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青菜及甘蓝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动态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量测定的LC-MS方法,并用于青菜及甘蓝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动态研究。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石墨化碳去除色素后,用LC-MS法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最小检出量为0.5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样本添加浓度0.01mg/kg、0.05 mg/kg、0.50 mg/kg,回收率为71.4%~93.2%,变异系数1.58%~8.98%。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青菜和土壤中半衰期分别为1.3 d和2.0 d,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0d和1.2 d。在以1%甲维盐337.5 g/hm2、5%甲维盐162.0 g/hm2高剂量施药处理的青菜、甘蓝中,最终残留低于最大残留限量(0.05 mg/kg)。
关键词: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青菜 甘蓝 残留分析


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障碍度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了江苏省15个省级生态农业县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生态、社会角度筛选了23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障碍因素诊断法,对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进行诊断,归纳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针对限制因素,分别提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对策,为江苏省下一阶段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发展思路。


杀虫剂18种单剂和10种复配剂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活性差异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褐飞虱和灰飞虱对1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同时测定了10种稻田后期常用复配剂在2种飞虱间的增效作用及毒力差异。结果表明氟虫腈、毒死蜱、阿维菌素、烯啶虫胺、噻虫嗪杀虫剂对2种飞虱的毒力较高,LC50值为0.11~1.51 mg/L;供试的吡虫啉和噻嗪酮系列复配剂对褐飞虱都有增效或相加作用,但相同配比下吡虫啉与仲丁威、噻嗪酮与毒死蜱、噻嗪酮与混灭威、噻嗪酮与甲萘威、噻嗪酮与速灭威复配,对灰飞虱表现为拮抗作用;10个复配组合对灰飞虱的毒力均低于或显著低于褐飞虱。研究结果为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褐飞虱和灰飞虱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灰飞虱 褐飞虱 杀虫剂 敏感性 增效作用 化学防治


太湖蓝藻发酵后沼渣和沼液的肥效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无锡夏季蓝藻暴发期间打捞出的蓝藻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为原料,研究其作为有机肥施用的肥效。设置5个盆栽试验处理:2008年发酵沼渣沼液(处理A)、2007年发酵沼渣沼液(处理B)、新鲜蓝藻(处理C)、化学肥料(处理D)及空白对照(CK),以小白菜为试验植物。结果表明,蓝藻发酵沼渣沼液处理的小白菜株高和产量均有显著提高,并且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国家规定的4 mg/kg,VC含量相对于化肥处理有显著提高。施用蓝藻发酵液和新鲜蓝藻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酸碱缓冲能力提高。施用处理A和处理C土壤C/N比下降。


耐盐蔬菜海蓬子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均耕地面积迅速减少,使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受到制约。目前,利用"洁净"的滩涂资源,引种可直接用海水浇灌的海蓬子等耐盐蔬菜,发展耐盐蔬菜产业,这种不与淡水争资源、不与良田争土地、基本没有农业污染且对盐碱土有修复作用的特色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