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220条记录
胡萝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对34份胡萝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探明各材料间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及其分类,为进一步利用和创新品种提供参考信息。结果表明,20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39个DNA片段,其中99条带表现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76.74%,对其进行数据化处理后聚类,34份胡萝卜材料可划分为5个类群。材料的归组与根形、根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胡萝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葱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大葱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动态。结果显示,随着大葱的生长,可溶性糖呈现低-高-低-高的变化规律,但不同材料的变化有差异。日本品种假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幅度不大。而地方品种胭脂红、托县孤葱在采收时假茎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假茎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高-低-低-高的趋势。定植30 d后假茎蛋白质含量最高,以后随着生长、发育,蛋白质含量逐步下降;到采收期假茎内蛋白质含量又在积累,葱叶中蛋白质含量变化与假茎相似。大部分材料定植后随着大葱的生长发育,假茎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近采收期达到最大值。不同材料葱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随着生长发育呈现低-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葱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远远低于假茎。

关键词: 大葱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游离氨基酸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对胡萝卜储藏器官糖代谢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水分胁迫对胡萝卜储藏器官糖代谢的影响,为缺水地区科学栽培胡萝卜提供理论依据,以栽培胡萝卜品种"向阳二号"的6叶期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条件下胡萝卜储藏器官对葡萄糖、果糖、蔗糖及淀粉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蔗糖水平明显降低,胁迫程度越大,蔗糖水平越低,而葡萄糖和果糖水平却随之提高。淀粉含量的变化也是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减少的,其中木质部中淀粉含量的变化要比韧皮部中的大。

关键词: 胡萝卜 水分胁迫 储藏器官 糖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毛囊结构及形态发生过程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绒山羊毛囊的组织结构及毛囊形态发生变化过程,为研究绒山羊绒毛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制作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胚胎皮肤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绒山羊的毛囊结构同其它动物一样,由毛球、连接组织鞘、外根鞘、内根鞘和毛干几部分组成。在胎龄55~65d毛囊开始发生形成毛芽;胎龄135d,大多数初级毛囊和一部分次级毛囊发育基本成熟;次级毛囊是初级毛囊的一个分支。【结论】了解了绒山羊毛囊的结构组成及毛囊从发生到发育成熟的整个形态变化过程,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绒山羊 毛囊 结构 形态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5N1亚型AIVNS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7 CSCD

摘要:根据已测得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S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NS1U/NS1L,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该毒株的NS1基因。将酶切处理后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通过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鉴定出了NS1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子。转化BL2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成功表达出大小约45.0kD的NS1融合蛋白,表达产物主要存在于包涵体中。用West-ern-Blotting证实重组融合蛋白可以特异性地被标准阳性血清所识别。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非结构蛋白 克隆 表达

氮肥品种对春小麦硝酸盐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永良4号为实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化学分析、生物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施用尿素、硝铵、碳铵3种氮肥品种对春小麦硝酸盐含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品种的氮肥均显著提高了全株特别是茎叶的硝酸盐含量及累积量,不同氮肥品种之间对籽粒硝酸盐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施用硝酸铵并没有提高籽粒硝酸盐含量。硝态氮含量在生育前期极高,到后期迅速降低,成熟期时籽粒中分布已经很少,远低于绿色食品规定的标准。

关键词: 氮肥 品种 春小麦 硝酸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组培快繁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菜8个品系种子、幼苗的茎节、茎尖、叶片(带叶柄)、腋芽等作外植体,对甜菜快繁、植株再生以及再生植株的移栽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在 MS+6-BA 0.8~1.5mg/L+NAA 0.2~0.3mg/L 培养基上,诱导效果最佳,而且幼苗生长健壮。生根培养在 MS+NAA 1.0~1.5mg/L 或 MS+NAA 1.0~1.2mg/L+IBA0.2mg/L 上,生根率可达85%以上,且根系发达,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建立了甜菜组培快繁及植株再生的技术体系,同时该再生体系可作为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

关键词: 甜菜 组织培养 快繁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丹草杂交种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CSCD

摘要: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一年生新型饲用作物高丹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单株鲜重及其它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而且还对高丹草的6个杂交种进行了灰色评判。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同一性状与单株鲜重的关联度不同,同一组合内的不同性状与单株鲜重的关联度也不同,其关联度顺序为:茎粗(r=0.809)>分蘖数(r=0.789)>叶/茎(r=0.752)>叶宽(r=0.725),叶长(r=0.725)>穗长(r=0.694)>叶片数(r=0.639)>小穗数(r=0.638)>株高(r=0.632)>生育期(r=0.607);在6个杂交组合中,皖草2号和2003-GB为较好的饲用作物组合,其余4个为一般组合,在高丹草生产中可推广皖草2号和2003-GB。

关键词: 高丹草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阴山北麓退耕地不同植被群落生态效应的长期定位试验初报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对建立在内蒙古阴山北麓武川县境内的一个不同退耕植被群落长期定位试验田进行了介绍,对此长期定位试验近年来进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初报,并结合近期研究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合理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阴山北麓 植被恢复 定位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向日葵品种改良进展及其与国外的差距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综述了中国向日葵品种改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中国向日葵在品种改良上与国外存在的差距,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建议。

关键词: 向日葵 品种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