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浅议如何写好科技新闻
《科学之友(B版) 》 2008
摘要:文章立足科技媒体,阐述了记者采写科技新闻的要领,讨论了科技新闻要写出文采应遵循的原则,并从6个方面予以分析,在结合典型事例加以分析的同时,给科技媒体记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晋小豆2号高产栽培技术
《陕西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晋小豆2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柳林小豆的混杂群体中选择50多个变异单株,经过多年的系统选育而成。其具有优质稳产、抗旱耐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红小豆新品种,于2006年2月经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


亚致死剂量阿维菌素对家蚕食物利用及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质量法和酶活力测定法研究了阿维菌素3种亚致死剂量(LC5、LC10和LC20)处理对家蚕5龄幼虫的食物利用及中肠3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阿维菌素处理对家蚕5龄幼虫的生长和食物利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质量及其增加量、相对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同时伴随着取食量、相对取食量和排粪量减少,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显著降低,而近似消化率升高.阿维菌素处理的家蚕,其中肠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前期受到抑制且持续时间较长,但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逐渐恢复正常或高于对照;而海藻糖酶活性前期受抑制时间较短,随后活性迅速增强,并维持在与对照同一水平或高于对照.这些变化说明亚致死剂量阿维菌素对家蚕仍有一定的毒性,其程度随剂量的提高而增强,可导致家蚕消化系统紊乱,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对食物的利用.


种植密度与高油玉米子粒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8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在山西省开展高油玉米的育种工作,为发展高油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引进的运高油一号玉米杂交种进行试种和观测,得知种植密度对运高油一号玉米含油率的影响如下:种植密度与子粒的含油率呈"近抛物线"变化,即种植密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高油玉米子粒的含油率呈正相关关系,但当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与子粒的含油率呈负相关关系。


核桃新品种——‘金薄香4号’
《果农之友 》 2008
摘要:1选育过程‘金薄香4号’是80年代中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从新疆引入优良薄壳核桃种籽进行实生选种,经20多年选育出来的金薄香系列新品系之一。该品种于1996年、1998年、1999年先后在山西的汾西、晋城、古县、汾阳、五台、


蛱蝶科亚科间的分歧时间估计
《科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自行测定的以及GenBank收录的线粒体COI基因和核EF-1α基因序列,应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推断法及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探讨了世界蝶类最大科——蛱蝶科亚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对该科分子系统发育树各分支间的进化速率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结合眼蝶亚科、蛱蝶亚科和苾蛱蝶亚科的化石资料,获得了蛱蝶科所有12个亚科间首次分歧时间的平均估计值,为44.2~87.1 Ma.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该科的起源与进化以及估计蝶类和其他复杂类群的分歧时间.
关键词: 蛱蝶科 系统发育分析分歧时间 COI EF-1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