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水稻新品种松粳1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北方水稻 2011

摘要:松粳13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以早熟长粒优质粳稻品系松98-131为母本,以半直立穗型材料辽152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长粒半直立穗型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生育日数127 d左右,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抗倒伏能力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398.3 kg/hm2,比对照品种垦稻12号平均增产7.9%。稻米垩白度、垩白米率均为0.0%,食味最高评分为81分。适于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广泛种植。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松粳13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化土壤上不同因素对饲用燕麦鲜草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盐碱化土壤上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方法,测试不同种植密度(B)、不同底肥量(C)和不同追肥量(D)对3个饲用燕麦(AvenaSativaL.)品种(A)(‘白燕2号’、‘白燕6号’和‘白燕7号’)鲜草产量的不同影响效果,并对鲜草产量进行差异显著性鉴定。结果表明,密度对燕麦鲜草产量影响显著,且不同密度之间差异极显著;其他3个因素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各因子对燕麦鲜草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种植密度>品种>底肥量>追肥量。在供试条件下,适宜的品种为‘白燕6号’,播种量为150kg/hm2,施用复合底肥375kg/hm2,刈割后追尿素肥75kg/hm2,采取这种种植方式可以达到燕麦鲜草最高产量。

关键词: 燕麦 种植密度 底肥量 追肥量 正交设计 鲜草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曼陀罗的引种驯化与园林应用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引种了曼陀罗地被植物,并观察其在哈尔滨地区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对光照、土壤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对其景观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曼陀罗 引种 园林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节水增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农技推广 2011

摘要:试验采用稻田覆盖地膜、结合湿润灌溉方法,研究黑龙江省水稻在覆膜、节水条件下生长发育、分蘖动态、产量构成要素等方面的影响变化,形成一项效果明显、易于农民掌握操作的节水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生产 节水增温 高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蜜蜂授粉增产效果及管理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2011

摘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属于豆科苜蓿属,为典型的虫媒花植物。紫花苜蓿自花授粉率低,自花授粉种子发芽率低、发芽势弱,难于发挥品种所固有的优良遗传特性。因此,利用昆虫传粉是提高紫花苜蓿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化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

中国经贸 2011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项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也是我国当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对分析国库分散支付制度对我国事业单位应向效益入手,引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配套改革措施.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思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主栽抗线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裂区设计,以黑龙江省主栽的3个抗线品种(抗线4号、6号和8号)为主区,5个密度(20、23、26、29和32万株.hm-2)为副区,对不同密度下各品种单株产量因素和主要农艺性状以及群体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个密度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百粒重和单荚粒数无显著影响;而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抗线4号适宜密度是26万株.hm-2,抗线6号适宜密度是23万株.hm-2,抗线8号则表现出较强的耐密性。

关键词: 抗线大豆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哈尔滨黑土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线虫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养分转化及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在农业部哈尔滨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进行了长期施用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及不施肥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对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线虫群落中不同营养类群的相对丰度均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线虫种群的种类数量呈下降的趋势,除单施氮肥处理外,其余施肥处理土壤食细菌线虫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而植物寄生线虫相对丰度则显著低于不施肥处理;从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看,施肥处理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MI)均低于对照,而施用有机肥及磷肥处理的土壤WI值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土壤线虫群落的变化表明土壤线虫群落对施肥产生了响应,可以用作施肥对土壤质量变化影响的生物学指标。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线虫群落 营养类群 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不同生育阶段大豆产量形态建成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盆栽条件下,以12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在V1~V5,R1~R4,R5~R8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并测定了根系形态指标、干物质积累、光合生理指标,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苗期干旱胁迫对大豆根系形态影响较大,根体积、根径、根系伸长、根系总表面积都有增大的趋势,而其它时期的干旱胁迫均使根形态发育减缓;干旱胁迫使大豆各生育阶段地上和地下干物重明显降低,并增加植株根冠比;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导致大豆叶肉细胞的净光合率(Pn)值降低,苗期气孔导度(Cond)品种间差异明显,花荚期和鼓粒期干旱胁迫使大豆叶片Cond大幅度下降。叶肉细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变化趋势与气孔导度基本一致;水分胁迫导致大豆产量降低,品种间差异显著,不同生育阶段,品种的抗旱性表现不同,全生育时期都抗旱的品种较少。

关键词: 大豆 干旱胁迫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分离蛋白生产降血压肽酶解技术研究

大豆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种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根据ACE抑制率高低,最终选择胰蛋白酶为最佳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16(45)正交试验研究底物浓度、水解时间、酶与底物比、温度和pH值对酶解液降血压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水解最优条件组合。结果表明:底物浓度5%,水解时间6 h,酶和底物比为0.08,温度为50℃,pH值为8.0时,所得水解液ACE抑制率最高,为76.8%。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ACE抑制肽 酶解 ACE抑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