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宁夏中部干旱带天然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研究

草地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盐池县等10个代表性气象台站36年(1975-2010年)逐旬气温、降水资料,基于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对宁夏中部干旱带1975-2006年间草地生产潜力作估算,并分析其变化规律,旨在为改良草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带气候具有向"暖干化"变化的趋势,草地气候生产潜力年际变化范围为2668.56~7499.53kg.hm-2·a-1,气候生产潜力较大。当最高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草地气候生产潜力增加或降低58.68kg.hm-2·a-1;年降水量每增加或降低1mm,草地气候生产潜力增加或降低18.64kg.hm-2·a-1。宁夏中部干旱带各区域年降水量与气候生产潜力相关系数为0.984~0.997,成极显著线性相关,而年均气温与气候生产潜力无显著相关性。在进行天然草地补种植物时,应考虑该地的自然承受力,即天然草地气候生产潜力。

关键词: 气候生产潜力 宁夏中部干旱带 Miami模型 Thornthwaite Memoria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种质资源的SRAP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DNA-SRAP分子标记技术和NTSYS类平均法对29份枸杞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的5对引物共扩增出1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4条,多态性比率达76.68%。聚类分析表明,以0.74,0.83和0.91的相似系数可将全部供试种质分为3种、5种和15种类群。因此认为,在分子水平上,枸杞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黑果枸杞与供试种质的遗传距离较远;SRAP分子技术可应用于枸杞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

关键词: 枸杞 种质资源 亲缘关系 SR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梭梭VHA-B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和RACE法从超旱生、耐盐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中扩增出VHA-B基因cDNA序列,其开放阅读框为1 413bp,推测编码全长为471个氨基酸残基的氨基酸序列,该蛋白分子量约为52.304ku,等电点为5.08。运用SMART、DNAMAN、GOR4、TMPred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梭梭VHA-B功能域、跨膜结构进行分析显示,梭梭VHA-B含有3个ATP-synt_ab_N、ATP-synt_ab、ATP-synt_ab_C结构域,但是不含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结果显示,HaVHA-B与盐爪爪、盐穗木、碱蓬等同源性高达89.68%。说明VHA-B基因是一个高度保守基因。

关键词: 梭梭 抗逆 VHA-B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引黄灌区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效应

麦类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作用,采用常规测定法、比重计法、Biology-ECO法分别对参试的土壤养分、质地、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连续4年冬小麦-水稻全免耕轮作后,0~40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1.9%、17.1%、9.2%、26.5%、19.1%,全钾、速效钾含量分别减少0.9%、10.2%,0~20cm土层的土壤粘粒、砂粒比例明显增加,粉粒比例明显减少。免耕冬小麦成熟期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代谢活性显著高于传统耕作。0~20和20~40cm土壤层次内反映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4种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冬小麦整个生长季节中的变化趋于一致,即在分蘖期和拔节期传统耕作高于连续4年免耕处理,在灌浆期和成熟期连续4年免耕处理高于传统耕作处理。连续4年免耕0~40cm土壤肥力明显优于连续3年双免耕的肥力。免耕对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对促进冬小麦中、后期生长有利。

关键词: 冬小麦-水稻轮作 双免耕耕作 土壤培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及土壤中氨氯吡啶酸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农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油菜及土壤中氨氯吡啶酸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为全面评价氨氯吡啶酸的环境效应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向样品中加入1 mol/L硫酸溶液,用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1∶1)提取。甲基化后,将提取的有机相通过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器(GC-ECD)测定,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确定方法检出限为2.0×10-3mg/kg,平均回收率为87.8%~108.4%,相对标准偏差为2.1%~7.8%。[结论]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氨氯吡啶酸 气相色谱 油菜 土壤 残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胼胝质酶基因克隆及在雄性不育材料中的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雄性不育枸杞‘宁杞5号’和正常可育枸杞‘宁杞1号’为材料,提取不同发育时期枸杞花蕾RNA,反转录合成cDNA,利用胼胝质酶的β-1,3-葡聚糖酶属性进行同源克隆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1)所克隆的胼胝质酶基因(LG1)属于植物糖基水解酶第17家族基因,编码344个氨基酸,有5个氨基酸保守区在4种植物的花药β-1,3-葡聚糖酶基因中都存在。(2)LG1在正常可育枸杞花药中高量表达,在雄性不育枸杞花药中表达沉默,但基因序列并没有发生突变。(3)经苯胺蓝染色观察,雄性不育枸杞花药四分体分解受阻与LG1基因表达沉默同步。研究结果提示,LG1基因是受不育基因调控的下游基因,参与了枸杞花粉的败育过程,LG1基因沉默是雄性不育枸杞花粉败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枸杞 雄性不育 胼胝质酶 半定量RT-PCR 苯胺蓝染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果枸杞的花部结构及繁育系统特征

广西植物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夏、青海野生分布的黑果枸杞硬枝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动态与花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运用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P/O、OCI和套袋试验等方法针对黑果枸杞花部结构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果枸杞5~9月开花,单花持续期2~3d;黑果枸杞花粉活力在花药开裂时处于最强的状态,达到93.02%,15d后,为2.97%;开花当日黑果枸杞柱头都具有可授性,在散粉后0~36h内,为传粉受精的最佳时间;杂交指数OCI为3或4,P/O(花粉量与胚珠比)为8750~10652,结合坐果率判断黑果枸杞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部分自交亲和,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需要传粉者。黑果枸杞的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但其仍保留着一定的自交花部综合特征。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花部特征 繁育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紫花苜蓿栽培品种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高频的紫花苜蓿再生体系,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定向改良紫花苜蓿品种奠定基础。以中国6个紫花苜蓿栽培品种的子叶、下胚轴、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基因型对紫花苜蓿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大叶苜蓿品种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及出苗率最佳,分别为95.0%、72.7%和40.0%。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改良SH培养基+2.0mg.L-1 2,4-D+0.25mg.L-1 KT;最佳分化培养基及出苗培养基为MS。此外,还确定生根培养基中以茎段基部蘸取100mg.L-1 IBA以及添加7.5g.L-1蔗糖可提高生根率。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栽培品种 外植体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盘菌弱毒现象及其生防潜能的研究进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因其缺乏抗性资源、寄主广泛、抗药性等原因,在防治上存在极大困难.核盘菌种内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自然界中存在弱致病力菌株.本文对引起核盘菌致病力衰退的RNA病毒(SsDRV)、单链环状DNA病毒(SsHADV-1)和部分没有定性的双链dsRNA因子等真菌病毒进行了归纳;阐述了真菌病毒在病原菌群体中的传播方式;讨论了如何打破菌丝不亲和带来的界限,使得真菌病毒在菌丝间有效地传播,为探索用于核盘菌的生物防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核盘菌 真菌病毒 弱毒现象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灌区不同类型农田土壤氮素累积与迁移特征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 CSCD

摘要:在宁夏灌区选择设施菜田(n=4)和水旱轮作大田(n=4),通过田间多点取样观测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种类型农田土壤氮素累积与分布特点,以及其迁移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菜田0~150cm土壤剖面溶解性总氮(TSN)、硝态氮(NO3--N)和溶解性有机氮(SON)含量都显著高于大田,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5~5.6、1.5~3.4倍和1.6~9.8倍。设施菜田土壤氮素主要累积在0~5cm和5~20cm土层,而大田主要在40~100cm土体。设施菜田和大田土壤溶解性总氮占全氮比例分别在5.4%~11.5%和2.2%~4.9%之间,前者的淋失风险较高。设施菜田各形态氮素累积量表现...

关键词: 宁夏灌区 设施菜田 水旱轮作大田 土壤氮素累积 浅层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