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16个枸杞品种(系)S-RNase基因型鉴定及序列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16个枸杞品种(系)为试材,进行S-RNase基因型鉴定.[方法]利用茄科S基因高度保守区序列设计兼并引物,进行PCR扩增,片段回收、克隆及同源性检索和序列分析,同时,通过田间授粉测定自交亲和指数进行验证.[结果]11个品种(系)为自交不亲和材料,5个为自交亲和材料.共克隆9个S-RNase等位基因,分别为S-BARB2、S-BARB3、S-BARB6、S-BARB8、SBARB9、S-CHIN3、S-CHIN6,并发现2个新的S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S-BARB6n,S-PUMI5un.所克隆获得的9个枸杞S-RNase等位基因均包含了C2、C3、C4保守区,和2个高变异区(Hva和HVb).[结论]枸杞属植物存在S-RNase等位基因,其基因序列与茄科植物具有一定相似性,枸杞S-RNase基因是控制枸杞自交不亲和性的关键基因.

关键词: 枸杞 自交不亲和性 S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在绵羊中的遗传多态性,并寻找可用于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滩羊(250只)及滩羊×湖羊杂交F1代(174只)为试验动物,利用SNaPshot分型技术对H-FABP基因(GenBank登录号:AY157617)的多态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统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性检测,计算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等遗传多态指标,分析候选基因不同基因型与体重、体长、体高、胸围、胸深、胸宽和管围等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1)检测到9个多态位点:939[A/G]、980[G/A]、1018[T/C]、2878[C/T]、2956[C/T]、3017[G/A]、3341[G/C]、3394[T/A]、1056[-/G],其中有6处转换、2处颠换、1处单碱基插入。(2)939[A/G]、980[G/A]、2956[C/T]、3341[G/C]、3394[T/A]和1018[T/C]的He为0.3200~0.4666,PIC为0.2688~0.3577;2878[C/T]、3017[G/A]位点的He为0.0283~0.1272,PIC为0.0279~0.1191,为低度多态;1056[-/G]位点的He在滩羊、滩羊×湖羊杂交F1代群体中分别为0.0120和0,PIC在滩羊、滩羊×湖羊杂交F1代群体中分别为0.0119和0;9个多态位点在滩羊、滩羊×湖羊杂交F1代群体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3)5个多态位点:939[A/G]、980[G/A]、2956[C/T]、3341[G/C]、3394[T/A]处于紧密连锁(D’>0.99),将H-FABP基因分为3个单倍型:AA、AB和BB。(4)在41只滩羊×湖羊杂交F1代羊中,BB单倍型在各生产性状上具有最大值,但各单倍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绵羊H-FABP基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939[A/G]、980[G/A]、2956[C/T]、3341[G/C]、3394[T/A]5个位点紧密连锁,BB单倍型可能是与绵羊生产性状相关的优势单倍型。

关键词: 滩羊 H-FABP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连锁不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滩羊肉裘选育G1代与串子花羔羊育肥增重效果及肉品质比较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比较肉裘选育G1代和串子花选育后代育成羊的增重效果和肉品质,试验选择同期出生的肉裘选育G1代和串子花选育后代育成羊,在体重38 kg左右进行屠宰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肉裘选育G1代羔羊体重、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串子花羔羊(P<0.01)。肉裘选育G1代羔羊与串子花羔羊间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肉品质方面,肉裘选育G1代羔羊剪切力极显著高于串子花羔羊(P<0.01),但熟肉率、系水力、骨肉比、背膘厚、GR值等肉品质指标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通过肉裘杂交可以提高裘用滩羊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

关键词: 滩羊 肉裘G1代 增重效果 串子花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水量对干旱区枸杞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非称重式蒸渗仪,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枸杞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为干旱区枸杞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宁杞1号枸杞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灌水量灌溉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以习惯灌水量为对照,其他处理灌水量为对照的2/3、1/2、1/4,分别记为L1、L2、L3、L4,重复3次.分析灌水量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增加灌水量,枸杞各生长阶段的耗水量增加,各处理不同生长阶段的耗水量均以对照最大;灌水量对枸杞果形指数和枸杞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枸杞受水分胁迫的程度加剧,果实横径、枸杞总黄酮含量和枸杞多糖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蒸腾蒸发量逐渐降低,产量显著减少;与对照相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各处理均表现为减产,降幅依次为11.31%(L2)、43.07%(L3)、45.69%(L4).[结论]在生产中,453.30 m3/667 m2的灌水量为枸杞适宜的灌水量.

关键词: 灌水量 枸杞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秆生物炭对南疆地区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南疆地区水稻田为研究对象,以新稻3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CK),设不施生物炭(C_0)、低量炭(C1,4 500 kg/hm~2)、中量炭(C2,9 000 kg/hm~2)、高量炭(C3,13 500 kg/hm~2)和超量炭(C4,18 000 kg/hm~2) 5个添加水平,研究施用棉秆生物质炭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_0处理比较,施用生物炭9 000 kg/hm~2以上均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最高增产幅度为10. 26%,同时也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当生物炭施用量超过13 500 kg/hm~2时水稻产量表现出降低的趋势。水稻地上部分吸氮量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施炭处理氮肥利用率提高幅度在2. 83~5. 91百分点,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耕层土壤(0~40 cm)中硝态氮含量,减少氮素向下淋洗损失。施用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南疆地区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实际状况,棉秆生物炭适宜用量应为9 000~13 500 kg/hm~2。

关键词: 南疆地区 水稻 棉秆生物炭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含不同浓度枸杞多糖的免疫增效剂对泌乳期奶牛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枸杞多糖对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产后1个月内,且体况相近的奶牛84头,分A、B、C、D 4组,每组21头,每天在饲料中添加含不同浓度枸杞多糖的免疫增效剂,即A组枸杞多糖的浓度为1.2%、B组为1.8%、C组为2.4%、D组为3.0%。在饲喂时,各组每隔5 d有7头牛停止饲喂枸杞多糖免疫增效剂,15 d后全部牛停止饲喂枸杞多糖免疫增效剂。分别在饲喂前、停止饲喂日及停止饲喂5 d后采集血样,检测外周血IgG含量和血液中淋巴细胞数、白细胞数,停止饲喂5 d后采集血样做为跟踪一次的样本。结果表明:饲喂含量为1.8%的枸杞多糖免疫增效剂5 d,在结束和跟踪期间IgG始终在增长,停止饲喂时是饲喂前的1.29倍;跟踪一次时是饲喂前的1.37倍,说明饲喂含量为1.8%的枸杞多糖免疫增效剂5 d,就可达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关键词: 枸杞多糖 泌乳期 奶牛 机体 浓度 免疫力 免疫增效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双膜大跨度拱棚一年三茬周年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宁夏中部干旱带新型双膜大跨度拱棚空间大,机械操作方便,保温性能强。利用该拱棚进行早春西瓜—越夏辣椒—越冬菠菜一年三茬栽培模式,缓解了土壤连作障碍,实现了蔬菜周年安全生产。截至2016年12月,宁夏设施农业建设面积达5.98万hm~2(89.7万亩),其中,拱棚2.71万hm~2(40.6万亩),占设施总面积的45.3%,是宁夏自治区设施蔬菜的主栽类型。目前主要栽培模式有吴忠地区马家湖小拱棚西瓜,中卫市、西吉县小拱棚和大拱棚韭菜,引黄灌区拱棚越夏番茄,彭阳拱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疮痂病致病链霉菌分类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Scab)是由链霉菌(Streptomyces.spp)引起的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土传病害,影响马铃薯外观和品质,对马铃薯产业尤其是脱毒种薯生产造成巨大损失。Streptomyces.spp组成存在明显多样性,已报导的致病种多达二十几种。Streptomyces.spp产生的特有毒素thaxtomins导致疮痂病的发生,其致病相关基因聚集在可种间转移的区域致病岛(Pathogenicity Island,PAI)上。本评述对疮痂病链霉菌的分类方法和已报道的致病种进行了归纳;阐述了thaxtomins对马铃薯的致病机理;分析了PAI种间转移与疮痂链霉菌组成多样性的关联;提出了马铃薯疮痂病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病原菌的深入研究和疮痂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链霉菌 致病毒素 致病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捕食功能及田间捕食效果

环境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枸杞木虱的优势天敌种类之一,为了明确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作用及田间控害效果,本文利用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进行拟合以明确其捕食潜能,同时根据其捕食潜能的测算结果,在田间通过罩笼试验探究异色瓢虫4龄幼虫与成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效果。结果表明:各龄期异色瓢虫幼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量存在显著差异,在枸杞木虱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日捕食量最大,为92.9头;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当枸杞木虱密度趋于无限大时,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枸杞木虱最大捕食量最大为411.5头;成虫对枸杞木虱的瞬间攻击率最大,为0.7931;4龄幼虫对枸杞木虱的处理时间最短为0.0051 d。田间释放异色瓢虫4龄幼虫与成虫的试验证明,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4龄幼虫为43.32%,成虫为14.78%;而对照组即周围8株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4龄幼虫为14.78%,成虫为16.22%;在异色瓢虫4龄幼虫释放区,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为43.32%显著高于其周围8株植株的14.78%;而在成虫释放区,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下降率为14.78%,对照组植株的虫口减退率为16.22%,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异色瓢虫田间释放需根据枸杞木虱防治范围与力度的需求,选择适宜的异色瓢虫虫态进行枸杞木虱的生物防治。

关键词: 异色瓢虫 枸杞木虱 捕食功能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网空间风速与地表风蚀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了解和评价干旱风沙区在典型大风环境下农田防护林空间风速分布,以及林网内风蚀状况,分别利用三杯风速仪和诱捕法,对干旱风沙区盐池县农田防护林网空间风速与地表风蚀特征开展了林网内不同水平距离内的距地表50、200 cm高度风速分布与地表风蚀状况监测。研究表明:1)随着防护距离的逐渐增大,风蚀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风速变化规律正好相反;50和200 cm高度的风速变化规律均一致,均呈先逐渐降低后逐渐升高的变化,以12H处对风力减小作用最明显,50和200 cm高度的风速降幅分别达到了51%和46%;林带防风效益与距离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以12H(12倍的防护林带树高,下同)处200 cm高度最佳,为53.65%;侵蚀模数由林带内的轻度、1H处的强度到3H、7H处的剧烈,12H处为极强度,以3H处最大,为21 944.62 t/km~2。2)沙粒粒径以73.99、87.99、104.6μm区间为主,其中82.53%~99.93%沙粒均集中在248.9μm以下,为细沙粒,而旷野对照组沙粒粒径主要集中在104.6~148μm,沙粒明显较粗。因此,干旱风沙区沙质农田防护林网在典型大风日内对风速的减缓非常有效。但由于林网内沙物质源丰富,风蚀现象依然严重,对当地沙尘暴发生影响较大。该研究对准确掌握当地林网风蚀,科学评价林网防护功能等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干旱风沙区 农田防护林网 风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