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日光温室西葫芦不同留花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08 CSCD
摘要:为了减少化瓜,降低畸形瓜率,提高西葫芦的产量,试验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西葫芦品种东葫2号进行了不同留瓜数处理,研究各处理对瓜膨大速度,单株结瓜数、商品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平均每两个节位留一个雌花)和处理2(平均每三个节位留两个雌花)产量都较对照(不去除雌花)显著增加,处理2比处理1产量高,但商品率显著低于处理1,因此处理1是日光温室西葫芦生产中比较理想的留瓜模式。


忻州市鲜食甜糯玉米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08
摘要:阐述了山西省忻州市鲜食甜糯玉米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其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制约发展的因素和产业发展具备的优势及发展对策。


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
《中国种业 》 2008
摘要:1严把亲本种子的质量亲本种子的纯度,直接影响到杂交种子的质量。因此,把好亲本种子质量关是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首先,要加强育种单位原原种的审定管理,审定通过的新品种应当具备比已推广的品种高产、


除草剂对小麦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及品质的调控效应
《小麦研究 》 2008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4种除草剂(2,4-D丁酯、巨星、世玛和骠马)对2个小麦品种(临优145和临汾138)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4-D丁酯使小麦灌浆期间旗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一直较低,千粒重和籽粒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巨星使灌浆前期的SPAD和Pn较高而中后期快速下降,灌浆持续时间缩短,产量与对照相近;世玛使灌浆前中期SPAD值和Pn较低但后期下降缓慢,灌浆持续时间延长,千粒重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骠马对光合特性和产量影响较小。2,4-D丁酯和骠马使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率、评价值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稳定时间延长,而形成时间与对照相近;巨星和世玛处理的品质指标大多低于或接近对照。研究发现,除草剂通过调控旗叶光合特性和灌浆进程来影响千粒重和籽粒产量,且除草剂和品种间存在差异;2,4-D丁酯虽能明显改善小麦品质但却显著降低籽粒产量,骠马使小麦品质特性改善的同时也使籽粒产量有所提高,世玛虽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却使品质特性变差。


马铃薯新品种晋薯17号选育
《中国马铃薯 》 2008
摘要:1选育过程原品种名称同薯21号,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8年用晋薯7号作母本,7xy.1×R22-3-13作父本杂交,1999年培育实生苗选择单株,编号SE-11,2000年进入株系圃,2001年升入品鉴圃,2002~2003年进行品比试验,2004年进行试验推广。2005、2006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区域试验,2006同时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


优质菜粮兼用大豆新品种晋豆38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08
摘要:1选育过程晋豆38号(晋审豆2008003)原名忻(毛)豆2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育种二室——鲜食毛豆课题组通过对日本"黄粒NP(原)-5"与"极早生枝豆"杂交,南繁加代、系谱法选育,于2004年育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