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陶氏太阳海星的营养评价

农产品加工 2016

摘要:通过对黄海海域陶氏太阳海星进行营养评价发现,陶氏太阳海星的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含量分别为17.2%,11.8%,1.6%,64.4%;其氨基酸中甘氨酸含量最高(4.69%),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1.16%,赖氨酸含量为1.28%,F值为2.14,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亮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是139;无机元素中硒含量3.5 mg/kg,有害元素含量达到GB 18406.4—2001的限量上限。结果表明,陶氏太阳海星营养价值比较高,具有一定的药用、食用、饲用价值。

关键词: 陶氏太阳海星 氨基酸 无机元素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地理来源草鱼群体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摘要:[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估10个不同地理来源草鱼群体(佛山群体、肇庆群体、荆州群体1、荆州群体2、荆州群体3、鄂州群体、益阳群体、长沙群体1、长沙群体2和江苏群体)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方法]以该10个群体为亲本构建了15个杂交组合进行同塘生长对比。对4月龄、7月龄、8月龄、10月龄、12月龄、15月龄和18月龄的杂交组合后代的体质量进行测量。以4月龄体质量为协变量,运用协方差分析对不同杂交组合后代进行生长性能分析。[结果]在18月龄时荆州群体2♀×佛山群体♂杂交组合后代平均体质量最高,为1 892.90 g,比其他杂交组合平均体质量分别高3.51%~32.36%。经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荆州群体2♀×佛山群体♂和荆州群体1♀×佛山群体♂杂交组合后代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P<0.05)。[结论]生产上,应用这2个具有生长优势的组合生产优质苗种进行推广,可大幅度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另外该结果可为快速生长草鱼核心群体的确定奠定基础。

关键词: 草鱼 杂交 体质量 生长性状 协方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PS委员会第65次例会参会情况——我国对美国鲶形目鱼类强制检验措施提出贸易关注

中国水产 2016

摘要:世贸组织卫生与植物卫生(WTO/SPS)委员会第65次例会于2016年3月15-17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此次例会由商务部组团,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卫生计生委代表参团,共9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我国在大会上对美国鲶形目鱼类强制检验措施提出具体贸易关注,并就此议题与越南开展了双边磋商。相关情况如下。自2008年起,美国开始筹划鲶鱼及其产品监管的区别对待,我国已多次在SPS例会上对此提出具体贸易关注。2015年12月,美国通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菱鲆生长性状相关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多家系验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在多家系群体中进一步验证与大菱鲆生长性状紧密关联的SNP位点,本研究以QTL定位作图筛选获得的100个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生长性状相关的候选单核苷酸多态(SNP)位点为基础,利用飞行质谱法,在4个大菱鲆家系群体中进行基因分型,并与体重、体长2个生长性状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对关联显著的位点,统计位点在家系群体中的多态性,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根据显著位点所在基因序列信息,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对匹配到的基因功能进行初步探讨。关联分析发现,有9个SNP位点与生长性状关联显著(P<0.05)。9个位点中,4个位点与体重关联显著(P<0.05),7个位点与体长关联显著(P<0.05),其中,SNP51和SNP111与体重和体长2个性状均关联显著(P<0.05)。SNP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发现,观测杂合度在0.126~0.719之间(平均为0.387),期望杂合度在0.118~0.501之间(平均为0.338);9个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267,属于中度多态性位点;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显示,9个位点中有5个位点偏离平衡。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发现,标记间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单倍型CTTGT和CTTGA是2个主要的单倍型,单倍型频率分别为26.8%和25.9%。根据关联显著SNP位点所在的序列信息,在NCBI数据库比对分析后发现,COL11A1和Notch1基因可能是与大菱鲆生长性状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本研究结果将推进大菱鲆生长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为下一步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更多的标记基础。

关键词: 大菱鲆 生长性状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单船艏艉锚泊锚缆力研究

水道港口 2016

摘要:文章以275HP拖网渔船为代表船型,对外环境荷载因素作用下,港内单船艏艉双锚锚泊条件展开物理模型试验模拟研究。分析了船艏艉锚缆力随不规则波波高、波周期以及风速、流速的变化规律及其受锚泊水域水深、载重条件的影响;以港内渔船受外部环境荷载沿90°方向横向作用时的最不利锚泊受载状态为控制条件,结合量纲分析方法,依次给出纯浪不规则波作用、波浪与风荷载组合作用及波浪与水流荷载组合作用条件下船艏、艉锚缆拉力的估算经验公式,并以物模试验实测锚缆拉力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确定系数,从而为港内渔船锚泊泊稳参数的界定及实际工程设计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艏艉双锚锚泊 渔船 锚缆力 计算公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镁不影响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as)幼鱼的生长及鱼体镁含量

渔业科学进展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以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向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53、3.57、5.61、7.65、9.69 g/kg Mg SO4·7H2O,配制镁含量分别为186、350、542、735、950、1220 mg/kg的6种实验饲料,用于饲养初始体重为(28.0±2.5)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as)为56 d,每组设3个重复,实验在流水系统中进行,水体镁的含量为1220 mg/L。结果显示,不同水平的饲料镁对鲈鱼幼鱼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水平的饲料镁对鲈鱼幼鱼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及肥满度(CF)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镁对鲈鱼幼鱼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镁对鲈鱼幼鱼肌肉、脊椎骨及血清镁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鲈鱼幼鱼可以从海水或基础饲料原料中吸收的镁足够满足自身对镁的需求,因此,不需要在饲料中额外补充镁。

关键词: 鲈鱼 生长性能 鱼体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低温冷冻对俄罗斯鲟精子顶体酶活性及DNA损伤的影响

海洋渔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6 ind健康的雄性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经人工催产后获得成熟的精子,研究超低温冷冻(-196℃)对俄罗斯鲟精子顶体酶活性及DNA损伤影响。结果显示:俄罗斯鲟鲜精中顶体酶的平均活性为(36.18±2.54)μIU·10-6,经过超低温冷冻后,精子顶体酶活性显著降低,添加抗冻保护液精子中顶体酶活性降至(21.55±0.79)μIU·10-6,未添加抗冻保护液精子中顶体酶活性降至(9.58±1.08)μIU·10-6,且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俄罗斯鲟鲜精彗星率为(37.33±7.77)%,添加抗冻剂后冻精的彗星率为(63.67±5.13)%,未添加抗冻剂直接冷冻彗星率高达(86.00±3.61)%,三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用CASP分析软件分析测量彗星拖尾长度(L tail)、彗星尾部DNA的相对含量(Tail DNA)、尾动量(TM)、Olive尾动量(OTM)等各项表征DNA损伤的指标,发现冻精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鲜精组,未添加抗冻剂直接冷冻组又高于添加抗冻剂组,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超低温冷冻能导致精子顶体酶活性下降和DNA损伤,抗冻剂对精子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超低温冷冻 俄罗斯鲟 精子 顶体酶活性 DNA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糖种类及糖水平对松浦镜鲤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糖种类及糖水平对松浦镜鲤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以酪蛋白和鱼粉为主要蛋白质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葡萄糖和淀粉分别为糖源,配制糖水平分别为25.0%和50.0%的4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选用初始体重为(8.30±0.15)g的松浦镜鲤42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4组试验鱼饲喂2种糖类型和2种糖水平的4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低淀粉(LS)组、高淀粉(HS)组、低葡萄糖(LG)组和高葡萄糖(HG)组。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HS组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HG组和LG组(P<0.05);HG组和LG组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LS组(P<0.05)。HG组的前肠皱襞高度显著低于LG组(P<0.05),中肠皱襞高度显著低于LS组(P<0.05),后肠皱襞高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前肠、中肠和后肠肌层厚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HG组的前肠和中肠皱襞宽而短,皱襞密度低于LS组和LG组。HS组和HG组的肝细胞膜破裂,出现空泡现象。综上,含50%淀粉的饲料可增加松浦镜鲤肠道消化酶活性,含50%葡萄糖的饲料则会降低肠道皱襞高度,且饲料糖水平为50%时对松浦镜鲤肝脏组织结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松浦镜鲤 葡萄糖 淀粉 肠道形态 肝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中游洪湖至宜昌江段鱼类空间分布特征的水声学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了解长江中游洪湖至宜昌江段鱼类时空分布变化,于2014~2015年的秋季、春季和夏季,使用Simrad EY60鱼探仪对该江段的鱼类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3次水声学调查。结果表明:鱼探仪探测获得的鱼类回波信号与湖底反射信号的图像均比较清晰,且图像的背景噪声较小,长江干流的鱼类多以个体形式进行活动,探测时未发现鱼群。夏季鱼类目标强度(TS值)最高(–47.2±8.6)d B,春季鱼类TS值最低(–60.0±6.4)d B,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3个季节的鱼类TS值差异极其显著(P<0.01);3个季节该江段鱼类资源水平分布不均匀,鱼类最大密度分别为63.7 ind./1 000 m3(秋季)、141.4 ind./1 000 m3(春季)和266 ind./1 000 m3(夏季),且3个季节鱼类水平分布差异极显著(F=151.08,P<0.01);垂直水层方向上,3个季节的鱼类密度均表现出相同的分布特征,即表层>中层>底层,各水层3个季节之间的鱼类密度存在极显著性差异(df=2,P<0.01);在方差齐性下,采用LSD方法对3个季节各水层之间鱼类密度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秋季仅表层与底层之间鱼类密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春季表层与中层、中层与底层之间鱼类密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夏季表层、中层和底层两两之间鱼类密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江段鱼类时空分布差异与鱼类的越冬、索饵、产卵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长江中游 鱼类资源 时空分布 水声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重压力下近海生态系统可持续产出与适应性管理的科学基础

中国基础科学 2016

摘要:本项目围绕"多重压力影响下近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典型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机理"和"典型生态系统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多重压力的响应"这2个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多重压力对近海生态系统产出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预测的水平,为实现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产出与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项目选择东海陆架与山东半岛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食物网的相互作用为主线,紧扣2个科学问题开展了以下3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多重压力对近海典型生态系统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调控作用、东海陆架缺氧区生态系统的功能对多重压力的响应过程和近海典型增养殖区的食物生产对多重压力的适应性响应机制。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海洋生态系统多学科交叉与整合研究队伍的能力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近海生态系统数据系统和资料共享平台。

关键词: 生物地球化学 生态系统 东海 长江口莱州湾 桑沟湾 可持续食物产出 适应性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