯铵敏感性检测中,仅3株携带质粒Lm菌株对苯扎氯铵具有抵制性。对Lm菌株进行噬菌体杀菌检测,结果均能够被噬菌体识别并裂解。综上所述,Lm分离株耐药性增强,且对苯扎氯铵和镉有抵制特性,而噬菌体能够杀灭抵制菌株,为控制耐药及抵制性菌株污染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抗生素 重金属 噬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