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期施肥对黑土和暗棕壤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长期施肥对黑土和暗棕壤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探讨土壤持续利用的培肥模式,采集了施用不同肥料28年后的黑土和暗棕壤,对黑土和暗棕壤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可显著增加黑土和暗棕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以化肥配施有机肥效果最为明显。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呈显著相关,黑土对施肥比暗棕壤对施肥更敏感。对不同土壤长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均可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蜜蜂为紫花苜蓿授粉的增产效果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为了验证蜜蜂为紫花苜蓿授粉的增产效果,2007和2008年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及周边地区进行了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土地类型和不同紫花苜蓿种植模式下,蜜蜂为紫花苜蓿授粉均能大幅度提高紫花苜蓿籽的产量;无任何昆虫授粉的紫花苜蓿不结籽;授粉过程中对蜂群实施的管理技术影响蜜蜂为紫花苜蓿授粉的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抗氮胁迫能力的筛选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水稻自身遗传特性,减少寒地氮肥施用量,为抗低氮胁迫育种提供依据,采用土培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寒地粳稻110份不同基因型种质材料进行了抗低氮胁迫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材料对低氮胁迫的抗性差异显著,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值,筛选出了抗性强的材料6个,抗性弱的材料8个。分蘖期的单株绿叶数、单株分蘖数和收获期的稻草产量、有效分蘖数、穗长、单穗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及稻谷产量性状对低氮胁迫反应敏感,可作为筛选各基因型水稻抗低氮胁迫能力的性状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地区黄瓜霜霉病菌毒力的差异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选择黄瓜抗性品种,对来自全国8个省市18个黄瓜霜霉病菌株的孢子囊长度和宽度进行研究,以期明确定黄瓜霜霉病在各地区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8个黄瓜霜霉病菌株的孢子囊存在差异,来自同一城市的菌株间差异不显著,并从供试的10个黄瓜品种中筛选出7个对不同致病菌株反应型各异,抗病感病界限明显的品种,可初步作为黄瓜霜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鉴别寄主,利用所筛选出的鉴别寄主将18个菌株分为12个致病性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龙粘3号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糯玉米又称蜡质玉米,是一种新开发的特殊玉米变异类型。因其籽粒淀粉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具有较强的粘性,通常称为糯玉米或粘玉米。糯玉米营养价值较高,其籽粒的赖氨酸含量与稻米、小麦相当,而蛋白质和油分含量则明显优于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蝴蝶兰幼嫩花梗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草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幼嫩花梗获得的无菌苗的茎尖为外植体,通过在MS和1/2 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BA、NAA、TDZ和2,4-D来筛选最佳培养基配方,从而初步建立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花梗用0.1%升汞消毒15 min效果最好。花梗腋芽启动培养基为1/2 MS+6-BA 2 mg/L+NAA 0.2 mg/L,诱导蝴蝶兰组培苗茎尖的分化培养基为1/2 MS+6-BA 6 mg/L+NAA 0.2 mg/L和1/2 MS+6-BA 5 mg/L+2,4-D 0.01 mg/L,茎尖的分化率为50%。在前一种培养基上有16.7%诱导出类原球茎,33.3%诱导出不定芽;后一种培养基上只诱导出类原球茎。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2 mg/L,类原球茎增殖倍数为4.7。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5 mg/L,生根率为98%,移栽后成活率为89.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