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马铃薯总RNA提取和鉴定方法的改进
《园艺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植物总RNA的提取和鉴定方法作了改进。以马铃薯叶片和茎为材料,分别用常规苯酚法和改进法提取总RNA,通过甲醛变性胶和非变性胶及紫外光谱分析,表明用改进法提取的总RNA与常规苯酚法无明显差异,RNA完整性良好,可以用普通琼脂糖凝胶代替甲醛变性胶电泳分析RNA的完整性。RT-PCR结果表明,以改进法提取的总RNA可以用于分子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生物学实验。利用改进法提取植物总RNA,能降低成本,节约时间,也避免了使用DEPC和甲醛等试剂。


优质小麦“农大179”辐射诱变M_2代RVA参数的变异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辐射诱变是小麦产生有益突变及培育优良品种的主要途径之一。为给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及理论参考,以优质小麦“农大179”为材料,用250 Gy的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诱变,并对M2群体内的510株单株进行了快速粘度仪(RVA)参数检测。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对各粘度仪参数均产生了明显的诱变作用,高峰粘度、糊化温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崩解值、反弹值总体有变劣倾向,高峰时间有缩短趋势。筛选出糊化温度分别为83.9℃和86.4℃的单株2株、反弹值为14cP类似糯质小麦的变异株1株。


亚麻籽脱皮关键技术研究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07
摘要:研究了影响亚麻籽脱皮与分离的因素及效果。试验表明,对亚麻籽在140℃的脱皮前烘烤处理,当亚麻籽的含水量小于4%,脱皮机转速为2000~3000r/m时,脱皮率和粉末度比较适宜;在静电6000~11000V、静电吸附面与皮仁混合物在距离3~5cm时,对亚麻籽皮的吸附效果较好;在传输带上,皮仁混合物铺得越均匀越薄时的分离效果越好,在最佳的分离状态下,亚麻籽仁、皮的分离效果可达到皮中含仁率<1%,仁中含皮率<3%。


新型饲草高粱杂交种晋草3号选育报告
《杂粮作物 》 2007
摘要:晋草3号是以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3SX-14A为母本,以IS722选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饲草高粱杂交种。该杂交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生物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适口性好等特点,是牛、羊、鱼的优质饲草,也是当前我国退耕还林的优势草种。


园黄梨气调贮藏研究初报
《保鲜与加工 》 2007
摘要:研究了气调指标对园黄梨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贮藏可抑制梨果实呼吸作用,减少果实消耗,保持硬度,并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适宜的气体组合可延缓果实衰老,防止果实褐变且延长贮藏期。5%O_2+0% ̄1%CO_2是长期贮藏园黄梨的理想气体指标。


晋南土壤质地、耕作方式及茬口对小麦播前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山西临汾、襄汾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了土壤质地、耕作方式及茬口对小麦播前土壤贮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闲制不同土壤质地的传统土壤耕作方式,小麦播前0~200cm的各主要土壤层面的贮水量为中粘土>中壤土>轻壤土;夏季复播制的土壤质地和复播作物对小麦播前贮水量的影响以土壤质地>复播作物种类;夏闲制不同土壤耕作方式的小麦播前贮水量以浅旋灭茬>免耕>隔行深松>传统耕作>全耕层深松。不同春播作物茬口小麦播前的贮水量以地黄茬贮水量最高,其次为丹参茬,棉花茬较差。该项研究为小麦播前土壤贮水量的恢复选择夏季复播制的土壤质地、夏闲制合理的土壤耕作方式和春播作物茬口提供了理论依据。


山西省天牛科(鞘翅目)名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摘要:文中记录山西省境内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52属79种,其中有山西省内的新记录19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