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糯玉米航天搭载试验初报
《山西农业科学 》 2008 CSCD
摘要:通过对2个糯玉米材料的卫星搭载、南繁北育试验,初步了解了一些玉米航天搭载的变异情况,并培育出4个优质糯玉米航天材料N1-5,N1-6(黄糯)和N4-2,N4-7(白糯),为选育优良糯玉米品种奠定了基础。


大白菜品种间小孢子培养胚诱导率比较
《山西农业科学 》 2008 CSCD
摘要:春白菜、秋白菜和夏白菜的胚诱导率依次增高;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胚诱导率逐渐降低;包头型比直筒型大白菜的胚诱导率高。


山西省不同时期小麦品种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小麦研究 》 2008
摘要:为深入了解山西省不同时期大面积推广品种的HMW-GS组成情况,为该区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152份山西省不同时期大面积推广品种HMW-GS组成、变异及出现频率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参试品种的品质得分。结果表明,历年来主栽品种在Glu-A1位点具有3种亚其类型(NULL,1,2),Glu-B1位,具有4种亚基类型(7+8,7+9,14+15,17+18),Glu-D1位,具有2种亚基类型(2+12,5+10)。总体而言,参试小麦品种的HMW-GS构成欠佳,优质亚基组合类型单一,2、17+18、5+10、14+15亚基的频率很低。具有较高品质得分的亚基组合"1,7+8,5+10"、"1,14+15,5+10"和"2,17+18,5+10"的品种较少。


拮抗链霉菌H210发酵液抗菌谱及理化性质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菌株H210发酵液抑菌活性生测结果表明,其对烟草野火病菌、烟草角斑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等病原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3mm、42.5mm和37.4mm;对瓜果腐霉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等病原真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均在20mm以上。其发酵液的理化性质测定表明,该菌株对紫外线、光照、酸和碱均有较好的稳定性;继代培养5代后抑菌活性基本无变化,遗传特性稳定;发酵液经60℃温度处理3h,抑菌活性基本未受影响,但经80℃处理时随时间延长抑菌活性明显下降。


枣树新品种‘金昌一号’
《林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昌一号’是从壶瓶枣变异单株中选育而来,树势较强,针刺退化,叶片较大,浓绿色。果实特大、果个均匀、品质上等,适宜生食、制干和蜜枣加工等用途。该品种适应性较强,适宜华北沿黄河及西北枣树栽植区种植。


油桃中熟新品种‘艳霞’
《果农之友 》 2008
摘要:艳霞是由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于1981年用75-3-9作母本,75-6-18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油桃中熟新品种。1984—1986年对杂交苗果实经济性状进行鉴定,选出81-12-11为优良单株。1986年进行高接试验,并繁育苗木,1988年在山西


棉花纤维发育的分子机理及品质改良研究进展
《棉花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纤维细胞的分化与发育是一个复杂有序的过程,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均有大量的基因表达,参与纤维细胞发育的调控。转录因子和植物激素在棉纤维细胞分化起始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纤维细胞壁结构、细胞骨架和糖类、脂类代谢相关的基因以及激素信号分子与纤维细胞的伸长密切相关。棉纤维次生壁合成时期主要是纤维素的合成及沉积过程,蔗糖合成酶和纤维素合成酶等基因在这一时期起关键的调节作用。在棉纤维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棉花纤维品质也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


大豆群体构建杂交技术的研究
《杂粮作物 》 2008
摘要:大豆群体构建通常采用回交与自交交替进行的方法,杂交技术是一个关键环节,作者系统地论述了大豆群体构建杂交技术的全套程序和经验积累,总结出了有利于群体构建的较好的取花标准、授粉条件和操作技巧,为构建理想的遗传育种材料平台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