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亚热作科研的回顾与展望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贵州亚热作科研始于20世纪60年代。通过对甘蔗科研及其它亚热带作物科研工作的回顾,展望贵州亚热作科研的发展问题。


甘蓝型油菜双重雄性不育系ZCL801A制种纯度观察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在自然条件下隔离制种试验结果表明:ZCL801A不育系在行比为1∶1 至1∶3 范围内的种子纯度可达91.9%~83.7%,能达到国家二级种80%以上的纯度指标,制种单产可达34.8~52.6 kg/667m2;而行比在1∶4 以上时,虽然制种产量相对较高,但所生产的种子的不育株率超过20%,相应地种子纯度低于80%,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种子质量指标。由此可知,隐性双基因细胞核+广恢型细胞质双重雄性不育系ZCL801A在贵州生态条件下,于9月上旬秋播制种,其行比控制在1∶3 以下,种子纯度可达到国家二级种以上质量指标。但从制种产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宜于9月上旬秋播,以1∶2或1∶3行比最为合适。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广恢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细胞核雄性不育 隐性双基因细胞核+细胞质双重雄性不育 种子纯度


直播油菜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效果研究
《耕作与栽培 》 2005
摘要:通过不同时期喷施试验结果表明:直播油莱不同时期喷施多效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和耐茵核病效果,其中以初花期喷施200mg/1kg的多效唑处理效果最佳,抗病能力较强,茵核病发病株率下降1.16%,单株有效角果数和角粒数增加最多,产量比对照增产19.5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水分和N胁迫下玉米杂交种的抗逆性及综合评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水分和N胁迫下玉米不同杂交种抗旱耐瘠性的试验研究,选择与抗逆性密切相关的9个性状的抗逆系数、抗逆指数为指标,以各指标隶属度为评定标准,分析评价参试品种的抗逆性。结果表明:黔玉3号、黔2599、遵玉3号、黔2411、贵毕302、中单2号和兴黄单89-2的抗逆性表现较好,黔单10号、黔西4号、安单136、黔2451和黔玉1号表现较差。以产量抗逆系数、产量抗逆指数、各性状抗逆系数隶属度及各性状抗逆指数隶属度4个参数进行综合鉴定评价,均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果,表明这些参数指标可以作为玉米抗逆性的有效评价参数。
贵州省大白菜育种研究的思考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介绍了贵州省大白菜育种研究的现状,并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就进行比较,提出贵州省大白菜育种研究的空白和不足,指出今后努力的几个方面。


当前贵州省玉米育种形势的分析
《玉米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目前玉米育种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分析了贵州玉米育种的现状和成绩。提出今后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仍以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充分利用地方品种资源和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加强群体改良,创建新的杂交模式,以及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另外对特用玉米的选育和引种试验应加强力度。


蜜环菌原种培养基组分筛选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市售蜜环菌种经活化和优化培养后作为母种,进行原种培养基组分筛选试验,再将所选培养基培养的原料进行生产种培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阔叶木屑+20%米糠+10%麦麸+10%玉米砂+2%KH2PO4+0.7%MgSO4+0.03%VB1+7%白糖+2%马铃薯煮水原种培养基培养的菌种用于培养生产种,与PDA培养基培养的菌种直接用于培养生产种相比,培养时间缩短10 d,降低生产成本约50%,且菌种各项生育指标均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