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双乾肉羊PDK4基因的组织表达差异及多态性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4,PDK4)基因在双乾肉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基因外显子多态性对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以45只健康的8月龄双乾肉羊公羊为研究对象,屠宰后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及背最长肌,利用PCR法与Sanger测序法结合的方式检测PDK4基因外显子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并与肉质性状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DK4基因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在十二指肠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PDK4基因第1外显子存在2个SNP位点,分别为Chr 4.14723148 T>C突变、Chr 4.14723208 T>C突变。Chr 4.14723148 T>C存在2种基因型,分别为CC和CT基因型;Chr 4.14723208 T>C存在3种基因型,分别是TT、TC和CC基因型。突变基因型分布符合哈代温伯格(Hardy-Weinberg)定律,突变个体在群体中处于稳定状态。Chr 4.14723148 T>C和Chr 4.14723208 T>C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为0.94和0.61,均为高度多态(P>0.5),Chr 4.14723148 T>C突变中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其个体压榨水分率显著低于CT基因型个体(P<0.05)。说明双乾肉羊群体稳定存在Chr 4.14723148突变位点,并且CC优势基因型个体肌肉水分保持能力更强,正向影响肉质性状。

关键词: 双乾肉羊 PDK4基因 突变位点 肉质性状 组织表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50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38对SSR引物在50份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141个基因位点,每个引物平均有3.71个位点,多态性扩增位点126个,多态性比率为89.36%,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52,变异范围为0.40~0.88;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在GS 0.648处可将50份花生种质资源聚为4个类群,50份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GS)介于0.436~0.955之间,平均值为0.735.此外,利用38对SSR引物构建了一份独特的DNA指纹图谱QR编码,以期为花生新品种分类鉴定、亲缘关系分析以及种质资源的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花生(Arachis hypogaea)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VPS26A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谱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绵羊液泡蛋白分选26A(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26A,VPS26A)基因CDS序列,确定其生物学功能,明确其在不同品种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以新吉细毛羊和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以小尾寒羊皮肤组织cDNA为模板通过TA(T’s and A’s Method)克隆获得CDS区序列,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可能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PS26A基因在小尾寒羊和新吉细毛羊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VPS26A基因CDS序列全长为981 bp,编码327个氨基酸。绵羊VPS26A氨基酸序列与羚羊相似性最高,同源性为100%,与人的相似性最低,为99.4%;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绵羊VPS26A与山羊和羚羊亲缘关系最近,与人和驴亲缘关系最远。VPS26A蛋白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存在27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N-糖基化位点,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核内体上。VPS26A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无规则卷曲、延伸链、α螺旋和β转角分别占45.87%、30.28%、18.35%和5.50%,与三级结构预测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VPS26A基因在小尾寒羊肺脏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皮肤,而在新吉细毛羊皮肤的表达量均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本研究为进一步阐述VPS26A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尾寒羊 VPS26A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逆转运复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NO调节对植物生长过程中非生物胁迫的影响

园艺与种苗 2024

摘要: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是非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的种类很多,文章主要分析了低温和干旱 2 种最常见的情况.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的外源NO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低温胁迫、干旱胁迫等抗逆境应答有缓解作用.同时阐述了植物NO产生的过程以及NO在植物整个生长期的作用,为今后利用NO缓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非生物胁迫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外源NO 非生物胁迫 抗逆境 植物生长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黑土有机质老化急需培肥和解决秸秆焚烧问题,通过长期、少量、连年秸秆还田试验,研究土壤有机碳(SOC)、腐殖质组分含量和胡敏酸(HA)结构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和秸秆还田处理表层、亚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18.9%,20.0%和13.1%,14.7%;HA碳含量增加了17.5%,57.4%和10.7%,28.1%;胡敏素(Hu)含量分别增加了23.1%,23.0%和20.7%,16.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亚表层土壤HA碳的增加量占SOC增加量的75.3%;HA占可提取腐殖质比例(PQ)从58.2%提升至63.6%。与ck相比,秸秆配施化肥处理HA的结构特征变化显著,表层和亚表层(O+S)/C比值分别降低了15.8%和17.7%;H/C比值分别增加了4.8%和5.3%;I2920/I1720比值分别增加了110.5%和131.2%;热量高/中比值分别降低了35.3%和28.9%;失重高/中分别降低了14.1%和12.0%。秸秆配施化肥处理使HA结构的氧化度、缩合度和热稳定性降低,脂族性增强,结构趋于简单化。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 有机碳 胡敏酸结构 腐殖质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iR-370-3p在绵羊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靶基因预测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新吉细毛羊和小尾寒羊为实验动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70-3p在绵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利用Mega11.0 对 miR-370-3p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进化树;利用miRBase对脊椎动物的miR-370-3p序列进行检索,使用Ensembl数据库对miR-370-3p进行定位;利用在线网站预测miR-370-3p的靶基因,并进行GO、KEGG分析.组织表达结果显示,miR-370-3p在 2 种绵羊 1 月份和 10 月份的皮肤组织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在 2 种绵羊同组织间均存在显著差异.miR-370-3p序列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且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miR-370-3p共有 315 个靶基因;GO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主要富集在蛋白质的自磷酸化、细胞核与细胞质的运输、神经元凋亡过程等方面;KEGG通路分析表明靶基因主要富集到MAPK信号通路、寿命调节通路和细胞内吞作用等,其中多个与毛囊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富集到相关通路之上.绵羊miR-370-3p在皮肤组织存在时空表达差异,在各组织间广泛表达,可能通过靶向MAPK信号通路及寿命调节等通路参与调控毛囊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绵羊 miR-370-3p 靶基因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基础与育种应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杂种优势利用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途径,有助于解决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有限耕地之间的矛盾。大豆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其开展杂种优势利用已有30余年。其中,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杂交育种系统是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目前,已有40余个杂交大豆品种通过审定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杂交大豆正处于由中试向产业化推进阶段。本文对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基础与育种应用进行了综述,系统阐述了各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及利用、不育性状的遗传和分子机制、育性恢复基因和恢复抑制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基于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现状论述和分析,提出了三系法杂交大豆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挑战及解决路径,并对三系法杂交大豆育种技术的创新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大豆杂种优势分子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关键词: 大豆 杂交种 细胞质雄性不育 遗传基础 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不同品种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氮肥对产量、光合特性的调控效果,明确品种-氮肥之间的互作关系,揭示其生理机制,合理匹配氮肥施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本研究以'龙杂10号'、'吉杂124号'和'晋杂22号'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结合不同施氮量,对不同品种、不同时期高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以及收获产量进行测定,探究不同品种的最适施氮量.结果表明,各处理下Pn、Gs和Tr显著正相关,与Ci负相关或相关性不显著.'龙杂10号'和'吉杂124号'在一炮轰且氮肥为205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7 112.196和11 573.163 kg/hm2,与对照相比分别增长10%和30%;'晋杂22号'在拔节期追施氮肥20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1 081.436kg/hm2,增长25%.相同处理下产量总体表现为'吉杂124号'>'晋杂22号'>'龙杂10号'.证明了施氮量和品种对高粱产量的影响,为品种布局、资源潜力挖掘以及制定高效绿色栽培措施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蒸腾速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灯下蛾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植物保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蛾类昆虫的种类及组成,提供蛾类群落的多样性资料,本研究于2017年—2020年利用高空探照灯逐日诱集蛾类昆虫并分类,明确不同昆虫季节性种群动态,在此基础上对蛾类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鉴定蛾类昆虫18科227种,优势科为夜蛾科,种数占比达到49.34%.按为害植物类别,可分为农业害虫、林业害虫、果树害虫、蔬菜害虫等.蛾类昆虫4月始见,7、8月群落丰富度最高,7月群落多样性最高,群落均匀性随时间变化不明显.明确了不同月份优势度指数较高的种类.7、8月的蛾类群落相似性高,4、10月与各月的相似性低.本研究结果可为此区域蛾类害虫的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关键词: 蛾类害虫 种类组成 高空探照灯 虫源来源 群落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蔬菜生产中沼肥的综合应用

现代农业研究 2024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农业产业的升级,促使生态农业发展呈现出逐年扩张的态势.蔬菜产业作为生态农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产培育标准也日趋严格.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经由厌氧发酵后所形成的沼液和沼渣,可将大量的病菌虫卵杀除,既实现了沼肥的无害化处理,又能有效的提升培育土壤的肥力.在此基础上,随着化肥用量的大幅降低,也使得富含丰富营养的沼肥在提升蔬菜作物抗病能力的同时,种植与培育成本得以降低.对此,本文以蔬菜生产中的沼液、沼渣等沼肥作为研究对象,对沼肥的成分及特性加以概述.随后,对蔬菜生产中的沼肥的综合应用做出探讨.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以期对蔬菜生产中沼肥综合应用程度的提升,提供可供参考与借鉴的内容.

关键词: 蔬菜 沼液 沼渣 防治病虫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