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耐热型大白菜在瓦努阿图的品种比较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瓦努阿图位于赤道附近,属于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大白菜在当地为高档蔬菜,品种缺乏。对引进的6个中国耐热型大白菜与瓦国现有的3个大白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合瓦国种植的耐热、耐湿、抗病品种,结果表明:有5个中国品种能在当地环境下结球,其中早熟5号早熟性状突出,夏阳50、特抗热大白菜19号、超级夏秋王在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夏丰40抗病性强。

关键词: 大白菜 耐热 品种比较 瓦努阿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品质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大白菜品质形成、评价方法、遗传相关性、品种间差异和环境影响条件5个方面概述了大白菜品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大白菜 品质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杂交狼尾草及其母本种子萌发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杂交狼尾草及其母本美洲狼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狼尾草(Tift23A×N51)F1及美洲狼尾草不育系(Tift23A)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种子发芽试验,记录每天的发芽数,计算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结果]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在25和30℃表现出较高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母本美洲狼尾草在25、30及35℃均表现较强的发芽状况,以30℃为最佳。母本对高温(40℃)亦有良好的发芽表现,而杂交种在较低温度(15℃)的发芽表现要好于母本。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幼芽增长而增加。[结论]杂交种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而母本种子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能力。

关键词: 温度 杂交狼尾草 美洲狼尾草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营养效应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K(N15P5K10)基础上分别增施氮肥、磷肥、钾肥、硼肥或有机肥可使莴笋增产19.4%~66.4%,以施用有机肥菜籽粕增产作用最大。有机肥泥炭和菜籽粕处理使莴笋茎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9.3%和18.0%。不同施肥处理均提高了莴笋叶和茎维生素C含量,菜籽粕处理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增幅最大(为16.5%),泥炭和菜籽粕处理莴笋茎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施钾肥处理对提高莴笋叶还原糖含量作用最大(达10.0%),增施磷肥处理对提高莴笋茎还原糖含量效果显著。不同施肥处理均提高了莴笋叶必需氨基酸含量,硼肥(+B)处理莴笋叶蛋氨酸/亮氨酸比值最高;泥炭处理对提高莴笋茎蛋氨酸/亮氨酸比值及甜味、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效果最佳。菜籽粕处理莴笋施肥利润最高,增施钾肥处理产投比高于其他处理。

关键词: 莴笋 品质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脆洋葱片生产工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香脆洋葱片的生产工艺。[方法]采用冷冻、真空油炸、包裹糖衣及烘烤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黄皮洋葱片进行处理,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香脆洋葱片的生产工艺。[结果]各因素影响产品感官质量的主次顺序为:冷冻状态>糖衣品种>烘烤温度>真空油炸温度,即冷冻状态是最大的影响因素,真空油炸温度的影响最小。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18℃缓冻12 h、真空度-0.098~-0.100 MPa、真空油炸温度85℃、红糖作糖衣、烘烤温度90℃,生产出的香脆洋葱片色、香、味、形俱佳,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开发前景。[结论]该研究为洋葱产品的深加工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洋葱片 冷冻 真空油炸 糖衣 烘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毒病优质西洋南瓜新品种瑞绿1号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瑞绿1号是用优质西洋南瓜与高抗病毒病的中国南瓜杂交及多代自交育成的西洋南瓜自交系184-1为母本,以优质西洋南瓜自交系91-5-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西洋南瓜一代杂种。该品种耐高温,高抗病毒病。植株生长势强,早熟,易坐瓜,膨瓜速度快,瓜形整齐,单瓜重1.5 kg,果实扁圆形,果皮深绿色并带有少量浅绿色条纹,瓜肉橘黄色,口感甜面,品质好。一般产量达1970kg/667m2,适于春秋露地栽培及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西洋南瓜 新品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晚粳稻超高产栽培“置前技术”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2006~2007年晚粳稻镇稻10号超高产的技术攻关试验结果表明:(1)经江苏省专家组实割验收,1个攻关田和2个示范方种植的镇稻10号实收产量分别为822 kg/667m2、750 kg/667m2和780 kg/667m2;(2)凸显超高产"置前技术"农艺设计的栽培与生长优势;(3)示范试验应用和开发的一早、二提前、三量化的置前技术,达到了前期促蘖早发稳穗、中期强源扩库大穗、后期养根保叶高粒重的目标,从而实现了超高产。

关键词: 晚粳稻 超高产 栽培 置前技术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饲料饲喂羊的效果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和微贮之后,粗纤维含量分别下降1.88、1.96个百分点,而粗蛋白、无氮浸出物含量都有所提高。在羊饲养试验中,青贮玉米秸秆饲喂的湖羊比微贮玉米秸秆饲喂的湖羊日增重高7.1 g,而杜湖杂交羊则是青贮玉米秸秆组比微贮玉米秸秆组日增重高14.5 g;湖羊与杜湖杂交羊饲喂微贮玉米秸秆组日增重分别为73.6 g、75.8 g。可见玉米秸秆通过青贮和微贮能转化为很好的饲料,而微贮不受时间的限制,且营养与青贮差不多,所以在青贮受限的情况下,可采用微贮的方法制作玉米秸秆饲料。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青贮 微贮 饲料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大豆农艺性状与鲜荚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长江中下游气候条件下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方法]以江苏省南通市引进的7个推广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9个农艺性状与鲜荚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鲜食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单株荚数>主茎节数>生育期>分枝数>鲜百率重>株高>多荚百分率>标准荚数>出仁率。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是影响鲜食大豆鲜荚产量的主要因素,而出仁率、标准荚数、多荚百分率对产量影响则较小。[结论]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荚数、主茎节数、生育期对鲜荚产量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 鲜食大豆 农艺性状 鲜荚产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徐薯24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甘薯产业化发展需要,采用淀粉含量高的新品系96-31-5为母本,以引进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优异资源AIS35-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4。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淀粉率、抗病性好等优点。不仅可作为淀粉加工用,还可作为再生能源的植物原料之一。

关键词: 甘薯 高淀粉 新品种 徐薯24 选育 栽培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