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国审小麦新品种晋太170的选育实践与体会
《山西农业科学 》 2008 CSCD
摘要:晋太170是我国为数极少的通过国家审定、省级审定、跨区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适应性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培育过程中采用了:①不断充实、提高基因库整体水平,引进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技术,聚合高产和优质基因,为提高选配杂交组合效率提供科学依据;②同一地点创造不同生境条件、不同生态条件多点鉴定的技术,促进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统一,提高了选择效率;③坚持综合性状协调统一的观点。这些对提高小麦育种水平和效率均具有启示作用。


小米陈化过程中脂肪氧合酶与黄色素变化特征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35℃加速陈化的方法处理小米样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肪氧合酶(LOX)活性与黄色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长农0302"和"汾州香"两种小米在35℃放置时,脂肪氧合酶活性均低于处理前,二者均在陈化处理的第4周出现第一次的最低值,随后活性逐渐增大,分别在陈化处理的第6、第8周表现出最高的活性,随后活性又逐渐下降,表现出"降-升-降"的变化趋势;"汾州香"小米黄色素OD446变化趋势与脂肪氧合酶相似,在该温度条件下OD446持续低于处理前样品,也表现出"降-升-降"的趋势,而"长农0302"OD446在处理的最初两周内较为稳定,随后吸收值增大,在处理的第八周出现最低值。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用小米在35℃时,脂肪氧合酶和黄色素的特征吸收值均发生了改变,说明较高的温度会引起小米品质的劣变。


醋糟栽培双孢菇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常规栽培双孢菇用稻草作栽培主料,该研究以醋糟作主料栽培双孢菇获得成功。培育的双孢菇其出菇期、采菇潮数、出菇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栽培法。前者的粗蛋白、粗纤维、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为40.2、5.8、3.4、31.0,各项品质指标均优于常规栽培法,达到优质菇品质指标,现已走向产业化之路。


酸雨和降尘污染对菠菜和生菜几种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温室条件下模拟酸雨和降尘,通过盆栽试验对菠菜和生菜进行不同的受试处理。结果表明,单一酸雨作用使菠菜及生菜Cu,Pb,Cd,Cr元素含量均随pH的降低而呈现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良好的负相关性;单一降尘作用使菠菜及生菜Cu,Pb,Cd,Cr元素含量均高于空白。酸雨和降尘复合作用时,2种蔬菜对同一种重金属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随酸雨pH的逐渐降低,菠菜Cu元素含量一般先上升然后呈现下降趋势,而生菜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复合作用时,同一种蔬菜对不同重金属亦有不同的pH敏感点:菠菜对Cu,Cr元素敏感点为pH=5;对Pb,Cd敏感点为pH=4。与我国食品卫生标准相比,单一酸雨和降尘作用及复合作用均使菠菜Cd元素含量全部超标,超标倍数最大,为2.5倍,其次为Cr,再次为Pb。对于酸雨的敏感性,菠菜比生菜敏感。


李中晚熟新品种——紫晶
《果农之友 》 2008
摘要: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1992年从意大利引进李品种自然实生种核150粒,播种后获得实生苗117株,取其枝芽嫁接于山杏砧木上,通过对嫁接苗适应性,早果性观察、调查,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