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夏季修剪对'巨玫瑰'葡萄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19
摘要:为探讨夏季修剪方法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生长及生产效率的影响,设置了4种修剪方法,对果实单粒重和体积,修剪用工量、夏季修剪废弃物质量进行调查测定,计算分析了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处理A、C、D的单粒重和体积显著高于处理B;处理A的年生产用工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通过计算生产效率,处理B在单位时间葡萄生产量和单位废弃物葡萄生产量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评价,以处理B的效果最佳,传统的夏季修剪方法处理A的效果最差.


15DB01水稻对几种除草剂的抗性及其相关抗性基因的克隆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AHAS为靶标的除草剂是目前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除草剂,包括咪唑啉酮、嘧啶水杨酸、磺酰脲、三唑嘧啶以及磺酰胺等不同化合物类型.在前期工作中筛选到一株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普施特"的抗性水稻"选一".本文报道了"选一"后代(15DB01)对我国农业生产中较为常见的6种以AHAS为靶标的除草剂的抗性实验结果和相关抗性基因的鉴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5DB01对咪唑啉酮类甲氧咪草烟、两种嘧啶水杨酸类双草醚和嘧啶肟草醚、两种磺酰脲类甲基二磺隆和烟嘧磺隆都有不同程度的抗性,但对甲氧咪草烟的抗性显著大于比对其他几种除草剂的抗性.实验中并未发现15DB01水稻与对照13lb05在对砜嘧磺隆的抗性上存在明显差异."选一"中AHAS基因的克隆结果显示,基因序列1880位点的G突变成了A,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丝氨酸变成了天冬酰胺.这些结果对于"选一"抗除草剂种质的利用和水稻生产中除草剂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3种不同的保鲜方法对香椿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香椿芽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但其季节性强,不耐贮藏,容易腐烂.因此,寻找一种更适合香椿贮藏的保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结合紫外照射(ultraviolet irradiation,ZW)(PVC+ZW)、 聚氯乙烯结合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PVC+1-MCP)和聚氯乙烯结合乙烯吸收剂(ethylene absorbent,EA)(PVC+EA)3种保鲜方法对香椿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3种保鲜方法均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PVC+ZW组的效果最好.PVC+ZW处理可以延缓香椿颜色的变化及失重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升高,抑制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及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提高过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酶的活性,但也加速了维生素C的氧化及丙二醛的积累.
关键词: 香椿 保鲜效果 紫外照射 1-甲基环丙烯 乙烯吸收剂


不同栽培处理对稻米品质及食味的影响
《北方水稻 》 2019
摘要:以华北地区优质食味粳稻品种津川1号、津原E28和津原4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米品质及食味的影响,探索适宜华北单季稻作区提高水稻品质及食味的最佳栽培方式.结果表明:移栽和收获时间的改变,出穗至收获积温变化明显,水稻品质及食味亦发生变化;水稻外观品质也随之变化,整糙米粒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营养品质中水分含有率和蛋白质含有率达到显著差异;积温和水分含有率及蛋白质含有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整糙米粒率和水分含有率及蛋白质含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综合评价(食味)在品种间的差异显著,津川1号食味特性整体较好.结合品种的生育特异性,最终可确定在华北地区粳稻于5月上旬播种、6月上旬移栽和出穗后60 d收获有利于提升水稻品质及食味.


一株异养硝化菌AD-28氨氮去除特性研究
《水产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异养硝化菌——嗜碱假单胞菌AD-28为试验对象,通过单因子试验测定好氧条件下碳源、碳氮比、温度、pH、溶解氧、初始氮质量浓度及盐度等不同因素对嗜碱假单胞菌AD-28生长及氨氮去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用于嗜碱假单胞菌AD-28生长和氨氮去除的最佳条件为:碳源柠檬酸钠、丁二酸钠、乙酸钠,碳氮比20,温度25~35℃,pH 6.0,转速120r/min;在最佳条件下,嗜碱假单胞菌AD-28对初始质量浓度为20~160mg/L的氨氮去除率在24h内达95%以上。嗜碱假单胞菌AD-28能直接以氨氮为底物进行高效的硝化作用,并能耐受较低的温度(15℃)和较高的盐度(NaCl质量浓度为50g/L),在调节养殖水体水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