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浅谈新形势下农业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山西农经 2015

摘要:科研管理最核心的职责是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提高创新活力与效益。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相关措施的出台与实施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但科研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科研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加强经费投入、科研协作、评价机制和农业科技推广等管理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 科研管理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广谱抑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贵州剑河采集的传统自然发酵豆酱中分离筛选具有广谱抑菌效果的乳酸菌,并进行肠道益生特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抑菌试验分离筛选得到菌株DJ-04,对其进行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胆盐耐受性和渗透压耐受性的研究,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 RNA鉴定。【结果】菌株DJ-04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p H值为2.5的人工胃液中处理3 h活菌数达到107 CFU/m L以上;在人工肠液中处理3 h活菌数达到108 CFU/m L以上,对人工胃肠液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能耐受一定浓度的牛胆盐,在质量浓度0.2 g/100 m L的牛胆盐环境中活菌数可达到107 CFU/m L;具有较高的渗透压耐受能力,在Na Cl质量浓度为10 g/100 m L的液体MRS中培养24 h后,活菌数仍在107 CFU/m L以上。经鉴定,DJ-04为植物乳杆菌。【结论】植物乳杆菌DJ-04具有良好的人工胃肠液耐受性以及耐胆盐和耐渗透压能力,具有肠道益生菌的潜能。

关键词: 抑菌 人工胃肠液 胆盐 渗透压 耐受性 植物乳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Cry1F毒素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初步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扩增的Tomlinson I噬菌体抗体库进行3轮特异性富集,挑取单菌落,采用ELISA、PCR及测序比对分析鉴定阳性噬菌体单链抗体(sc Fv);以宿主替换的方式将阳性噬菌体sc Fv基因导入Escherichia coli HB2151中进行可溶性表达,sc Fv过柱纯化后,建立针对Cry1 F毒素的IC-ELISA检测方法。以Cry1 B、Cry1 C、Cry1 Ab、Cry1 Ac作为竞争抑制物,分析sc Fv的特异性,以Cry1 F毒素在玉米中的添加回收试验评价检测方法的实用性。结果显示,从第3轮富集库中筛选到了11株具有Cry1F毒素结合活性的噬菌体sc Fv菌株,经PCR鉴定都含有目的条带,对其中2株(H1、G9)进行测序,证实为人源化的sc Fv。选取G9号阳性噬菌体sc Fv进行可溶性表达,纯化后收集到的sc Fv浓度为256μg/ml。建立的IC-ELISA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IC10)为5.99 ng/ml,抑制中浓度(IC50)为0.410μg/ml,线性检测范围(IC20~IC80)为0.107~0.713μg/ml。sc Fv(G9)对Cry1B、Cry1C具有一定结合活性,交叉反应率分别达到了20.92%和15.59%,但不识别Cry1Ab和Cry1Ac,交叉反应率均低于0.1%。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c Fv(G9)建立的IC-ELISA检测方法稳定性和重复性都比较好。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Cry1F毒素 单链抗体 酶联免疫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共生菌Wolbachia在不同种群灰飞虱中的感染及对宿主生殖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实验室内饲养的3个灰飞虱地理种群(云南楚雄、江苏南京、江苏建湖)共生菌Wolbachia的感染情况以及Wolbachia对灰飞虱生殖的影响,首先利用PCR技术对这些种群的Wolbachia进行检测,发现所有种群均感染了Wolbachia,楚雄、南京、建湖种群的感染率分别为91.5%、66.1%、84.0%。接着用Wolbachia的ws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从3个地理种群中都扩增出1段599 bp的基因片段,通过测序发现这3个种群的Wolbachia具有完全相同的wsp基因序列,同属于Con株系。最后,在严格的试验条件下对建湖种群的灰飞虱进行了杂交试验,结果表明:Wolbachia对灰飞虱生殖表现出高强度的单向胞质不亲和;Wolbachia可能对宿主生殖具有负面影响;另外,研究还发现亲本双方全部感染Wolbachia时,其子代感染率仅为82.14%,Wolbachia的卵传率未达到100%,这可能与Wolbachia在灰飞虱种内的垂直传播有关。

关键词: 灰飞虱 Wolbachia 感染率 生殖力 胞质不亲和 地理种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小麦草谷比及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了明确江苏省小麦秸秆资源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对江苏省13个春性和19个半冬性小麦品种的秸秆资源进行调查,将秸秆从基部向上依次截取4段长度为5 cm的秸秆,剩余部分为第5段(分别用0~5、>5~10、>10~15、>15~20和>20 cm表示),对穗部单独进行脱粒处理,分别进行烘干称质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品种类型和产量水平对小麦草谷比以及不同部位秸秆质量占秸秆总质量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性品种草谷比极显著低于半冬性品种(P<0.01),春性品种草谷比平均为1.05~1.07,半冬性品种草谷比平均为1.38~1.40。2种生态型小麦品种的草谷比均呈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趋势,春性品种草谷比变化范围为0.96~1.42,半冬性品种草谷比变化范围为1.21~1.77,但年际间有所不同。2010—2011年,在中低产水平(4 000~6 250 kg·hm-2)条件下2种类型小麦品种草谷比显著大于超高产水平(>8 500 kg·hm-2,P<0.05);而在2012—2013年,2种类型小麦品种草谷比在各产量水平间皆无显著差异。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秸秆在空间分布上有所不同,就0~5、>5~10、>10~15、>15~20和>20 cm以及穗轴颖壳6个部位秸秆质量占植株秸秆总质量的比例而言,春性品种依次为8.00%、7.06%、6.64%、6.57%、48.00%和23.75%,半冬性品种依次为10.11%、8.07%、7.39%、7.06%、44.53%和22.85%。当籽粒产量区间为>4 750~8 500 kg·hm-2时,随产量的增加,植株从下至上各个部位秸秆质量占秸秆总质量的比例总体没有显著变化,而超高产水平(>8 500 kg·hm-2)时穗轴颖壳质量占秸秆总质量的比例显著低于较低产量水平(4 000~4 750 kg·hm-2,P<0.05)。江苏省小麦草谷比和麦秸空间分布受品种生态类型和籽粒产量水平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小麦 草谷比 秸秆资源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边界病病毒E2蛋白质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边界病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是导致绵羊和山羊繁殖障碍的重要病原。为了建立检测BDV特异抗体的ELISA方法,本研究将BDV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并构建重组表达菌,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质。以纯化的重组表达蛋白质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r E2-ELISA)检测方法。通过反应条件优化,确定抗原包被浓度4.0μg/ml;封闭液为20 g/L BSA;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50,孵育1 h;二抗最佳稀释倍数为1∶30 000,作用45 min;以TMB为底物显色10 min。用该ELISA方法检测瘟病毒属的CSFV、BVDV阳性血清,结果均为阴性。对187份山羊血清样品进行临床检测,与Svanova试剂盒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为76.25%,总符合率为74.87%;上述检测方法同时与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Western blot结果与r E2-ELIS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79.55%,高于与Svanova试剂盒检测的符合率(72.73%)。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可适用于临床BDV血清样品的抗体检测。

关键词: 边界病病毒 E2蛋白质 间接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字花科根肿病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总结了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病原菌的分化、生物学特征、侵染方式、侵染症状、检测技术以及根肿病病害发生规律、抗病育种和防治方法,并展望了我国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十字花科 根肿病 根肿菌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丽轮枝菌菌核型菌株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微菌核发育异常突变体的筛选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发育的分子机理,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建立了包含2 000个转化子的大丽轮枝菌菌核型菌株V08DF1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并在查氏、查氏-根或PDA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各转化子的菌落形态。从中筛选出130个菌落特征与野生型菌株V08DF1有明显差异的突变体菌株,其中14个突变体菌株为微菌核发育受阻。对这14个微菌核发育异常的突变体菌株进行T-DNA插入的PCR验证,均能扩增到潮霉素抗性基因,Southern杂交显示其中7个为单拷贝插入,5个为双拷贝插入,2个为三拷贝插入,表明T-DNA已经成功整合到这些突变株的基因组DNA中。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大丽轮枝菌 突变体库 微菌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草次酸脂质体对OVA免疫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观察甘草次酸被脂质体包封后其免疫增强作用的变化,选取10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含有甘草次酸脂质体(GAL)、甘草次酸(GA)、空白脂质体(BL)和油佐剂(OIL)的卵清蛋白(OVA)免疫小鼠。采用ELISA法测定用OVA免疫的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 G及细胞因子IL-2,IFN-γ的浓度变化;采用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表明,GAL能显著增加Ig G,IL-2和IFN-γ的浓度,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且效果好于GA,BL或油佐剂。表明GA经脂质体包封后,二者可协同增强免疫。

关键词: 甘草次酸脂质体 小鼠 免疫增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相关病原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畜牧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中国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采自江苏、安徽及浙江等地猪场的125份健康猪样品和261份发病猪样品分别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输血性传播病毒(TTV)和类猪圆环病毒P1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PCV2、PRRSV、PPV、TTV1、TTV2和P1的阳性率分别为39.38%、21.76%、3.11%、15.80%、16.32%和10.10%,其中混合感染主要存在于PMWS的发病猪群,以PCV2与TTV2(15.32%)和PCV2与PRRSV(11.87%)的混合感染为主。结果表明,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普遍存在PMWS相关病原的混合感染现象,加大了PMWS相关病原的防控难度。

关键词: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多病原混合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