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多元分析在黄淮冬麦区小麦良种区试中的应用分析

华北农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将多元分析法应用于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并与Eberhart和Russell法及G.C.C.Tai(1971)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元分析法不仅提供了基因型各生育阶段对环境的反应敏感性强弱的参数V_1、V_2和V_3,而且提供了各环境地区的环境资源优劣的估计值r_1、r_2及r_3。据V_1r_1+V_2r_2+V_3r_3值最大来选各环境地区适宜品种,在生产上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Tai(1975)多元分析法各基因型的复相关系数月均大于0.8,说明该分析是可靠的。并从生产实际中得到了验证。相比之下,Eberhart和Russell法及Tai(1971)法显得较粗放。

关键词: 稳定性 产量构成 冬小麦 多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梨木虱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sis在冀中南梨区一年发生6~7代,6~7月份为猖獗发生期。确定了各代各虫态历期和各龄历期。若虫开始产生分泌物时间为3~7天,4~20天粘液将若虫包埋.分泌物主要成分是含=CH_2、-OH、-NH_2、-C≡N和=C=O基的高分子有机物。若虫在梨园和树冠的空间分布均属于聚集型。确定了危害部位和造成早期落叶的最低虫口密度,叶柄基部为4头,叶片上为12头。成虫主要越冬场所在落叶枯草间。

关键词: 中国梨木虱 生物学特性 虫口密度 种群分布 消长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84-5418小麦品种稳定高产性能与适应性的初步分析

华北农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冀84—5418连续四年参加各级区域试验及有关资料,分析其稳定高产性能与适应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广泛适应于黄淮麦区,产量潜力大,在环境平均值340公斤/亩以上稳产性好,在品种单产374.5公斤以上超过其它品种。其丰产性、稳产性分别隶属于相互独立的基因系统,产量构成因素自身调节能力强,从而高产性与稳产性能够兼顾。同时表明运用Eberhart-Russell模式的两参数和其它统计数,评价单个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能够较全面、合理地反映品种真实情况。

关键词: 小麦 稳定高产性能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P_(333)对苹果树生长的抑控效应

河北果树 1992

摘要:PP333是一种植物生长抑制剂,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于苹果、梨、桃、杏、和樱桃等果树均取得了明显效果。使用后通过干扰内源赤霉素的合成,从而抑制新梢的营养生长,使新梢及节间缩短,特别是密植栽培,为达到早结果早丰产的预期目的,能起到良好的调控作用,抑制其营养生长,起到致矮早结果的作用.一、PP333对苹果树的形态反应据Willams M·W研究(1979),在短枝型元帅/实生砧和金冠/M7苹果上喷布1000ppm和2000ppm的PP333后,生长量减小10—20%,第二年80—90%的枝条受到抑制。对6年生澳洲青苹/M26苹果在树干周围每平方米内施入0.25克和0.5克PP333,节间的伸长明显受到抑制,从而新梢变短。在4年生国光苹果进行试验,处理当年即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预煮液的综合利用

食品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食用菌的盐水腌制加工有大量的预煮液、残菇、菇柄被弃掉,损失鲜品总量的25.94%左右。据对平菇测定,食用菌预煮后干物质减少23.45%~26.87%;浓缩成30%的蘑菇预煮液含17种氨基酸和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及矿质盐类,氨基酸含量高达495.84mg/ml。本研究还以平菇预煮液,菇柄为主要原料调配出平菇预煮液酱油、平菇小米醋、平菇蛋白多维饮料等。本方法亦适合对多种食用菌预煮液的深加工利用,并使每吨商品菇增加纯经济收益360~600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谷核型隐性高度雄性不育系350A育成

农业科技通讯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利用基因重组原理,通过地理远缘品种间杂交、自交、回交等手段,应用在不同自然和特定环境条件下动态选择的方法,育成抗倒、抗病、适宜夏播的高度雄性不育系350A,其不育株率为100%,不育度达95%。350A 的不育性由一对主效隐性基因(msms)控制,败育主要发生在小孢子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地板栗幼树丰产的限制因素与对策

河北果树 1992

摘要:板栗根系发达,抗旱耐瘠薄,立地条件要求低,易管理,是我省燕山、太行山中性偏酸土壤的特产。近年来,随着山区建设的大力开发利用,采用以鱼鳞坑、围山转等形式栽植的板栗幼树,通过优种嫁接和高接换头,达到了当年嫁接,二年结果,改变了板栗结果晚,见效慢的现状。但是多数板栗幼树,结果3—5年后,树势变弱,栗果变小,产量增长缓慢,有的成为小老树,严重影响着山地板栗幼树的丰产和品质。一存的主要问题1.树下营养面积小,不能满足幼树生长结果的需要:于70年代至80年代初发展的板栗幼树,多数以鱼鳞坑或围山转一树一坑栽植,定植穴一般为80—100平方厘米。栽后生长较旺,但随着生长和产量的增加,根系生长受到定植穴外壁半风化母质的限制。据在迁西县牌楼沟村板栗幼树的根系调查,三年生根系即能达到定植穴边缘,四年生最长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梨树氮素营养年周期变化规律的研究

河北果树 1992

摘要:目前在鸭梨生产上由于盲目增施氮肥,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为此本试验对鸭梨氮素的吸收及树体内氮素年周期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求为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试验分别于3年生幼树和16年生盛果期树上进行的。幼树于1986年定植于直径60cm,深50cm且下不封底的田间微区内,单株小区,三次重复,根据物候期取四次样,分别于1988年11月15日(休眠期)、1989年5月8日(新梢速长期)、1989年8月9日(果实速长期)、1989年11月20日(休眠期)挖取全株,每次取样三株树,植株解体为粗根、细根,多年生枝、长枝、短枝和果实,并从落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柿疯病研究——V.防治措施

河北果树 1992

摘要:柿疯病是由RLO侵染致病,为害植株维管束输导组织,造成养分输导障碍,树体生长衰弱乃至减产,重者死亡。在我国柿产区均有发生,目前河北、山西、河南、广东、福建等省有些地区发生严重,尤以河北、山西、河南等省沿太行山区严重成灾,如涉县柿树75%以上罹病,临城县的桐花村几乎无一健株.该病扩展蔓延迅速,据在涉县活水(?)调查.在1982~1987年间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5~6年间轻病区变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楂缺铁黄叶病及应用硝黄铁防治研究

果树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调查初步总结出山楂缺铁黄叶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致病因素及其对山楂生产的危害。用新研制的高效价廉、储运方便的硝黄铁矫治,效果明显。黄化病株复绿率40%~87%,三级病株减少36%~100%,叶绿素含量提高64%~224%,喷肥区比对照区株产提高25%。同时增加了果实中糖、酸、果胶及钙、铁含量,提高了果实品质。

关键词: 山楂 缺铁 黄叶病 硝黄铁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