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和优势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夏荒漠草原土壤和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放牧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和植物C、N、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壤C、C∶N、C∶P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呈增加趋势,而N及N∶P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不同优势植物N含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度和重度放牧区甘草、砂珍棘豆、山苦荬、牛心朴子N含量明显低于轻度和围封禁牧N含量,牛枝子、短花针茅、中亚白草、刺叶柄棘豆、虫实、猪毛菜、乳浆大戟、骆驼蓬N含量明显高于轻度和围封禁牧N含量,表明适度放牧会显著增加某些物种的N含量;13种优势植物C∶N和C∶P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均表现为与N、P的规律相反,且不同优势植物N∶P对放牧强度的响应也存在一定的分异性。优势植物P、C∶P与土壤P、C∶P呈显著正相关,而C、N、C∶N和N∶P与土壤C、N、C∶N和N∶P无显著相关性,说明植物叶片的化学计量特征并非是由土壤养分含量特征直接决定的,而更多是受植物自身遗传特性的影响,体现了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对极端环境具有相对稳定的适应能力。


盐胁迫对橡胶草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橡胶草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程度盐胁迫处理(0.2%、0.3%、0.4%、0.5%、0.6%NaCl)橡胶草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橡胶草在盐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橡胶草生长、发育对盐胁迫反应较为敏感,不同水平盐胁迫处理条件下,橡胶草植株形态、生理指标差异显著。橡胶草对盐胁迫的耐受极值为NaCl浓度0.5%,超过极值盐浓度,则橡胶草植株无法存活。橡胶草盐害程度与盐胁迫处理时间呈正相关,0.2%盐胁迫处理浓度是进行橡胶草苗期耐盐性鉴定和筛选的较适宜浓度。


枸杞多糖免疫增效剂对滩羊抗体水平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枸杞多糖免疫增效剂对滩羊机体免疫力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滩羊20只,每天饲喂同样的饲草料,同时每日添加枸杞多糖免疫增效剂为0.5g/只,分别在试验开始前、7d、14d后各采血一次,利用定量检测卡检测滩羊免疫因子IgG、IgM、IgA、IL-2、IL-13、IL-9、IL-17、IFN-γ、TNF-β等9项指标,并用血常规分析仪分析白细胞、淋巴细胞。结果表明,IgA、IgM、IgG含量在饲喂7d和14d都有增长趋势,IL-2、IL-13、IL-17、IL-19在饲喂后含量有上升的趋势,TNF-α、IFN-γ饲喂后含量均升高,说明枸杞多糖免疫增效剂饲喂7d,可提高滩羊抗体水平和细胞因子分泌。


宁夏地区马铃薯X病毒分离及其CP基因克隆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对马铃薯生产影响较大,不同区域内PVX存在多样性和株系差异。本研究通过指示植物法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法,从宁夏隆德县区域内的感病马铃薯上分离到一株马铃薯X病毒(PVX-NX1)。利用RT-PCR技术,克隆该病毒的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P基因全长714 bp,编码237个氨基酸残基,与已报道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2.42%~97.3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1.53%~100%。其中,与荷兰分离物X3(属PVX的X3株系)、中国新疆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36%、97.34%,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初步确定PVX-NX1属PVX的X3株系。


8个西瓜亲本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4个西瓜品种(‘西农八号’‘花籽京欣’‘新红宝’和‘郑杂五号’)8个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16个杂交组合,对16个杂交组合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配制杂交组合对农艺性状的改变有极显著作用;主蔓长度、果形指数及果实发育期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较大,育种中适合早期进行选择。‘西农八号’母本在单果质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是一个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根据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大小对亲本优劣进行排序,8个亲本优劣排序为‘西农八号’母本>‘郑杂五号’母本=‘新红宝’父本>‘西农八号’父本>‘花籽京欣’父本>‘新红宝’母本>‘郑杂五号’父本>‘花籽京欣’母本。


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山杏微集水促渗技术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干旱少雨,山杏种植面积大,为充分利用宝贵的天然降雨,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山杏的生产性能,通过采用促渗管微集水技术,埋设深度分别为30、45、60 cm的促渗管汇集降雨,获得不同规格促渗管对土壤水分影响的基础性数据.结果表明,30 cm深度的促渗管所形成的湿润土体位置比较适中,在0~40 cm土层形成了相对湿润区,土壤水分含量在0~20 cm、20~40 cm 2个土层的水分数据明显偏高.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山杏生长条件及生产性能与水分条件之间关系的认识,为山杏林从野生无管理状态向高效管理状态的转变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宁夏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山杏 促渗管 集水 土壤水分


不同复合氨化处理玉米秸秆对育成羊瘤胃干物质降解率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玉米秸秆经复合氨化处理后对绵羊瘤胃干物质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采用瘤胃尼龙袋法,选择4只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滩湖杂交F2代育成公羊,按4种不同梯度尿素-糖蜜-硫酸铵-水溶液复合处理玉米秸秆,并选用套袋(Ⅰ组)和覆膜(Ⅱ组)2种贮存方式,测定其处理样品在瘤胃培养4、8、16、24、48、72 h的干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经复合氨化处理后粗蛋白质(CP)含量,各套袋组Ⅰ-2组、Ⅰ-3组、Ⅰ-1组、Ⅰ-4组CP含量比CK组提高298.77%、237.86%、195.47%、188.48%(P<0.01);各覆膜组Ⅱ-1组、Ⅱ-2组、Ⅱ-4组、Ⅱ-3组CP含量分别比CK组提高270.37%、241.98%、217.70%、212.76%(P<0.01);瘤胃干物质降解率(DMD)随消化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其中Ⅰ-1组和Ⅰ-2组8 h的DMD分别比Ⅰ-4组高49.41%、51.57%(P<0.05),Ⅰ-2组72 h的DMD比Ⅰ-4组高120.95%(P<0.01);其Ⅱ-4组8 h瘤胃DMD分别比Ⅱ-3组、Ⅱ-2组和Ⅱ-1组高47.12%、64.84%、40.94%(P<0.01),其Ⅱ-4组、Ⅱ-3组和Ⅱ-2组48 h瘤胃DMD分别比Ⅱ-1组高24.66%、21.81%、15.85%(P<0.05)。结果提示,以"3%尿素+3%糖蜜+0.5%硫酸铵+40%水溶液"和"4%尿素+0.5%硫酸铵+40%水溶液"为复合氨化调制玉米秸秆饲料的优选配方。


不同施肥量对枸杞生长、产量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枸杞生长、叶绿素、果实产量和果实外观品质等的影响,为南疆地区枸杞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年生宁杞1号枸杞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处理,重复3次,设置不施肥(对照)、低肥、中肥、高肥和常规习惯施肥5个施肥水平,分别记为CK、F1、F2、F3和F4,各处理施肥量按照施肥量的30%、40%和30%分别在营养生长期、开花结果期和秋果期三个时期施肥,分析不同施肥量对土壤养分状况、植株净生长量、干鲜果产量、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表层养分累积增加,pH值呈下降趋势,总盐含量影响呈增加的趋势;施肥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结果枝数、抽新枝数和最长新枝的数量;施肥量对产量影响显著,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F3>F2>F4>F1>CK;SPDA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SPDA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施肥量增加粒度、纵径和百粒重等呈增加趋势.[结论]在滴灌条件下,67.5 kg/667 m2(N:P2 O5:K2 O=1:0.75:0.5)的施肥量可促进枸杞植株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外观品质,是适宜于枸杞生长的施肥量.


西北干旱区杂草稻品质性状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西北干旱区收集的43份杂草稻为试验材料,综合分析杂草稻碾磨、外观、蒸煮食味和营养等主要品质特性。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杂草稻的整精米率、垩白度和垩白粒率性状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均超过20%;蛋白质、胶稠度和碱消值次之,变异系数为12%~20%;精米率、粒长、粒型(粒长/粒宽)、直链淀粉和粗脂肪变异较小;出糙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53%。杂草稻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和碱消值性状明显低于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蛋白质和粗脂肪值明显较高;粒长、粒型(粒长/粒宽)和直链淀粉质量分数介于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之间。杂草稻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直链淀粉质量分数与胶稠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质量分数与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胶稠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粒长和粒型(长/宽)则呈极显著正相关,且蛋白质质量分数与其碾磨品质关系最为密切。可见,西北干旱区杂草稻的品质性状变异较大,遗传基础较宽,品质方面具有较大可利用的潜在优势。


六盘山半干旱区华北落叶松林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研究土壤水分对不同量级降雨的响应,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水分形成与消耗规律,可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基于土壤水分承载力的森林植被建设和水土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在宁夏六盘山北侧半干旱区,利用气象站及土壤水势仪监测并分析了2010年生长季(5-10月)58次降水事件及华北落叶松林地根系分布层(0-60cm)各层土壤水分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林土壤水分变化与降水关系密切,土壤含水量峰型与降雨分布格局较为一致,月均土壤含水量(%)与月降水量(mm)呈极显著正相关(R=0.573,P<0.01)。不同深度处的土壤水分对降水量级的响应有差异,在小雨条件下,0-10cm土层的累计降水量响应阈值为7mm;在中雨条件下,0-10、10-20cm土层的累计降水量响应阈值为10和25mm;在大雨条件下,0-10、10-20、20-40cm土层的累计降水量响应阈值依次为8、22和36mm;在暴雨条件下,0-10、10-20、20-40、40-60cm土层的累计降水量响应阈值依次为12、29、37和63mm;随土层向深处,响应变幅呈减少趋势,对降水的响应滞后时间逐渐增加;在小雨和中雨条件下,侧向流不明显,但在大雨条件下侧向流趋势明显,最大为7.88mm。综上可知,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幅度随土层深度增加,各层次呈减小趋势,土壤含水量与降雨的同步性呈下降趋势且各层响应存在时间的滞后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