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同异分析法在大豆品比试验中的应用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用同异分析法对引进的大豆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K8157大豆品种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铁丰30号、晋豆23号、黑1号和晋豆26号等,铁秆千斤大豆综合性状最差。而且,同异分析法运算简便,结果可靠,在大豆品比试验中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硼对吲哚乙酸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绿豆为指示作物,研究缺硼对侧芽生长及3H-吲哚乙酸(IAA)在完整植株体内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诱导侧芽生长,导致3H-IAA移动峰靠近植株顶端,茎中3H-IAA的放射性活度也低于供硼充分的植株,说明缺硼抑制了3H-IAA在植株体内的极性运输;无论缺硼与否侧芽中均未检测到3H-IAA,所以侧芽的生长与3H-IAA在其中的积累没有关系,表明硼并不是通过调节IAA在侧芽中的积累,而是通过调节IAA在主茎的移动流调控侧芽生长;给缺硼植株供硼24h能够恢复IAA在植株体内的极性运输能力.


地道潞党参营养特性与产地土壤特征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潞党参营养特性和产地土壤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道潞党参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700 m的中低山上,降雨量大,气候冷凉湿润,昼夜温差大。产地土壤成土母质主要为黄土母质和堆垫母质,土壤类型为褐土性土,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高,形成地道潞党参生长独特的生态环境。地道潞党参营养元素中氮、磷、钾和铁、锰含量高,尤其是铁的含量较高,对部分微量元素有奢侈吸收的现象,而且主要分配到地下部分,形成地道潞党参独特的营养特性。


不同谷子品种的肥力效应比较分析
《杂粮作物 》 2007
摘要:对施用有机复合肥对优质谷子新品种2012与晋谷21号的肥力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品种对肥料利用率和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为生产上如何选择谷子品种和配套施肥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晋谷21号属于肥力敏感型品种,2012属于相对不敏感型品种。应根据品种特性采用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才能提高生产效益。


晋西南农林生态区社鼠种群年龄结构及季节变化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对晋西南黄土残塬农林区社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季节变化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并对1993~1995年3年的种群年龄结构进行了年度间比较。采用社鼠(Rattus confucianus sacer)左侧第3上臼齿(M3)的生长与磨损程度,将社鼠分为4个年龄组。结果表明:社鼠的种群年龄结构随季节而变化,月际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年度间差异不大,说明在一般年份,种群年龄结构比较稳定。


辽宁省大豆品种在晋南夏播的表现
《大豆通报 》 2007
摘要:报道辽宁省大豆品种在晋南麦后夏播区生态条件下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所有7个品种均表现为:生育期缩短,植株变矮,但由于单株荚数增加,百粒重提高,仍可获得较高产量,其中辽豆15、辽豆17生态适应性较好,产量高,商品性也好,经过本省区试后可以夏播种植。


粮饲兼用春复两播型玉米新品种长单43号选育及特征特性
《农业科技通讯 》 2007
摘要:1选育经过1.1亲本选育母本B99:为1999年引进的外引材料B99;父本B100选自美国玉米杂交种,即自交4代选育的高代系(56-1-3-5-1)。


不同农田管理措施旱地玉米土壤水分特征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了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旱地玉米的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秸秆整秆全覆盖、微孔地膜覆盖较秸秆粉碎还田和常规种植能提高土壤水分,增加降水的入渗深度,减少土壤耗水量,其顺序为秸秆整秆全覆盖>微孔地膜覆盖>秸秆粉碎还田>常规种植。受基础土壤水分不同和降雨较少的影响,玉米生育前期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土壤水分差异不大,8月份充足的降水后,各措施充分显示了其蓄水保墒的作用,其中,9月份秸秆整秆全覆盖0~120 cm土壤贮水量为248.2 mm,较常规种植增加32.1 mm;降水入渗深度为120 cm,较常规种植增加25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