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外源硅对不同程度盐胁迫下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草药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室内水培试验研究硅对不同程度盐胁迫下甘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效应。方法盐胁迫设置轻度(50 mmol/L)、中度(100 mmol/L)和重度(150 mmol/L)3个梯度,硅源采用K2SiO3,硅处理浓度设置0、1、2、4、6、8 mmol/L共6个梯度,共计18个处理,同时设置蒸馏水为对照(CK)。结果轻度和中度盐胁迫下,较低浓度的硅对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出苗率和幼苗胚根长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株高、根干质量、芽干质量和幼苗活力指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硅对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重度盐胁迫下,较低浓度的外源硅对甘草种子发芽出苗(发芽率、出苗率、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及幼苗生长(胚根长度和质量、胚芽长度和质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的外源硅对甘草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硅至少直接参与了甘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的生理生化过程,且对甘草的盐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这种缓解作用强度因盐胁迫程度和硅浓度而异。


7种化学固沙剂固化沙体的基本特征
《西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面对种类繁多的固沙材料,通过对固化沙体基本强度特征的研究,筛选出优良固沙材料并应用到沙漠的治理中。针对引进的7种化学固沙剂,进行固化沙体抗压强度、抗剪强度、老化等基本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固沙剂施用量为30kg/666.7m2时只有石家庄、任丘抗压强度在1MPa以下,其他5种固沙剂抗压强度都在1MPa以上;施用量为40、50kg/666.7m2时抗压强度都在1MPa以上;固化沙体剪切强度为0.240 2~2.575 5MPa;固沙剂与施用量、剪切强度之间存在直线关系;经历0~300h间断照射后,7种固沙剂质量的损失率为0.2%~1.9%。初步筛选以北京、旱宝贝、文安、威海4种固沙剂较好,不同固沙剂的其他性质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


梭梭NAC转录因子HaNAC1克隆及序列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梭梭幼苗为材料,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NAC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同源基因克隆法克隆到1个NAC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命名为HaNAC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区长1 543bp,编码298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为33.93ku,等电点为6.33。与其他植物NAC基因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并建立系统进化树,推测HaNAC1属于ATAF亚家族成员。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HaNAC1表达量随盐胁迫浓度升高而升高,推测其在梭梭盐胁迫和干旱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西瓜种质资源11个数量性状的分级评价指标探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02份西瓜种质资源为试材,分析了西瓜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粗度、叶形指数、主蔓长度、主蔓粗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和种形指数1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情况,并对数量性状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柄长度为26.05%,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种形指数为5.66%,各性状数据分布均为偏正态分布,偏度大小范围在-0.06~0.99之间。结合数量性状的分布频率和数值所占百分数,建议性地提出了西瓜种质资源11个数量性状的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将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主蔓长度、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按照1~5级分级,将叶柄粗度、叶形指数、主蔓粗度、种子厚度和种形指数按照1~3级分级,并给出了相应的参照品种。
关键词: 西瓜 种质资源 叶片 主蔓 种子 数量性状 评价指标


宁夏银北盐碱地油葵田土壤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应用昆虫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调查宁夏银北盐碱地油葵田的土壤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探讨不同改良时间盐碱地土壤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生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是恢复生态学中如何设计环境因子来恢复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最近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以宁夏银北盐碱地油葵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改良时间盐碱地中油葵田土壤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结果】共采集12个土壤动物类群,优势类群为弹尾目(60.67%)、蜱螨亚纲(23.24%)和鞘翅目(6.45%);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在未改良盐碱地中较高。【结论】土壤pH值、碱化度和全盐质量分数是土壤动物分布的限制因素,土壤动物的数量随土壤pH值、碱化度和全盐质量分数的降低而增加。这些结果为盐碱地改良的恢复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基础资料。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物种多样性 土壤因子 冗余度对应分析 盐碱地


石灰氮对设施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产量和枯萎病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塑料大棚番茄为对象,研究石灰氮不同施用量(400kg·hm-2、800kg·hm-2、1 000kg·hm-2)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长、产量和枯萎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氮处理后,整个处理期的各类微生物总数处理均明显高于对照,尤以施用量为800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分别比对照提高40.38%、45.58%和43.74%,同时促进了植株茎粗和株高的生长;与对照相比,枯萎病发病率降低5.3%,产量提高13.6%。说明适量的石灰氮处理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累积,对枯萎病也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二斑叶螨对几种植物的选择性观察
《果树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植物叶片对二斑叶螨选择行为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在果园间作、能控制二斑叶螨危害的植物。【方法】通过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比较了二斑叶螨对苹果Malus pumila Mill.、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大蒜Allium sativum Linn.、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as Thunb.、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香椿Toona sinensis Roem.、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等几种植物的选择性差异。分别用花生叶和马铃薯叶饲养二斑叶螨,比较了二斑叶螨在2者上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在选择性试验中,二斑叶螨除对苹果叶和马铃薯叶的选择性差异不显著外,其对苹果叶的选择性均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叶片;二斑叶螨在花生叶和马铃薯叶之间的选择差异也不显著。在非选择性试验中,24 h后二斑叶螨对苹果叶的选择率最高,为96.67%,其次是对马铃薯叶的选择率,为93.33%,2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叶片选择率;对大蒜叶片选择率最低,只有37.5%。二斑叶螨在花生叶上的产卵量显著高于在马铃薯叶。二斑叶螨螨卵在2种叶片上的平均孵化率无显著差异,但孵化成的幼螨死亡率有显著差异。在花生叶上和马铃薯叶上死亡率分别为0和84%。【结论】二斑叶螨对苹果叶的选择率不显著高于马铃薯叶,但显著高于其他叶片。马铃薯能吸引二斑叶螨,但不适合二斑叶螨后代生存,可以尝试在果园间作马铃薯控制二斑叶螨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