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38条记录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二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tum)E组染色体是组成偃麦草属(Thinopyrum)多倍体物种的基本染色体组,携带有对小麦遗传育种有益的基因,人们已从多方面解读了E组染色体与小麦及其他近缘种属的遗传进化关系。综述了二倍体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与比萨偃麦草和小麦的亲缘关系、生化标记、分子标记和高分子量谷蛋白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 E组染色体 小麦 生化标记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Setaria italica Beauv.)高异交结实雄性不育系“81-16”的柱头性状观察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子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严重制约着杂交种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本研究证明柱头外露程度与异交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r0.001=0.9597**)。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成功选育出谷子光敏雄性不育突变系“81-16”,其不育度为100%,异交结实率达61%。用植物形态解剖学方法证明,“81-16”雌蕊生活力强,柱头完全外露,接受花粉的有效面积大,是其异交结实率高的主要原因。本文还提出应重视母本柱头性状选育,并加强谷子杂交种制种技术研究。

关键词: 谷子雄性不育系 异交结实率 雌蕊 柱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扑草净不同处理对旱稻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扑草净不同处理对旱稻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扑草净在75g/667m2的用量下,对旱稻的生理指标影响较小,对旱稻的生长发育安全性较高,增产幅度较大,增产率为11.39%,可作为旱稻田良好的除草剂处理。

关键词: 扑草净 旱稻 生理指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癸甲溴铵戊二醛消毒剂杀菌效果的试验

中国兽医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临旱6号

小麦研究 2007

摘要: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临早6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旱地育种室以晋麦47号为母本,晋麦60号为父本,于1996年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2006年9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临旱6号,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21。2品种特征特性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幼苗匍匐,分蘖力强,苗期叶片细长,拔节迟,两极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活力抗旱指数作为玉米萌芽期抗旱性评价指标的初探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首次提出了活力抗旱指数,并以此为指标,在PEG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条件下,对18个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活力抗旱指数和常用的萌发抗旱指数有很高的相关性,且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品种幼苗水分胁迫下的差别,可以作为玉米萌发阶段抗旱性鉴定的筛选方法。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萌芽期 活力抗旱指数 萌发抗旱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临汾138品质特性的研究

小麦研究 2007

摘要:临汾138是山西省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的新品种,适合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一般水地及肥沃旱地种植。为了建立临汾138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对该品种的品质特性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的地区性变化以及氮、磷、钾肥料和灌水次数对该品种品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临汾138的品质特性在山西省临汾地区的以南麦区可稳定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1级标准,在临汾地区以北麦区总体上接近优质强筋小麦国家1级标准。(2)N肥的合理施用对临汾138的品质特性具有正效应,而P肥的施用对临汾138的品质特性具有负效应(3)灌水次数对临汾138品质具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优质小麦 品质特性 地区性变化 N、P、K肥料 灌水次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合细菌的生理活性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饲料研究 2007

摘要:介绍了光合细菌的分类、分布和特征及生长特性,阐述了光合细菌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分析了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并讨论了光合细菌在废水处理、医药、水产养殖和单细胞蛋白生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生理功能 畜禽生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如何提高规模兔群繁殖力

科学种养 2007

摘要:1.正确选种家兔不同用途的品种之间繁殖力存在明显差异,如肉用兔、皮肉兼用兔的繁殖力一般高于皮用兔和毛用兔。建场初期选择饲养品种,在注重生产性能(生长速度、产毛量等)的同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虫”旁汉字中非昆虫动物的文化信息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摘要:从动物学的角度对“虫”旁汉字进行科学归类。结果表明,常用带“虫”旁汉字的非昆虫字汉字中,简体字归属于动物的6个门15个纲;带“虫”旁汉字主要分布于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等,其中节肢动物门中昆虫纲的汉字最多。这些字在动物的许多门中都可以见到,它们不同层面解释丰富了动物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 “虫”旁汉字 动物 科学分类 动物文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