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除草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研究4种除草剂对2个强筋小麦品种(“临优145”和“临汾138”)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推荐用量下,除草剂对成穗数、穗粒数和穗长的影响较小,对株高、千粒重、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灌浆进程影响较大.2,4-D丁酯使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一直较低,千粒重降低;“巨星”在灌浆前期使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保持较高,灌浆中后期快速下降,并使灌浆持续时间相对缩短,千粒重最低,较对照分别低2.40g和0.84g;而“世玛”使灌浆前中期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较低,但下降相对缓慢,使灌浆持续时间分别延长3.48d和1.86d,“库”容增加,千粒重分别提高1.18g和1.05g,同时具有一定的降低株高作用;“骠马”虽使灌浆持续时间延长,但影响相对较小.除草剂对籽粒生长模型参数的影响,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除草剂对“临优145”初始生长势、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时间、快增期和缓增期平均灌浆速率影响较大,而对“临汾138”的这些指标以及总灌浆持续时间影响较大.分析旗叶光合特性、灌浆进程、千粒重及产量间的相关性,表明除草剂主要是通过旗叶生理和灌浆进程来影响千粒重和产量.图1表7参19


中国农业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农业生态安全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本文不仅对农业生态安全的基本内涵、特点进行了探讨,而且着重对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一系列农业生态安全管理对策。


晋南旱垣土壤质地和茬口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山西临汾、襄汾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了土壤质地和茬口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产量轻壤土质夏季复播作物茬口低于夏季休闲茬口,而中壤土质夏季复播作物茬口高于夏季休闲茬口;小麦播前贮水量轻壤土质夏季复播作物茬口低于夏季休闲茬口,而中壤土质夏季复播作物茬口高于夏季休闲茬口;轻壤土质全生育期0~100 cm,0~200 cm,100~200 cm的耗水量均以休闲茬口>大豆茬口>绿豆茬口,中壤土质拔节期贮水量、拔节至成熟阶段0~100 cm,0~200 cm,100~200 cm的耗水量均以花生茬口>谷子茬口>休闲茬口;水分利用效率中壤土质明显高于轻壤土质,各茬口间的极差中壤土质大于轻壤土质。该项研究为以旱地小麦为主要作物的轮作制度选择土壤质地和夏季复播(春播)作物茬口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油大豆新品种晋豆29号的选育
《大豆通报 》 2007
摘要:在对大豆种质资源鉴定基础上,选择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适应的大豆优良种质,以早熟18×晋大28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抗旱育种程序,选育出高产、稳产、高油、抗病大豆新品种晋豆29号。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植株紧凑,产量为3 000 kg/hm2左右,国家区域试验产量变异系数6.328 4%,对病毒病表现中抗,抗旱性较强,脂肪含量为21.96%~22.26%。适应山西中部及黄土高原同类地区春播,晋南地区及黄淮海中部地区夏播。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


大棚温室西葫芦根腐病发生规律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田间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西葫芦根腐病一般在初花期开始显症,造成根部腐烂,整株死亡。在整个生长季节中有两次发病高峰,第一次高峰在12月中下旬,第二次高峰在4月中旬前后。黏土、地膜覆盖、低洼潮湿、多年连茬、根茎部伤口有利于根腐病的侵染与发生。品种早青一代比冬玉抗病,主栽的几个国外品种田间抗性差异不明显。病残体、土壤可以带菌,土壤中的病菌主要分布在0~15 cm土层中。


大肠杆菌灭活疫苗的制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 2007
摘要:对大同南郊地区送检的疑似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后,确定分离菌为大肠杆菌;将分离菌株分别采用超声破碎菌体灭活和培养菌直接灭活,制备疫苗并比较两种菌苗的免疫效力。实验室效力检测显示采用超声破碎菌体制备的疫苗保护率达到了100%,而普通疫苗只有66.6%。说明采用超声破碎菌体制备的大肠杆菌疫苗较普通疫苗的免疫效力有了较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