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壳聚糖澄清杨梅果酒的影响因素与效果评价
《农业工程学报 》 200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分析了果酒的pH值、含糖量及壳聚糖用量和澄清温度对杨梅果酒澄清度的影响,建立澄清度与pH值、壳聚糖用量、含糖量试验因子间的回归方程;研究确定了杨梅干酒、甜酒酒体稳定时的澄清度和壳聚糖下胶量,并分析了果酒主要理化成分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果酒的pH值、含糖量和壳聚糖用量对杨梅果酒澄清度的影响显著,温度的影响不显著;与以皂土澄清相比,以壳聚糖澄清杨梅果酒,澄清速度快,酒体稳定,对果酒的主要理化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较小;杨梅干酒和甜酒酒体稳定时的澄清度分别为91.4%和85.0%,适宜下胶量分别为50 m g/L和70 m g/L。


不同寄主尖孢镰刀菌培养滤液对黄瓜胚根萌发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对不同寄主尖孢镰刀菌培养滤液对黄瓜胚根萌发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番茄(179,F-F.1.5-031017,番茄,福州福清)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的发酵液处理的黄瓜种子的胚根重量最低,平均重量为85.00mg/10粒,黄瓜(120,F-H.6.5-030318-J4,黄瓜,漳州诏安)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发酵液处理的黄瓜种子的胚根重量最高,平均为183.33mg/10粒。不同寄主发酵滤液对黄瓜胚根重量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为甜瓜(128,F-T.1.7-030514-03,甜瓜,福州永泰)、番茄(179,F-F.1.5-031017,福州福清)和班兜(107,F-B.1.1-030221,福州建新),第二类为西瓜(134,F-X.1.7-030320-03,西瓜,福州永泰)和网纹甜瓜(144,F-T2.1.1-030616-01,网纹甜瓜,福州义序),第三类为黄瓜(120,F-H.6.5-030318-J4,黄瓜,漳州诏安)。


日本凹顶藻的活性物质对姬松茸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通过对日本凹顶藻以不同溶剂的粗提、乙醇提取物的极性分离、不同极性的薄层层析和多糖的提取,进行抗菌试验的研究,发现95%乙醇和V甲醇:甲苯为3∶1的提取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姬松茸的病原细菌活性,乙酸乙酯相对病原细菌的抑菌强于乙醇的粗提物,而水相基本无抑菌效果,乙酸乙酯相的两个带(Rf0.57、Rf0.63)浓度为0.1g/ml具有较强抗姬松茸病原细菌的活性,对假单孢杆菌抑菌圈达到19.3mm,水相层析带的抑菌活性较弱,多糖的粗提物配成0.25g/g的水溶液对姬松茸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黑曲霉、桔青霉和绿色木霉的抑菌圈分别达到10.8mm、7.9mm、5.3mm。


低温胁迫对豆科牧草圆叶决明苗期植株C、N代谢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选择豆科牧草圆叶决明进行5,10和15℃的低温胁迫,以25℃为对照(CK),在5℃下进行24,48,72,96和120 h的胁迫,来探讨低温胁迫下圆叶决明苗期植株叶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15,10和5℃胁迫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83.21%,224.02%和257.94%,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6.51%,128.11%和324.43%,水解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对照下降10.75%,39.57%和43.60%,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37%,4.92%和8.11%。5℃处理24,48,72,96和120 h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39.07%,243.64%,248.05%,252.70%和257.94%,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73%,3.37%,6.07%,6.99%和8.11%。在低温胁迫下可诱导圆叶决明植株体内启动抗寒机制,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提高可以增加细胞液的浓度,对原生质具有保护作用;而可溶性蛋白质具有强的吸水性,其含量的增加可以加强细胞的持水力,以减少原生质内结冰而伤害致死的机会,从而增强了圆叶决明植株的抗寒性。


红萍发酵过程中一些营养及理化特性的变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萍干萍、米糠等按C∶N比为25~30进行堆肥发酵,利用微生物分解红萍制作红萍有机肥。红萍发酵过程中温度迅速上升直至最高温度,然后开始下降;此时进行适时翻堆,当翻堆后温度又开始升高,然后再次下降;再次进行翻堆,温度又重复如此变化,但每次变化程度都有所不同,呈现不断加剧现象。pH值则呈不断上升趋势。不同营养成分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全N、P、K和速效P、K呈下降然后再上升趋势,速效N呈上升趋势,其含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由此可见采用此方法可以制成优质的红萍有机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