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两种草坪草混播青绿苔草对草皮质量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青绿苔草(Carex breviculmis)、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为试材,采用温室直播的草皮生产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量(4、8、12 g·m-2)的一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分别与10 g·m-2的青绿苔草混播,以期确定二者与青绿苔草混播生产草皮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表明:一年生黑麦草播种量由4 g·m-2上升至12 g·m-2,混播草皮的成卷时间、盖度、均一度、地下部生物量等指标均显著提升(P<0.05);草地早熟禾播种量在达8 g·m-2后,进一步增加其用量混播草皮的各项指标除青绿苔草分蘖数比重外均无显著变化.综合生产成本考虑,在该研究条件下2种冷季型草与青绿苔草混播适宜播量分别为青绿苔草10 g·m-2+一年生黑麦草12 g·m-2;青绿苔草10 g·m-2+草地早熟禾8 g·m-2.
关键词: 青绿苔草 一年生黑麦草 草地早熟禾 无土草皮 混播


“以人为核心”导向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研究——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为例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 2023
摘要:[目的/意义]“以人为核心”是新时期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效能评价的重要准则。[方法/过程]立足政策与需求指向,本文构建了包括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文化获得感、文化幸福感5个维度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为典型,开展了“以人为核心”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水平居于“中”等水平,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度水平最低,且组间参与度水平与文化获得感水平差异性较大,表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建设较为不均衡。未来,需要从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结构和布局,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由普适性向精准化转变,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公共文化供给机制,深入挖掘和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等方面入手,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水平。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服务效能 指标体系 生态涵养区 乡村振兴


基于视觉识别的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
《农业工程技术 》 2023
摘要:该文针对水肥一体化精准管控存在的问题,从番茄的实时生长特性和水肥需求的角度,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引入水肥一体化决策中,对作物的缺水、缺肥、生育期特性进行实时分析,并结合气象、环境、土壤、作物定植、地理位置、历史数据等信息,依据作物生理发育规律及耗水规律获得作物灌溉水量和施肥量,进一步融合当地经纬度信息优化灌溉时间,实现水肥一体化设备依据作物实时生长特性灌溉施肥、智能化管控.


"甜味糯"新型鲜食玉米及其代表品种京科糯768的选育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阐述了“甜味糯”新型鲜食糯玉米极其代表品种的培育。通过对糯质玉米的种质创新和改良提升,实现果穗上的所有籽粒都是糯质,在适采期内,糯质籽粒糖度值平均可达到12度以上,显著高于普通糯玉米,带有明显的甜味,形成“糯中有甜”的特殊口感品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鲜食玉米创新团队从2011年开始“甜味糯”种质创新和品种培育工作,利用创新集成的“大群体、严选择、单株配合力测定”以及“优系聚合”等育种方法,并通过大量田间表型鉴选和籽粒糖度、口感品质等鉴定评价,创制选育出“甜味糯”新型玉米优良自交系ZN3。以ZN3为骨干亲本,组配育成京科糯768等“甜味糯”新型鲜食糯玉米系列新品种,鲜籽粒糖度达14度以上,具有籽粒甜度高、口感品质好、高产稳产、多抗广适、采收期长等综合优点。京科糯768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糯玉米品种”,于2021年通过四大生态区国审,适宜在全国鲜食玉米生态区种植。“甜味糯”玉米将是我国未来鲜食糯玉米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融合无人机多源传感器的马铃薯叶绿素含量估算
《农业机械学报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绿素是衡量作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指标,监测马铃薯关键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LCC)至关重要。获取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和淀粉积累期的无人机RGB和多光谱影像,提取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光谱反射率构建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 VIs),利用Gabor滤波器提取RGB影像的纹理信息(Texture information, TIs)。然后利用机器学习SVR-REF方法进行数据降维获取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重要性排序,并采用迭代的方法在植被指数最佳模型中加入纹理信息,观察每次加入的纹理信息对模型的动态影响。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R)和K-最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KNN)2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结果表明,马铃薯3个关键生育期,加入纹理特征后的2种模型精度和稳定性均有提高,且SVR模型精度优于KNN。块茎形成期,SVR模型建模R~2由0.61提升至0.71,RMSE由0.20 mg/g降为0.17 mg/g,精度提升14.2%,验证R~2由0.58提升至0.66,RMSE由0.19 mg/g降至0.17 mg/g,精度提升10.5%。块茎增长期,SVR建模R~2由0.59提升至0.67,RMSE由0.16 mg/g降至0.14 mg/g,验证R~2由0.71提升至0.79,RMSE由0.15 mg/g降至0.13 mg/g,精度提升13.3%。淀粉积累期,SVR建模R~2由0.62提升为0.69,RMSE由0.17 mg/g降至0.14 mg/g,精度提升17.6%,验证R~2由0.47提升至0.63,RMSE由0.17 mg/g降至0.14 mg/g,精度提升17.6%。另外,3个时期参与SVR建模的植被指数数量分别为19、16、3,纹理数量分别为4、2、9,在植被指数不能充分响应叶绿素含量时,会有更多纹理信息参与建模,并且模型精度提升更高,进一步论证了纹理特征在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反演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马铃薯 叶绿素含量 图谱融合 Gabor纹理 机器学习


浅谈青绿苔草在园林绿地建植中的应用
《园艺与种苗 》 2023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地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载体。青绿苔草是我国北方园林绿地的主栽苔草草种,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该研究对青绿苔草播种育苗的选种和催芽技术、适宜播种条件和播种时间进行了总结,同时概述了青绿苔草分株育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炼了青绿苔草栽培和管护技术,为其在园林绿地中的建植和管护提供了指导。最后,分析了青绿苔草在园林中的主要应用形式,拓展了青绿苔草的应用范围。该研究可为青绿苔草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提供指导,进而有助于推动青绿苔草的产业化开发。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思考
《现代食品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2019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以及其持续不断地反复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冷链食品已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完善现有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使其更好地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特点,满足消费者安全消费和品质消费需求,是当前关乎民生的重大课题.基于此,该研究梳理了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现状,剖析了体系建设存在各层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有待整合集成、标准有待进一步健全、生态圈尚需加速构建、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体系亟待强化等问题,而且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更为凸显.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提出建立统一的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大力实施标准提升行动、打造可持续发展生态圈、建立良好运行技术环境等,以期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为强化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提供决策参考.


国内葡萄白粉病菌对戊唑醇的抗药性研究
《农学学报 》 2023
摘要:为明确国内葡萄白粉病菌(Erysiphe necator)对戊唑醇的抗药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基于对葡萄白粉病菌CYP51基因第495位点突变A495T的检测,分析国内5个省份分离获得的134株菌株对戊唑醇的抗药性,利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供试菌株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分析2种方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到国内葡萄白粉病菌对戊唑醇已出现抗药性,抗性频率为35.07%,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孢子萌发法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对戊唑醇的EC50范围为0.085~280.917μg/mL,均值为24.208μg/mL,不同地区菌株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差异较大,EC50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2.5~3304。孢子萌发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间的检测结果趋势一致并显著相关。
关键词: 葡萄白粉病菌 戊唑醇 抗药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 孢子萌发


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4~17周龄不同性别北京油鸡育肥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4~17周龄不同性别北京油鸡育肥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确定北京油鸡适宜饲粮代谢能水平提供依据。本试验严格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选取13周龄北京油鸡600只,公母各占1/2,根据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6组,其中3个组均为公鸡,另外3个组均为母鸡,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3个组分别为低代谢能组(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2.20 MJ/kg)、中代谢能组(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2.64 MJ/kg)、高代谢能组(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3.08 MJ/kg)。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14~17周龄)。结果显示:1)高代谢能组公鸡和母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 <0.05),且高代谢能组母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2组(P <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3.08 MJ/kg时公鸡和母鸡有较好的生长性能。2)公鸡方面,低代谢能组的腿肌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母鸡方面,低代谢能组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高代谢能组(P<0.05),翅膀率显著低于高代谢能组(P <0.05)。低代谢能组公鸡和母鸡的皮脂厚度显著低于其他2组(P <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公鸡和母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公鸡方面,低代谢能组的胸肌和腿肌蒸煮损失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中代谢能组的胸肌和腿肌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高代谢能组腿肌pH24 h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母鸡方面,高代谢能组的胸肌和腿肌蒸煮损失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胸肌水分、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低代谢能组的胸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中代谢能组的胸肌pH24 h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腿肌pH24 h显著高于低代谢能组(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公鸡和母鸡胸肌和腿肌滴水损失无显著影响(P>0.05)。4)高代谢能组公鸡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母鸡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公鸡和母鸡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尿素氮含量与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血清脂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条件下,优先考虑生长性能时,14~17周龄北京油鸡公鸡和母鸡育肥期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3.08 MJ/kg;优先考虑肉品质、屠宰性能时,14~17周龄北京油鸡公鸡和母鸡育肥期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20和12.64 MJ/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