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2龄西伯利亚鲟消化酶活性分布

海洋渔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2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消化酶活性及分布特征。通过对5种消化器官(胃、肝脏、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中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3种消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是淀粉酶的主要分泌器官,淀粉酶活性在幽门盲囊中最高,其次是十二指肠,幽门盲囊和十二指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瓣肠(P<0.05);胃和肝脏淀粉酶活性极低,与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和瓣肠是蛋白酶分泌主要器官,胃中蛋白酶活性最高,其次是瓣肠,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幽门盲囊、十二指肠和肝脏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胃和瓣肠(P<0.05)。瓣肠、十二指肠和幽门盲囊是脂肪酶分泌的主要器官,瓣肠中脂肪酶活性最高,其次是十二指肠,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幽门盲囊(P<0.05);胃和肝脏脂肪酶活性最低,与前三者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3种消化酶的主要分泌器官不同,研究结果可为了解西伯利亚鲟的消化生理特点提供依据。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消化器官 消化酶 消化道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施BMPs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养鱼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一、引言据FAO报道,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将再增加20亿人到达96亿人,全球粮食供应因此面临巨大挑战。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不仅能消除饥饿、减少贫困、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还能增加就业、为社会创造财富。我国的人均表观水产品消费在1990-2010年期间的年均增幅为6.0%,到2010年达到35.1千克左右。然而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由于治理不善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鳟Salmo trutta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水产学杂志 2016

摘要:选择健康的体质量约为336g的褐鳟Salmo trutta 20尾,雌雄各半,在常规环境中暂养观察10d,禁食12h后,尾静脉采血,利用BT-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16项血液生理值,利用DXC800型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1项血清生化值,以建立2龄褐鳟的血液正常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雌雄褐鳟血液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血液中Mg、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及白球比(A/G)显著差异(P<0.05),说明褐鳟生理指标不受性别影响,而某些生化指标却受性别的影响。

关键词: 褐鳟 血液生理指标 血液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粤西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

海洋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基于2011年9月(丰水期)和2012年1月(枯水期)粤西近岸30米以浅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及其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41属116种,硅藻为最主要优势类群。丰水期与枯水期共有种类40种,物种相似性指数为34.48%,表明2个调查季节种类组成变化较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枯水期优势种仅1种,为金藻门(Chrysophyta)的球形棕囊藻(Phaeoecystis globosa),优势度高达0.496;丰水期优势种有4种,其中以硅藻门的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优势度较高(0.249)。浮游植物丰度表现出时间和空间异质性,丰度总体呈现近岸站位高于离岸站位,此外,丰水期浮游植物丰度湛江沿岸站位高于其他调查站位,枯水期浮游植物丰度则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总体而言,枯水期浮游植物丰度比丰水期高。群落结构多样性为枯水期西南部海域明显低于东北部海域,丰水期站位间多样性无明显变化规律,相比之下,丰水期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丰度与p H、悬浮物呈正相关,与丰水期水温和枯水期盐度呈负相关。

关键词: 粤西近岸海域 浮游植物 丰度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eptin基因在团头鲂成鱼各组织和早期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团头鲂leptin及其相关基因—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tin-R)和瘦素受体重叠转录产物类似物1基因(leptin receptor overlapping transcript like-1,leprotl-1)在胚胎发育早期及成鱼各组织的表达量。结果显示,3个基因在团头鲂成鱼所有检测组织中均有所表达,表明3个基因在团头鲂机体中具有多重生理功能。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leptin-R和leprotl-1基因在胚胎阶段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一致,而leptin在破膜后5d前一直处于较低并呈波动性变化;出膜后12d时leptin-R和leprotl-1基因表达量均达到了峰值,而leptin基因从破膜后第5天开始表达量持续上升,在第15天到达峰值,表明3个基因可能涉及到胚胎发育早期阶段的能量调控。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3个基因在团头鲂胚胎发育早期中的表达均为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关键词: 团头鲂 leptin基因 leptin-R基因 leprotl-1基因 早期发育 组织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非鱼精养池塘陆基微循环工厂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陆基微循环生态养殖技术对5个尼罗罗非鱼池塘的节水节能效果、水质影响与机理和养殖效益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83 d养殖周期内,陆基微循环生态养殖技术试验组的平均日换水率为1.4%,比对照组节水减排74.7%(P<0.01);试验组主要水质因子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与对照组相比除p H和NO3-浓度无显著差异外,Tur、TAN、NO2-、COD等浓度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同时,蓝藻相对密度较小(P<0.01)。与对照组养殖池塘相比,试验组的出池体重、净产量、生长速度分别高13.8%(P<0.05)、38.7%(P<0.01)和14.4%(P<0.05),饲料系数降低12.3%(P<0.05),净增利润1.4397万元/hm2。结果表明,罗非鱼精养池塘陆基微循环工厂化生态养殖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减排、环保与节能效果,同时还兼备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和易于推广等优点,是为一种生态健康高效的精准池塘养殖模式。

关键词: 罗非鱼 精养池塘 循环工厂化养殖技术 节水 节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标准体系“十二五”回顾与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旨在完善中国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标准体系为例,分析中国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现状。具体回顾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标准体系"十二五"工作,阐明了在争取科研项目,积累科研成果,构建交流平台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在项目申请、能力建设、成果集成、交流合作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标准体系 “十二五” 标准 检测 认证 风险评估 科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能抑制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反硝化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

中国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肠道内容物中分离筛选出具有反硝化能力并拮抗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芽孢杆菌好氧菌株,并对其中拮抗性最强的1株芽孢杆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进一步研究其最适生长条件、水解淀粉和蛋白的能力,并进行菌株药物敏感试验及安全性检测。经鉴定,筛选出的菌株(命名为NY 5)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在反硝化性能检测培养基中接种1%的NY5菌液后,对50 mg/L的亚硝酸盐氮12 h去除效率达到100%;对本实验室保存的21株不同来源的无乳链球菌均有拮抗作用,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6.67±3.00)mm。NY 5在温度为25~40℃、盐度为0~40、pH为5~9的环境中生长较好。同时NY 5还具有水解酪蛋白和淀粉的功能。NY 5菌株对多数抗生素敏感,对少数检测抗生素(青霉素G、麦迪霉素、头孢唑啉等)耐药。在水体中NY5菌液浓度为2.0×10~7 CFU/mL,以及在注射200μL2.0×10~6 CFU/mL浓度NY 5菌液的条件下,体重为(6.0±1.1)g的罗非鱼均未出现死亡及其他异常现象。综合上述结果,证明筛选出的NY 5菌株为蜡样芽孢杆菌。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芽孢杆菌 拮抗 反硝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南京江段长颌鲚生境履历的反演

水产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EPMA),对2009年和2014年采自长江南京段的长颌鲚耳石微化学进行了研究,反演了其生境履历。结果显示,这些长颌鲚耳石上元素Sr/Ca值的动态可分为两类。一类Sr/Ca值出现显著波动,不仅具有对应淡水生境的低值(1.87±0.36),而且有对应于河口半咸水生境的较高值(4.80±0.80),甚至出现了外海高盐度生境的高值(7.85±0.57),反映了溯河洄游的生境履历特征。另一类Sr/Ca值稳定3.0以下(14NJC09和14NJCE10),仅反映出在淡水生境中生活的履历。上述结果均得到了耳石Sr面分布的验证。上述"反演"的结果首次发现,传统上认为的一定是溯河洄游的长颌鲚,也可能存在有淡水定居个体。单纯利用上颌骨的长短并不能作为有效判别长江刀鲚资源群体中溯河洄游个体和淡水定居个体的标准。

关键词: 长颌鲚 微化学 生境履历 洄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月龄卵形鲳鲹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海洋渔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分别测定其全长(TL)、体长(SL)、头长(HL)等11个形态学指标和体质量(BW)。分别计算形态性状测量值和体质量数值之间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分析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关联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卵形鲳鲹被测量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相关系数皆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通径分析中,3月龄卵形鲳鲹仅全长、体宽、体高和尾柄高的形态性状测量值对幼鱼体质量数据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可将其确定为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其中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P_2=0.493 6);决定系数分析显示,全长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最大,达到24.39%。卵形鲳鲹的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性状的相关指数大小为R~2=0.888 1,说明该被选性状是与体质量关联的主要性状。设全长(X_2)、体高(X_3)、体宽(X_4)和尾柄高(X_(10))为自变量,设体质量(Y)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32.217 8+0.252 4X_2+0.378 2X_3+0.440 8X_4+0.634 1X_(10),回归预测的估计值与实际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故该方程可被用于卵形鲳鲹的实际生产。本研究可为卵形鲳鲹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测量指标。

关键词: 卵形鲳鲹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