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当年生枝木质部解剖结构的扁桃品种栓塞抗性分析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当年生枝木质部解剖结构特征分析扁桃不同栽培品种的抗栓塞能力,可为深入了解扁桃干旱胁迫适应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利用光学显微镜解析扁桃当年生枝木质部组织解剖结构特征,通过隶属函数方法对扁桃不同品种的抗栓塞能力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生态类群扁桃品种当年生枝木质部导管直径(D)、导管水力直径(Dh)、导管密度(VD)、单导管指数(Vs)和木材密度(WD)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美国品种当年生枝WD和Vs高于新疆地方品种,而新疆地方品种D和VD极显著大于美国品种(P<0.01)。2)抗栓塞能力由高到低排序为S3>M7>M2>M1>M8>S14>S1>S9>S12,即美国品种的木质部抗栓塞能力高于新疆地方品种(除S3以外)。
关键词: 扁桃 木质部抗栓塞能力 木质部解剖结构 木材密度 单导管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燥工艺对新疆主要制干葡萄干燥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制干工艺对新疆主要制干葡萄品种无核白和无核白鸡葡萄干燥特性的影响,为新疆葡萄干燥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晾干和晒干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进行数学分析,研究葡萄的干燥特性。【结果】晒干工艺葡萄的失水速率高于夜间,葡萄干燥过程中白昼失水速率是夜间的2.00~6.14倍。干燥初期晒干工艺条件下无核白鸡心葡萄失水速率是晾干的1.21~3.12倍。葡萄果实干燥模型宜选用Page模型,晒干工艺条件下葡萄果实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是晾干工艺的3.14和3.18倍;无核白鸡心葡萄果实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高于无核白葡萄,晒干条件下无核白鸡心葡萄和无核白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6.023 16×10-8和2.615 45×10-8 m2/h;晾干条件下2种葡萄果实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1.892 12×10-8和8.308 75×10-9 m2/h。【结论】2种干燥工艺下,白昼的干燥速率显著高于夜间,得到了不同干燥工艺和不同葡萄品种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关键词: 晾干 晒干 无核白 无核白鸡心 干燥速率 干燥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增效剂与除草剂协同作用的豚草与三裂叶豚草的防控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增效剂与除草剂协同使用,研究筛选化学防治豚草与三裂叶豚草的减施增效技术过程中施用的最佳药剂用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2种除草剂的田间适宜用药量作为减药基线,对比分析2种增效剂在减药15%、30%和50%水平下协同使用处理下豚草与三裂叶豚草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防治三裂叶豚草与普通豚草时,添加增效剂在减药15%、30%和50%水平下药后45或78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整体较好的是激健,防效分别为64.23% ~98.84%和65.37% ~98.09%.2种除草剂在田间适宜用药量处理下药后45 d或78 d的株防效分别为99.24%、97.59%和100.00%、97.69%,在减药15%、30%水平下与增效剂激健协同施用处理的株防效分别为87.70% ~98.65%和88.77% ~97.96%,与田间适宜用药量的株防效相当,分别相差0.59% ~11.54%和0.27% ~11.23%;在减药50%水平下与增效剂激健协同施用处理的株防效分别为54.30% ~67.00%和55.63% ~67.14%,低于田间适宜用药量的株防效,分别相差30.59% ~44.94%和30.55% ~44.37%.[结论]21%氯氨吡啶酸AS 17.50 mL/667m2、75%苯嘧·草甘膦WG 42.00 mL/667m2,合理添加增效剂可有效控制5月约6叶期株高为23 cm左右的三裂叶豚草和6月约8叶期株高为12 cm左右的豚草的发生与为害,减施30%可行,不同增效剂之间的增效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增效剂推荐使用激健15.00 mL/667m2,其次青皮桔油15.00 mL/667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SPAD值推荐施氮模型应用与修正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棉花SPAD值推荐施氮模型应用与修正,为棉花SPAD法推荐施肥模型在田间应用的准确性、普适性及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3个处理:按照棉花生育时期测定SPAD值推荐施氮(N1);按照棉花叶龄测定SPAD值推荐施氮(N2);按当地高产模式推荐施氮(N3);对比SPAD值、产量构成指标等数据变化特征,修正SPAD值推荐施氮模型。【结果】N1处理与SPAD值关系式为y=0.090 3x+46.618,R2=0.855;N2处理与SPAD值关系式为y=0.108 6x+48.666,R2=0.765,N1处理的追氮量与SPAD值的相关性要高于N2处理;M1推荐的N1处理追氮量与M2推荐的N2处理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N1的追氮量417.45 kg/hm2高于当地高产的追氮量,N2的285.40 kg/hm2低于当地高产的追氮量,但是N1和N2的产量均明显低于当地高产产量;在棉花各个生育时期,N1与N2的追肥量与棉花需肥量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各时期N1的追肥量高于N2的追肥量。【结论】棉花SPAD值推荐施氮模型具有科学性、可应用性,但在土壤、气候、管理模式变化时需要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才能达到SPAD值与施氮量的最大相关性。修正SPAD值推荐施氮模型时可以利用原有模型的推荐施肥量、当地多年高产施肥量,通过反推快速得到当年就能使用的新推荐施肥公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储藏条件下鲜牛肉特征风味动态变化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模拟了排酸后的鲜牛肉的三种不同货架储藏流通温度,定期监测其在常温货架(25~30℃)、冷藏货架(8~10℃)和低温货架(0~1℃)储藏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结果发现,不同储藏条件下牛肉特征风味指纹图谱分别具有28种、55种、42种特征离子峰,常温货架储藏的牛肉在14 h时,出现丁酸丁酯、己醛(单体)、1-辛烯-3-醇、N-亚硝基二甲胺4种特征标记物质;冷藏货架储藏的牛肉在142 h时,出现异丁醇、乙酸乙酯(单体)、正己醇、2-庚酮等8种等特征标记物质;低温货架储藏的牛肉在19.5 d时,出现2-庚酮(二聚体)2-戊酮(二聚体)、异丙醇、乳酸乙酯、异丁醇等10种特征标记物质。初步预判鲜牛肉在25~30℃条件下的储藏时限为14 h,8~10℃条件下的储藏时限为142 h,0~1℃条件下的储藏时限为19.5 d,该结果可为生产中鲜牛肉的流通销售、安全食用和生产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MS) 常温贮藏 低温贮藏 冷藏 新鲜牛肉 特征风味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抗根肿病甘蓝型油菜OguCMS育性恢复材料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选育出具有抗根肿病4号生理小种的甘蓝型油菜OguCMS恢复系,本研究以'华抗5号'为供体,以甘蓝型萝卜质(OguCMS)恢复系RF04为受体亲本杂交,然后与RF04进行回交,构建培育新型恢复系选择群体,利用与萝卜质(OguCMS)恢复基因、抗根肿病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引物标记进行筛选,筛选出20个优良株系.通过实验室接种鉴定发现,RF04100%感病且发病等级都为3级,而'华抗5号'及F1代表现出100%抗病,发病等级为0级,说明F1代已经有抗病基因位点PbBa8.1;利用PbBa8.1基因紧密联锁标记(cnu_m090a,sau_um353a,A08-300)鉴定发现,BC2F2群体中均含有目标扩增片段,进一步说明基因片段PbBa8.1已转入回交群体;通过田间抗性鉴定,最终选择出2份株系在不同地点均表型高抗病,为C21906271-1和C21906145-1;1份材料(C21906273-2)在武汉表现出高抗病,在安徽表型抗病.本研究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具有抗根肿病基因的甘蓝型春油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OguCMS恢复系;抗根肿病;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叶绿素酸酯a氧化酶(TaCAO)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弱光环境下叶绿素酸酯a氧化酶(TaCAO)的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叶绿素合成途径对于弱光环境的响应。【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由小麦品种新冬20号克隆TaCAO并分析其序列。使用半定量PCR方法分析900、1 800、3 600和7 200 lx光照强度下TaCAO表达量。【结果】该基因ORF长度为1 653 bp,编码蛋白大小为62.12 kD,包含550个氨基酸残基,含有叶绿素转运肽和RieskeROAlphaCAO结构域,还存在一个Rieske铁硫配位中心和铁结合位点,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TaCAO表达量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克隆获得的TaCAO长度为1 653 bp,具有完整的CAO活性,TaCAO的相对表达量与光照强度呈反比关系。
关键词: 小麦 叶绿素酸酯a氧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和灌溉量互作对76cm等行距机采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密度与灌溉量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产量的调控效应,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方法]在新疆阿克苏棉区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设置13.5万株·hm-2(D1,低密度)、18.0万株·hm-2(D2、中密度,CK)和22.5万株·hm-2(D3,高密度)3个密度处理主区,3150 m3·hm-2[I1,重度亏缺(田间持水率的50%)]、4050 m3·hm-2[I2(CK),轻度亏缺(田间持水率的75%)]和4950 m3·hm-2[I3,充分灌溉(田间持水率的100%)]3个灌溉量处理副区,研究密度和灌溉量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棉铃时间分布、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和灌溉量的提高均能延缓花铃期后叶面积指数的下降速率.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单位面积的结铃数均增加,但经济器官的分配比例及单铃重有所降低.增加灌溉量,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经济器官分配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单铃重随灌溉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在密度与灌溉量互作条件下,D3I1的干物质快速累积量较大.进入吐絮期后,D3I1的经济器官分配比例高,使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3.48%~25.93%和1.14%~43.29%.[结论]在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下,高密度种植、重度亏缺灌溉有利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向经济器官的转移,提高单铃重、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关键词: 棉花;机械;采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空预冷结合氮气处理对新疆小白杏采后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特色品种小白杏为试材,研究了真空预冷结合N2熏蒸对小白杏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预冷结合N2熏蒸能够延缓小白杏采后果实硬度的下降,减少果实的腐烂率和减缓细胞膜透性的上升。其中N2处理2 h能有效抑制小白杏采后果实中原果胶的水解和纤维素的分解,减缓可溶性果胶的增加,显著降低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从而保持果实采后的硬度。贮藏至18 d时,真空预冷结合N2处理果实的硬度提高了40.21%,原果胶的含量提高了41.39%,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1.93%、21.03%、13.42%。综上,真空预冷结合N2熏蒸是一种提高小白杏果实采后品质的保鲜方法,可为杏贮藏保鲜和提高果实冷链物流品质提供技术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质构和感官评价方法构建绿葡萄干干燥标准及快速检测技术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绿葡萄干较高的经济价值是维持新疆葡萄产业优势地位的重要支撑,葡萄干含水率对葡萄干的色泽、营养品质、质构特性和感官品尝体验具有较大的影响,但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含水率绿葡萄干品质、质构特性和感官品尝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将定量检测技术应用到葡萄干的生产中。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葡萄干的营养品质具有一定的差异,色泽分析中绿色色泽的差异最为显著;11.9%~19.2%含水率区间内葡萄干的质构特性呈现出较好的线性上升或下降趋势;不同人群对不同含水率葡萄干的感官品尝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含水率高的葡萄干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感官评分较高,根据感官评价结果和葡萄干的贮藏特性综合评价,生产中葡萄干含水率应控制在14%~17%;对葡萄干含水率与质构指标进行拟合,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小,弹性的相对误差最小为2.91%,粘附性的相对误差最大为13.33%;含水率14%~17%的葡萄干硬度预测值分别为1349.86、1191.75、1033.64、875.53 g;以硬度为快速检测指标,快速计算葡萄干含水率、弹性、咀嚼性等指标,拟合度较高,硬度与含水率的拟合方程为y=(-0.00006x+0.2191)×100,R2值为0.9171。综上,不同含水率葡萄干的色泽品质具有较大的差异,不同人群均喜欢较高含水率的葡萄干,采用硬度值快速计算葡萄干含水率及其他质构特性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绿葡萄干的标准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