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抽穗期喷肥和杀菌剂对强筋小麦徐麦27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徐麦2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喷肥和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喷肥和杀菌剂对小麦千粒重、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喷有氮磷钾或微肥的处理比没有喷的千粒重、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高;不同的杀菌剂对小麦千粒重、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同。杀菌剂和肥料混喷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建议在混喷时应该更加慎重。试验中,氮磷钾、微肥和青霉素混合液混喷效果最好,对产量和品质提高幅度较大。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三唑酮 百菌清 青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合现代农作方式的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品种(系)间杂交和回交的方法,育成适合简便农作方式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其种子含油率40.48%,芥酸含量0.425%,硫苷总量21.21μmol/g。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92.20kg/hm2,比"苏油1号"增产10.34%,比"史力丰"增产8.64%。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19.50kg/hm2,比"苏油1号"增产7.49%,比"史力佳"增产11.89%。该品种适于江苏省及相邻地区育苗移栽和稻茬浅耕晚直播简便农作方式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产 双低 “苏油4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研究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10个水稻基因型诱导愈伤组织,探讨在固体与液体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固体继代培养增殖在基因型间存在差异,徐稻4和9823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固体继代增殖效果都较好。影响液体培养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基因型、6-BA浓度、2,4-D浓度和KT浓度。在发酵罐中愈伤组织培养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增量也增加,96h后增长量趋于稳定。水稻有可能用作植物生物反应器。

关键词: 水稻 成熟胚 愈伤组织 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甘薯乳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探讨了稳定剂和糖酸比对紫甘薯乳饮料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紫甘薯乳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甘薯加入5倍量的水打成浆液后,再加入8%的白砂糖、0.2%的柠檬酸、3%脱脂奶粉、0.45%的复合稳定剂(0.1%琼脂+0.1%黄原胶+0.1%CMC-Na)进行调配,在30MPa压力下均质,即可得到营养丰富、口感较好的紫甘薯乳饮料。

关键词: 紫甘薯 乳饮料 稳定剂 加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对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植物源杀虫剂鱼藤酮(商品名:2.5%欧美德乳油)施药剂量为1.25~2.5 ga.i./667m2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在防治二代稻纵卷叶螟时,其中较高药剂浓度的保叶效果可达95.9%,在防治三代稻纵卷叶螟时,上述浓度鱼藤酮的保叶效果均达到90%以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植物源农药对褐飞虱基本无防治效果。

关键词: 鱼藤酮 防治 稻纵卷叶螟 褐飞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效率的措施探讨

档案与建设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是科学研究的真实记录,是科学技术的一种信息载体形式,对现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因此,提高科研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效率是科研管理工作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乙二醇修饰猪血红蛋白的抗原性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代用品聚乙二醇修饰猪血红蛋白(PEG-pHb)的抗原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比较天然人、兔和猪血红蛋白之间氨基酸序列、空间构象和抗原表位的差异。将PEG-pHb按兔血量的10%输入兔耳缘静脉,免疫多次,制备抗体;将pHb与PEG-pHb分别与免疫佐剂混合,按常规方法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免疫印迹法与ELISA法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交叉反应。结果天然猪血红蛋白与人血红蛋白的分子构象几乎一致,二者有高度相似的抗原性;PEG-pHb溶液反复大量输入家兔体内未检测出抗体。结论PEG-pHb可有效地降低pHb的抗原性。

关键词: 血液代用品 聚乙二醇修饰猪血红蛋白 抗原性 免疫印迹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强筋红皮小麦新品种镇麦168的选育和栽培要点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镇麦168是江苏准南麦区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质强筋红皮小麦新品种。在江苏淮南小麦区试中,由江苏省种子管理站统一抽样送检,品质分析2年平均结果:粗蛋白质含量14.0%,湿面筋33.5%,稳定时间7.1min。在国家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组区试中,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2005、2006年2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1、797 g/L,蛋白质含量14.73%、14.02%,湿面筋33.0%、28.2%,沉降值48.8、47.5ml,吸水率60.6%、60.8%,稳定时间9.3、10.9 min,最大抗延阻力453、433 EU。

关键词: 强筋 小麦 品种 品质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之友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带采了机遇和挑战.应大力加强内部审计的宣传力度,扩大内部审计的影响,建立健全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断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更好更快地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现代企业 内部审计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淮豆9号(原名淮03-18)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2005~2006年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69.62 kg/667m2,比对照泗豆11增产8.20%;2007年江苏省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9.53 kg/667m2,比对照泗豆11增产8.67%。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籽粒蛋白质含量40.6%,脂肪含量19.9%。经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表现抗病,对流行株系SC7中感。田间花叶病毒病抗性0~1级,为中抗。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褐色,百粒重22 g,外观商品性好,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关键词: 夏大豆 选育 栽培技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