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38条记录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长玉19”

中国农业信息 2008

摘要:品种来源:长玉19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玉米单交种。200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06015。特征特性:长玉19生育期126天,中晚熟。苗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与披碱草的杂交亲和性及杂种F_1的育性研究

陕西农业科学 2008

摘要:以小偃麦为对照,将小麦属不同种与披碱草(Elymus chinensis)进行了杂交,观察了各组合杂交结实性,结果表明:小麦属不同种和小偃麦同披碱草杂交,杂交亲和性存在显著的差异。小麦属不同种与披碱草杂交当代结实率低,出苗差,难以成功。以中间型小偃麦与披碱草作为桥梁亲本获得三属杂种的结实率较高,平均为18.13%。F1自交穗结实为2.608,B1 F2回交结实率为77.48%。

关键词: 冬小麦 小偃麦 披碱草 三属杂种 结实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药对家蚕(Bombyx mori L.)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农药对家蚕的影响对综合评价农药的生态效应与合理使用农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食物利用方面综述了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从生理代谢、组织器官亚显微结构和培养细胞方面介绍了亚致死效应产生的机制,并结合杀虫剂对其它鳞翅目昆虫亚致死影响方面的研究结果对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今后加强研究的重点。总的来说,亚致死剂量农药的胁迫可使家蚕幼虫眠性不齐,眠蚕体重和蛹重减轻,发育历期延长,严重者结茧(上蔟)时间推迟,且吐丝营茧功能失常,最终导致蚕茧质量下降。桑叶上残留的农药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家蚕的取食行为以及食物摄入后的消化吸收产生影响。农药对家蚕亚致死效应产生的机制目前主要有3个:家蚕体内正常生理水平和代谢平衡受到扰动、家蚕的一些重要组织器官如中肠和后丝腺等微形态结构受到损伤和家蚕卵巢细胞出现凋亡现象。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因农药种类、试验剂量和家蚕受药时间而异,产生的机理也十分复杂。今后应着重开展新农药对家蚕亚致死效应研究,特别是对生化和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以及农药复合污染对家蚕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 农药 亚致死剂量 家蚕 亚致死效应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光周期对青梗菜生物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将青梗菜分别栽培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观测其叶片数、鲜重、干重和氮素运转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日照处理下的青梗菜生长速度、生物产量明显高于短日照处理。

关键词: 青梗菜 光周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汾豆7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摘要:汾豆72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1996年在研究分析山西省育成大豆品种现状,重新确立选育高产、稳产、多抗、优质大豆新品种育种目标的基础上,以抗旱、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晋豆23为母本,早熟、高产、抗旱、抗倒伏优质品系827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抗旱育种程序,选育出的抗旱、高产、抗病、抗倒伏优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紧凑,整齐度好,花多荚多,丰产性好,产量表现3 000kg/hm2左右,适宜山西中部及黄土高原同类地区春播,晋南地区及黄淮海中部地区夏播。该品系200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审委审定,审定编号2007002。

关键词: 大豆 育种 汾豆72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瘦肉型猪“大汉梅”母本系基础群的组建

中国畜禽种业 2008

摘要:分别选用了梅山猪和太原花猪作为第一母本,汉普夏、大白、长白和杜洛克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对五个二元和九个三元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的测定和筛选,最终确定"大汉梅"组合为瘦肉型猪母本系培育的基础猪源。瘦肉型猪"大汉梅"母本系基础群含4个不同血液的公猪8头,母猪40头,含梅山猪血液不少于25%,平均近交系数1.38%。

关键词: 瘦肉型猪母本系 大汉梅 基础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育期转Bt基因棉种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盆栽种植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两个转Bt基因棉(Gossypium hirsutum)与对照棉对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和主要功能类群及多样性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两个转Bt基因棉根际土壤均可检测到Bt蛋白,且不同转Bt基因棉根系分泌Bt蛋白量以及Bt蛋白在根际土壤中的降解率不同。与各自对照相比,转Bt基因棉对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有促进作用,对放线菌、好气固氮菌和钾细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苗期和花期转Bt基因棉均可显著提高氨化细菌、显著降低无机溶磷菌数量,花期均可显著提高好气纤维分解菌、显著降低有机溶磷菌数量,‘Bt冀668’苗期也可显著提高好气纤维分解菌数量。转Bt基因棉根际土壤好气纤维分解菌、有机和无机溶磷菌多度发生了变化。尽管功能类群总数转Bt基因棉高于各自对照常规棉,但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都有所下降,优势集中性表现明显,且花期转Bt基因棉多样性参数值以及功能类群数量的变化幅度大于苗期。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Bt蛋白 微生物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早黑宝葡萄环境因子调控技术

山西果树 200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山西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阐述了多年来以甜樱桃品种红玛瑙为主要试材所进行的生物学特性的观察与研究。重点论述了枝条生长规律、分枝特性、结果枝类特点、开花结果习性及根系的分布特点,并对其影响的相关因子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甜樱桃 生物学 开花 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型和播期对优质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球温度升高的气候条件下,针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研究其适宜播期,对优质小麦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采取田间试验,研究了基因型和播期对3种基因型优质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各生育期持续时间有明显影响,但抽穗期最多相差2 d,成熟期不超过1 d,适期播种,有利于优质小麦分蘖的发生、穗分化发育、干物质积累及安全越冬;在同一产量水平,2个可控因素对优质小麦产量影响的作用力为播期>基因型,适期播种能够较好地协调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的个体特征、群体质量,达到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构合理,实现高产。

关键词: 基因型 播期 生长发育 产量 优质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