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小麦1BL/1RS易位系的检测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BL/1RS小麦-黑麦易位对小麦的面包烘烤品质有很强的负面影响,快速准确地鉴定1BL/1RS易位对小麦的品质育种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黑麦碱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比较了4个1BL/1RS小麦-黑麦易位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1份材料中,低分子量麦谷蛋白Glu-B3基因和黑麦碱蛋白Sec基因特异标记的PCR检测结果与蛋白电泳结果一致。同时也验证了一个多重PCR分子标记(Glu-B3引物和Sec-P1,P2引物复合)的可靠性。该共显性多重PCR分子标记不但能鉴定出1BL/1RS易位系,而且能鉴定出该位点的杂合情况,是适用于优质强筋小麦标记辅助选择的理想标记。

关键词: 小麦 1BL/1RS易位 复合引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切花百合设施栽培中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对切花百合设施栽培中灌溉技术研究状况进行简要介绍,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切花百合 设施栽培 灌溉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花菜的速冻工艺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青花菜速冻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漂烫工艺和不同速冻方式速冻对青花菜中VC、叶绿素含量,过氧化酶及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影响。随着漂烫处理温度升高、时间延长,过氧化物酶失活率提高,但同时青花菜的褪色明显,Vc的损失也随之增大。青花菜经深冷冰箱、鼓风速冻机、液氮超速冻结3种冻结方式冷冻后,深冷冰箱速冻方式对青花菜品质变化的影响最小,表现为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损失最小。

关键词: 青花菜 速冻 漂烫工艺 冻结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种质资源保存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主要介绍了甘薯种质资源的主要保存方法和技术措施,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甘薯 种质资源 保存 研究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B-FS01鞭毛蛋白FCD基因克隆与拮抗活性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从油菜菌核病菌感染的油菜茎秆上分离得到的广谱性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克隆了该菌B-FS01鞭毛蛋白FCD基因片段,其序列长为952 bp(GenBank登录号为EF362756)。根据FCD序列同源性分析,B-FS01属于以DB9011菌株为代表的亚组,而该亚组菌株普遍具有抗真菌活性。平板抑菌活性试验表明,B-FS01对小麦赤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活性,高分辨率质谱分析发现其可能产生一些脂肽类抗菌物质。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FCD 亚组分类 抗真菌活性 脂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镇稻10号的优质高产育种策略及保优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对镇稻10号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选育策略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镇稻10号 优质 选育策略 保优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地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徐杂3号的栽培技术规程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对淮北地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徐杂3号的育苗移栽技术规程进行探讨,提出了其适用范围和各指标要求。主要针对棉花各个重要生育时期,指出其生育指标,提出关键栽培技术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规程性操作。分别对育苗阶段、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的棉花生育指标、栽培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徐杂3号 技术规程 生育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获取小麦籽粒颜色特征参数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籽粒颜色与籽粒品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是小麦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也是品质育种的主要参考性状。介绍了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获取小麦籽粒颜色特征参数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应用matlab的实现方案,用小麦品种"苏徐2号"作为试验品种,测试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麦 数字图像处理 颜色特征 籽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热甘蓝暑帝的选育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耐热甘蓝暑帝系用两个自交不亲和系A15和002为亲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早熟,叶球扁圆球形,结球紧实,叶质甜嫩,高抗病毒病,抗黑腐病,耐热性强,耐裂性强,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或早春栽培,单球质量2kg左右,产量可达5000 kg/667m2以上。

关键词: 甘蓝 暑帝 选育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淮豆10号(原名淮03-16)是江苏省淮阴农科所于2003年育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2005~2006年在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530.85 kg/667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7.74%;在2007年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715.79 kg/667 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2.10%。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SMV抗性经接种鉴定,对大豆流行株系SC 3抗病,对大豆流行株系SC 7中感。田间花叶病毒抗性0~1级,为中抗。干籽粒椭圆形,种皮绿色,子叶黄色,种脐褐色,百粒干重26~28 g。鲜豆百粒重53 g,出仁率50%。口感香甜柔糯。适宜在江苏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作为夏播菜用大豆种植。

关键词: 鲜食大豆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