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7853条记录
甲醇对花鲈动脉球和脑细胞系细胞形态、活力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细胞水平探究甲醇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不同细胞系的影响,为揭示微塑料(甲醇为溶剂)对鱼类细胞的毒理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在体外分别以1%、3%、5%、7%、9%和11%的甲醇处理花鲈动脉球和脑细胞系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细胞活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cl2关联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并采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当甲醇体积分数超过7%后,花鲈动脉球细胞系细胞变圆缩小,失去贴壁能力,且出现死亡细胞;细胞活力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下同),Caspase3、Caspase9、Bax和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Caspase3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下同).当甲醇体积分数超过1%后,花鲈脑细胞系细胞间出现空隙且细胞有回缩趋势,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存在大量悬浮的死亡细胞;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显著上调趋势,且随甲醇体积分数的增加其相对表达量呈上升趋势;甲醇对花鲈脑细胞系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即细胞Caspase3活性随甲醇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升高,经5%~11%甲醇处理后极显著升高.[结论]甲醇可显著上调花鲈动脉球和脑细胞系细胞中的Caspase3、Caspase9、Bax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并提高Caspase3活性.甲醇对不同种类细胞的毒性不同,尤其对脑细胞的毒性更强.因此,在选择甲醇为微塑料溶剂时应根据不同种类细胞配制不同的安全浓度.

关键词: 花鲈 甲醇 动脉球细胞 脑细胞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Caspase3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银鱼全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开发及在不同生态型群体中的检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Krait软件对2020年公布的拼接程度更高的大银鱼全基因组中完美型微卫星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据此开发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DNA(又称简单重复序列)标记。结果显示:在大银鱼全基因组内共获得587 554个完美型微卫星位点,序列总长度为11 803 017 bp,占全基因组长度的2.53%;在6种重复类型的微卫星中,二核苷酸数量最多(401 585个,占比68.35%)。针对微卫星位点设计的99对引物中,有39对具有多态性,选择其中多态性较好的14个微卫星标记分别对大银鱼洄游型群体、陆封型群体及移植型群体中选择的1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多态性较好的14个微卫星标记在3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中均能进行有效扩增。对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洄游型群体(崇明岛群体)遗传变异丰富(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1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76),与淡水群体[太湖群体(陆封型)和连环湖群体(移植型)]分属于2个不同的遗传群组,两者间具有较大的遗传距离和极高的遗传分化水平(遗传分化指数高于0.25,P<0.05);淡水群体(太湖和连环湖群体)的遗传变异相对匮乏,2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小,虽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但遗传分化水平较低(遗传分化指数为0.102,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洄游型群体具有潜在的种质资源保护价值,可为后续大银鱼全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开发和遗传图谱构建等提供依据,并为后续更大范围的群体种质资源评估与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银鱼 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 生态型群体 遗传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空冷藏条件下罗非鱼内源蛋白酶对鱼片质构劣化的作用

南方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冷藏期间造成罗非鱼鱼肉质构品质劣化的关键蛋白酶,为提升冷藏鱼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罗非鱼鱼片进行真空包装,于4℃下冷藏,在0~6 d内对鱼肉进行质构、pH、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内源蛋白酶活性及在不同细胞器的分布和肌原纤维SDS-PAGE图谱测定,并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确定冷藏期间造成鱼肉质构劣化的关键蛋白酶。【结果】冷藏过程中,罗非鱼鱼肉pH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最终pH为6.68;硬度和MFI分别呈下降和升高的趋势;组织蛋白酶B+L活性变化整体表现为升高趋势,第6 d时活性为初始值的1.27倍,在肌原纤维、肌浆蛋白和线粒体中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溶酶体中活性呈下降趋势;组织蛋白酶B、D活性变化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且均在第4 d达最大值,分别为初始值的1.20和1.48倍,肌原纤维、肌浆蛋白和线粒体中的组织蛋白酶B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溶酶体中的组织蛋白酶B活性呈下降趋势,肌原纤维和肌浆蛋白中的组织蛋白酶D活性呈升高趋势,溶酶体和线粒体中的组织蛋白酶D活性呈降低趋势;钙离子浓度呈升高趋势,钙激活蛋白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肌原纤维蛋白SDS-PAGE图谱中肌球蛋白重链、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轻链的条带逐渐减少和模糊;组织蛋白酶B、B+L活性与鱼肉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与鱼肉MFI呈极显著正相关;组织蛋白酶D和钙激活蛋白酶活性与鱼肉硬度和MFI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B和组织蛋白酶L参与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和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是冷藏期间罗非鱼鱼肉质构劣化的2个关键靶点酶,可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对其活性进行抑制,进而提升贮藏期间鱼肉质构品质。

关键词: 内源蛋白酶 质构品质 鱼肉贮藏 肌原纤维蛋白 罗非鱼鱼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导流盘对循环水养殖池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集污自净化效能,设计了一种带导流盘的正八边形养殖池结构.建立了三维非定常流场数值计算模型,在验证计算方法有效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导流盘的几何参数和位置对流速分布、涡量强度、壁面剪切应力和水体混合均匀性等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导流盘直径与养殖池宽度之比一定时,随着导流盘高度增加,流场中心涡柱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涡环数呈先减小再增加趋势,其形状从不规则逐渐发展成环状结构;在同一高度下,随着导流盘直径与养殖池宽度之比增大,涡柱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涡环的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保持不变;导流盘安装在距池底20~40 mm,直径与养殖池宽度之比为0.05~0.08时,有助于增大养殖池底流口附近的速度梯度,减小养殖池壁面与水体的碰撞,提高涡流强度和水力混合均匀性,有利于形成颗粒物聚集和排出的水动力条件.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池系统 正八边形 导流盘 水动力学 自净化效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地域和商品规格划分对大菱鲆营养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养殖大菱鲆为试验原料,研究养殖地域和商品规格划分对其营养及风味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乳山(山东威海)、海阳(山东烟台)和绥中(辽宁葫芦岛)3个主产区及450~750,750~1 250 g两种典型市售规格的养殖大菱鲆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为主要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找出不同组别差异及用于区分养殖地域和商品规格的营养指标。结果:乳山和海阳地区养殖大菱鲆蛋白质和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绥中地区,绥中大规格组DHA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0.97%,显著高于其他组别;绥中地区养殖大菱鲆的肌肉苦味、咸味和甜味显著高于乳山与海阳地区,海阳地区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较多,乳山地区次之,绥中地区最少。而对商品规格而言,大规格组胶原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小规格组;小规格组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有异戊醛和异丙醇等,大规格组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有异丁醇、2-蒎烯和四氢呋喃等。结论:可用脂肪、胶原蛋白、水分含量、总不饱和脂肪酸和灰分5个指标来区分不同养殖地域的大菱鲆。

关键词: 养殖地域 商品规格 养殖大菱鲆 营养 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巨须裂腹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探究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肌肉营养成分及其风味品质,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旨为巨须裂腹鱼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巨须裂腹鱼肌肉中水分、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7.30、1.45、19.85、0.90 g/100 g.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7.55 g/100 g,其中必需氨氨基酸总量为6.93 g/100 g,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9.49%;依据氨基酸评分(AAS),巨须裂腹鱼的第一、二限制氨基酸分别为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苏氨酸;依据化学评分(CS)巨须裂腹鱼的第一、二限制氨基酸分别为蛋氨酸+半胱氨酸和缬氨酸.巨须裂腹鱼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0.08.检测发现2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2.04%,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分别为0.45、0.27.综合分析表明,巨须裂腹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多种呈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良好的风味,值得进行养殖开发.

关键词: 肌肉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品低温保藏过程中色泽劣化及护色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产品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同时水产品还拥有极其丰富的颜色,这些颜色不仅是它们适应环境和长期进化的结果,也是反映其品质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标准。低温保藏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延长水产品货架期的目标,但在低温保藏过程中,色泽品质会因水分迁移、水冰相变、脂质氧化、蛋白质变性和微生物作用等因素而出现较大波动,从而影响其感官品质与商品价值。目前,对水产品低温保藏过程中色泽的研究多用于辅助解析肌肉品质的变化规律,对水产品低温保藏过程中颜色变化的综述还相对较少。该文重点针对水产品低温保藏过程中因水分变化、脂质、蛋白质变化和微生物变化等引起的水产品色泽劣化以及护色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水产品在低温保藏期间色泽品质维持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水产品 低温保藏 色泽 水分 蛋白质 脂质 微生物 护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氏沼虾良种选育研究进展

生物资源 2023

摘要: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世界重要的经济虾类,畅销国内外市场,备受消费者的喜爱。中国是罗氏沼虾养殖大国,年均养殖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种质资源是我国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上游,并支撑着整个产业的发展。世界多国为了壮大产业规模,也纷纷开展了罗氏沼虾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与良种选育。本文回顾了我国自主选育的罗氏沼虾主要品种及品系,综述了大规模家系的构建以及不同来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国外的良种选育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概述,最后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良种选育的研究要点与方向,以期为今后的种质创新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种质资源 良种选育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中国渔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机制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 2023

摘要:为研究中国渔业产业融合模式及其内部作用机制,指导渔业高质量发展和提高渔业现代化水平,基于产业融合理念,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构建中国渔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并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中国渔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内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中国渔业纵向产业中海水养殖业、淡水养殖业对渔业发展影响最为显著,水产品加工业、渔业机具制造业、渔用饲料业、水产苗种业、水产流通业次之;中国渔业横向产业中科学技术业对渔业的影响最为显著.现阶段中国渔业纵向产业比渔业横向产业对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得到启示:中国渔业的发展应着力于打造渔业一、二、三产供应链和构建渔业和渔业横向产业融合路径.

关键词: 灰色关联法 产业融合 渔业现代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福瑞鲤2号生长、体色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水产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福瑞鲤2号红色家系的体色分化及生长差异,自2个多代选育的福瑞鲤2号红色A家系、B家系中选取全红色雌、雄个体作为亲本,在网箱内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半人工繁殖,形成AA、BB、AB、BA 4个组合,每个组合构建4个家系.鱼苗孵化后,每个家系分别饲养于同一池塘中1mX1m× 1m的16个网箱内.养殖2个月后,对各家系进行PIT标记,测量体质量、体长、体厚和体高后放入同一池塘养殖3个月后再次测量,观察各组子代生长性状、体色分化、色素合成相关酶活性以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试验结果显示,AA组和BA组子代红色个体为100%,其中BA组的体质量、体长、体厚和体高相对于其他3组具有明显的优势,BB组和AB组则出现红色单色和红色青背(背部具有青灰色条块)两种表型,BB组青背/总数为80.1%,AB组青背/总数为87.3%,2组内比较发现,青背个体的体质量、体长、体厚和体高显著大于红个体(P<0.05).4组间鸟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1(Gch1)和酪氨酸酶(Tyr)差异不显著(P>0.05).背皮组织中,Gch1基因在AA组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BB组和AB组(P<0.05),而黄嘌呤脱氢酶(Xdh)基因和墨喋呤还原酶(Spr)基因在AA组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BB、AB和BA组(P<0.05);Tyr基因和前黑素小体蛋白(Pmel)基因在AA、AB和BA组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B组(P<0.05),而黑色素皮质素1受体(Mc1r)基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指标显示,AA组红色福瑞鲤2号可以作为基础材料,为下一代选育提供亲本.红色福瑞鲤2号体色分化的规律,可为进一步培育出生长和体色俱佳的红色鲤提供一定的基础研究资料.

关键词: 体色 生长性状 酶活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