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谷子黑穗病田间接菌方式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谷子黑穗病是山西省谷子的一个主要病害,近年来有加重的迹象。试验通过对谷子黑穗病设立不同的接菌方式和接菌的定量指标,分析接菌效果,以便准确地鉴定谷子黑穗病的发病情况,更好地研究谷子黑穗病,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高粱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3SX-1A选育及其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目的】研究A3细胞质在饲草高粱育种上的利用。【方法】①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利用;②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反应;③杂交种选育。【结果】以A3398为不育源,SX-1为基础材料,经连续八代回交转育,于1996年育成新型细胞质不育系A3SX-1A,该系具有抗败育、长根茎、抗旱耐深播,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目前应用该系已育成3个杂交种,其中晋草1号已通过审定,在全国20余个省区大面积推广。【结论】A3细胞质在饲草高粱育种和生产中的成功利用,丰富了高粱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高粱杂交种类型和饲草新类型。


玉米渗水地膜覆盖效应及增产作用
《河南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玉米田覆盖渗水地膜后的增温调温、保墒提墒和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渗水膜覆盖具有增温效应,对于夏季土壤的极端温度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生育期内土壤平均含水量为15.2%,与其他处理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渗水膜覆盖增产幅度达25%~60%,与其他处理比较,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山西省的网蝽、盲蝽、长蝽和缘蝽(半翅目)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记录了山西省境内半翅目网蝽科10属12种,盲蝽科13属20种,长蝽科10属19种和缘蝽科20属32种。其中有山西省内新记录15种。


高梁航天新不育系与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为了尽快鉴定高粱航天新恢复系和不育系的配合力和遗传力,采用双列不完全杂交法分析了高粱新选航天新不育系与恢复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不育系中产量、穗粒重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52A和55A,恢复系中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sp42和sp46.在穗粒重性状上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是52A×sp460加性方差与基因型方差的比值依次之顺序是穗粒重〉株高〉穗粒数〉产量〉千粒重〉穗长.杂交种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双亲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的组合,试验中52A×sp46,52A×sp42是两个较优的杂交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