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绿色木霉TV41对尖孢镰刀菌FW0在西瓜植株空间分布和枯萎病防控效果的影响

微生物学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究盆栽试验条件下绿色木霉TV41(Trichoderma viride TV41)对尖孢镰刀菌FW0(Fusarium oxysporum FW0)在西瓜植株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及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方法】通过定期检测不同处理西瓜根际/根表尖孢镰刀菌的数量、西瓜植株根内/茎内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以及植株侧根被侵染比例和尖孢镰刀菌在植株内的侵染进程,进行多次盆栽试验并统计发病率。【结果】当绿色木霉和尖孢镰刀菌接种量均为5×105孢子/g基质时,绿色木霉TV41在西瓜根际/根表的定殖数量明显高于尖孢镰刀菌FW0的数量,接种了绿色木霉TV41的处理,根际/根表尖孢镰刀菌的数量(103 CFU/g基质)显著低于仅接种FW0的对照(104 CFU/g基质);绿色木霉TV41不仅能够有效减缓尖孢镰刀菌在西瓜植株内的侵染进程,而且能够有效降低西瓜植株根内、茎内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与对照(只接种FW0)相比,接种绿色木霉后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率从66%降低到27%。【结论】绿色木霉TV41能够通过影响尖孢镰刀菌FW0在西瓜植株的空间分布,从而有效防控西瓜枯萎病的发生,防控效果达到60%。

关键词: 绿色木霉TV41 尖孢镰刀菌FW0 西瓜枯萎病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干旱诱导MYB类转录因子GhRAX3的功能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挖掘、分析响应干旱诱导的MYB转录因子的功能,为棉花抗旱研究和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已知受干旱诱导表达的Gb MYB5为检索项,BLASTX检索NCBI的非冗余蛋白nr数据库中与Gb MYB5具有相似序列的棉花MYB转录因子,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获得干旱应答相关的MYB转录因子Gh RAX3。将Gh RAX3-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注射法在烟草叶片瞬时表达,观察亚细胞定位荧光信号。将棉花曲叶病毒CLCr V介导的基因沉默载体CLCr V﹕Gh RAX3通过农杆菌浸润法注射棉花子叶,荧光定量PCR检测棉花Gh RAX3表达水平,对Gh RAX3沉默的棉花植株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观察表型变化,并检测其叶片失水率、叶片含水量、总抗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离子渗透率等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结果】BLASTX检索结果发现,与Gb MYB5相比,Gh RAX3覆盖率达38%,与Gb MYB5有79%的相似性,编码一个R2R3-MYB转录因子。Gh RAX3响应干旱诱变表达,在18%(v/v)PEG 6000诱导处理0.5 h后即显著上调表达5倍,在48 h后达上调表达33倍。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h RAX3-GFP4融合蛋白仅在细胞核有明显的绿色荧光信号,表明Gh RAX3定位在细胞核中。CLCr V病毒诱导Gh RAX3沉默后,Gh RAX3在沉默株的表达量仅为野生型的41%,表明Gh RAX3表达已被抑制。取干旱处理前的棉花植株同部位的叶片,测定单位重量叶片在0—7 h内的失水量,发现Gh RAX3沉默植株的叶片失水率显著高于野生型和空载体对照植株。在18%(v/v)PEG 6000水溶液处理24 h或在自然干旱15 d后,Gh RAX3沉默的棉花植株萎蔫程度比野生型和空载体对照植株严重。自然干旱处理7 d后,检测叶片含水量、总抗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离子渗透率等抗旱相关生理指标,发现Gh RAX3沉默植株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为82%,总抗氧化物酶活性为1.29 U·mg-1,而野生型和空载体对照植株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则分别为89%和91%,总抗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3.44和3.19 U·mg-1,Gh RAX3沉默植株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总抗氧化物酶活性都显著低于野生型和空载体对照植株;相反,Gh RAX3沉默植株叶片的离子渗漏率为78.54%,丙二醛含量为74.20 nmol·mg-1 FW,而野生型和空载体对照植株叶片的离子渗漏率分别为44.98%和47.45%,丙二醛含量分别为44.90和47.29 nmol·mg-1 FW,Gh RAX3沉默植株叶片的离子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和空载体对照。【结论】Gh RAX3响应干旱胁迫诱导,抑制Gh RAX3表达致使棉花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总抗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叶片离子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使棉花耐干旱胁迫能力下降。

关键词: 棉花 MYB转录因子 诱导表达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干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草在自然风干过程中的养分变化及适宜青贮时间研究

草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成熟期收获的武香粳14新鲜稻(Octavia sativa)草进行自然风干处理,研究稻草在自然风干条件下饲用品质的变化动态,并进行青贮,分析青贮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明确稻草在自然风干过程中的养分动态以及稻草适宜青贮加工的时间界限,为解决农区稻草焚烧、提高稻草饲用率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新鲜稻草在自然风干72 h内的饲用品质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其中9 h之内的下降幅度平缓,24 h之后下降幅度加快,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从16.65%降至13.54%;随着风干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呈直线下降趋势,从6.80%降至3.32%,下降幅度在50%以上;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随着风干时间的延长呈现降-升-降的趋势,风干0-3 h内呈下降趋势,3-24 h内呈上升趋势,而后又缓慢下降;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则呈逐渐下降趋势,从风干0 h的44.56%下降到24 h的37.55%,72 h后下降为34.90%。稻草经不同时长风干后的青贮发酵品质的变化趋势为风干9 h内,乳酸(LA)含量从44.87降到24.45 mg·g-1,而在风干24 h后则降为12.41 mg·g-1,风干48 h后降为8.74 mg·g-1,风干72 h后仅为4.50 mg·g-1;氨态氮/总氮(AN/TN)含量的变化对照(自然风干0 h)为44.63 mg·g-1,风干3 h后则降为21.39 mg·g-1,之后在风干6-9 h时又出现回升,9 h后持续下降;p H值在0-72 h内持续上升。综合饲用品质和青贮发酵品质的变化,稻草经3 h风干青贮发酵品质最好,风干24 h内青贮加工较为适宜,风干24 h后再青贮则青贮品质急剧下降。

关键词: 稻草 自然风干 养分动态 青贮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抽穗扬花期极端自然高温胁迫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利用2013年极端自然高温的有利条件,调查198份在极端自然高温期间抽穗扬花的水稻材料结实率,分析了抽穗扬花期极端自然高温胁迫对不同类型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对供试材料的结实率存在一定的影响,且品种(系)间存在明显差异。对杂交籼稻组合的亲本进行分析发现,不同不育系或恢复系所配F1组合的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不育系和恢复系对杂交F1组合的耐高温性存在一定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高温期间抽穗的常规籼稻恢复系和常规粳稻结实率与日最高温度均呈负相关,相关不显著,杂交籼稻F1组合结实率与恢复系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初步筛选出"宁恢广抗占"、"蜀恢527"、"成恢3203"和"籼引-8"4份籼稻恢复系和"武引粳恢"(B2)、"南粳44//W3660/南粳44"(B11)、"南粳44//W3660/南粳44"(B12)和"武运2330/JD6011"(B22)4份常规粳稻新品系,其结实率均接近90%,基本达到正常水平,表现出较好的耐高温性。

关键词: 高温 结实率 抽穗扬花期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品种敏感差异及分子基础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检测并验证猪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品种敏感差异,筛选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探究猪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分子遗传基础,为猪该病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对肺炎支原体易感的梅山猪、耐受的长白猪及二者杂交选育的苏钟猪为材料,设立试验组(15头/品种)和对照组(5头/品种),试验组猪接种肺炎支原体Js强毒株,对照组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所有猪隔离、无抗生素饲养,监测临床表现;处理后18、28 d测定日增重、抗体水平及肺部病变,28d试验结束时集中屠宰,评定肺部损伤,检测病原,确定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选择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梅山、长白、苏钟猪各2头,未感染猪各2头,构成芯片杂交试验猪群,应用Agilent猪表达谱基因芯片及品种内、品种间双重比较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合Gene Ontology(http://www.geneontology.org)及KEGG(http://www.genome.jp/kegg/)分析差异基因涉及的信号通路及调控网络。【结果】肺炎支原体处理后1—18d,试验组猪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猪(0.01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敏感差异 分子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细小病毒在ST细胞中增殖规律的动态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将猪细小病毒接种于ST细胞,于不同时间点收获病毒测定其病毒滴度与病毒拷贝数,以此分析该病毒在ST细胞上的增殖规律。细胞于感染后48 h开始出现细胞病变,84 h细胞出现脱落和崩解。TCID50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18 h即能检出病毒滴度,随后逐渐升高至72 h达到峰值(107.2/m L),其后逐渐下降。通过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病毒体外感染细胞后的复制动态水平,病毒含量的增长于108 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通过对PPV在ST细胞中的体外复制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感染后96~108 h为最佳收毒时间,这为利用细胞增殖病毒生产疫苗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ST细胞 SYBRGreenⅠ实时定量PCR 病毒复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葫芦根系脱落物的氮磷含量分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

摘要:为了探讨水葫芦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过程中根系脱落物的氮磷释放对于水质的影响,在滇池草海水域,利用围栏控制性种养水葫芦,于2013年5—11月,每隔30 d监测单元框内水葫芦生物量(鲜重)与干重,采集水葫芦样品测定植株氮磷含量;收集单元框内根系脱落物,并监测鲜重与干重及其氮磷含量。结果显示:(1)5—9月(旺盛生长期)和10—11月(逐渐枯萎期)的水葫芦植株干物质氮磷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旺盛生长期内水葫芦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逐渐枯萎期(P<0.05),使得旺盛生长期内水葫芦对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明显优于逐渐枯萎期。(2)根系脱落物的鲜重仅占水葫芦鲜重增加值的7.72%;根系脱落物的干重仅占水葫芦干重增加值的2.10%,根系脱落物含氮量仅占水葫芦植株含氮量增加值的2.50%;根系脱落物含磷量仅占水葫芦植株含磷量增加值的3.05%。分析认为,与水葫芦植株从水体带走的氮磷量相比,随着根系脱落物降解释放而返回水体的氮磷量极少,不会对湖泊水质造成负面影响。

关键词: 水葫芦 根系脱落物 富营养化水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配方试验及效益分析

食用菌 2015

摘要:在栽培秀珍菇配方中添加杏鲍菇菌渣替代部分棉子壳,观察其对秀珍菇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可有效替代价格较高的棉子壳,作为秀珍菇生产的栽培原料。随着菌渣比例的提高,秀珍菇发菌期会延长1~3 d,产量也逐渐下降;综合经济效益分析发现,试验中菌渣替代棉子壳,经济效益提高0.2~0.3元/袋。

关键词: 菌渣 循环农业 杏鲍菇 秀珍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点式”饲养模式在中小型规模猪场的初步尝试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自繁自养"一点式"饲养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转变。然而,即使实施严格意义上的全进全出,由于"一点式"饲养模式分栋不分场的特性,很难真正切断疫病的垂直传播,造成目前猪场多病原混合感染及免疫抑制性疫病肆虐的现象长期存在,猪病防治越来越艰巨。为切断疫病的传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起了"二点式"及"三点式"饲养模式:即母仔猪分开管理的模式,一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鱼腐败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白鱼(Anabarilius)菌落数量的统计发现,与37℃相比,25℃培养条件更有利于白鱼携带细菌的生长,也更容易导致白鱼的腐败。通过对分离自腐败的白鱼中21株细菌的16S rDNA序列分析后,最终确定得到了11株不同的菌株。同时结合生化鉴定结果,将这些菌种分属7个不同的属:2株摩根氏菌(Morganella),3株变形杆菌(Proteus),2株漫游球菌(Vagococcus),1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1株泰瑞芽孢杆菌(Terribacillus),1株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1株透明颤菌(Vitreoscilla)。其中摩根氏菌和变形杆菌同属肠杆菌科,是腐败白鱼的优势菌,可能是白鱼的特定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SSO)。

关键词: 白鱼 腐败菌 分离 16S rDNA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