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柿疯病研究:Ⅲ传病介体
《河北果树 》 1992
摘要:研究证实柿疯病系由难养细菌RLO病原菌侵染所致。为澄清传病方式及传病介体昆虫,于1983年—1990年进行研究,试验结果看出,健病株相互嫁接,病株组织汁液接种健株均可传病。血斑叶蝉和斑衣蜡蝉为害病株后,再为害健株时可接种传病。此两种刺吸口器害虫,在柿疯病疫区为柿树常见害虫。


草莓果实糖度分布及测糖最佳部位的研究
《河北果树 》 1992
摘要:糖是果实甜味的来源,糖的含量对果实的风味、品质、营养价值和贮藏性状有很大影响.日本的三上敏弘等曾对富士苹果进行过含糖量分布的研究,河南农业大学耿玉韬等对金冠苹果和砀山酥梨的含糖量分布进行过研究,而在草莓上则未见报导。研究(?)莓果实的糖度分布,确定测糖的最适部位,对评价某个品种果实的优劣和指导生产具有一定作用,为此于1991年5月草毒果实成熟季节,在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进行了本项研究。


苹果幼树外接根系的促壮效果
《河北果树 》 1992
摘要:根是果树重要的营养器官,根系发育的好坏对树体的生长与结果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根系生长状况如何,条件适宜与否,不仅影响根系的吸收活动,而且影响其同化作用,从而影响整株果树的生长发育.


小麦地方品种SDS-PAGE分析
《华北农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了河北省611份小麦地方品种的麦谷蛋白高分子量(HMW)亚基构成,并依据SDS—PAGE图谱对地方品种的同名异种作了鉴别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地方品种的麦谷蛋白HMW亚基分布是很单一的,且类型较少,以Glu-Alc(频率97.1%)、Glu-Blb(80.7%)和Glu-D1a(90.5%)为其优势等位基因,表明地方品种烘烤品质一般较差,同时又具有很特殊的亚基类型:有两个频率较高的异常类型,其等位基因可能是最近公布的Glu-Blaj(只编码8亚基)和Glu-Dlk(只编码2亚基),说明我国古老地方品种是一特殊小麦群体类型。同名品种中具有相同SDS—PAGE图谱的品种认为是同一基因型,具有很高的遗传相似性。虽然其中有少数其它基因型,我们认为它们是种植过程中自然变异的结果。
关键词: 小麦 地方品种 麦谷蛋白 高分子量 亚基 同名异种


谷物氨基酸值回归估计初探
《氨基酸杂志 》 1992
摘要:谷物粗蛋白(CP)含量与其氨基酸(AA)含量问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通过回归统计确立CP与AA值间的一元回归方程,将欲测样品的CP值代入方程中即可估算出相应的AA值。本文是笔者利用河北省的三种谷物材料进行的一次偿试,结果证明,根据粗蛋白含量估算谷物氨基酸值是可行的,采用此法估算AA值快速、准确而经济。


芝麻双茎高产栽培新技术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根据作物性状遺传相关与形态器官发生的理论并在常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项投资少,效益高、而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的芝麻双茎栽培技术。其关键技术是:于幼苗期摘除顶尖,使每单株第一对(或第二对)真叶叶腋间腋芽萌发成长为双茎。显著增加单株蒴果数,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8.570%。
关键词: 芝麻(Sesamum indicum L.) 双茎


“桃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果树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1991年1月7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请省内外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承担的“桃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行了技术鉴定. 该项研究,经过五年的试验调查、化验分析和示范推广.提出采取疏花芽技术,僵芽发生原因及


四倍体大白菜的选育
《华北农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二倍体和四倍体大白菜,通过正反交,连续6年共做52个组合,从1985年的水仙花(四倍体)×后36高(二倍体)和1987年的BP058(二倍体)×水仙花(四倍体)两个组合得到了少量杂交种,经系谱选择并在人工气候室加代,提高孕性,均于第四代基本稳定。1989年将这两个杂交种分别定名为翠宝和翠绿。它们具有多倍体植物叶厚、叶面有泡状突起、蕾大、花大、气孔也大的特点,经染色体镜检,染色体数2n=4x=40。这两个品种生长速度快,生育期80天左右,包球紧实,抗病性强,品质优良,适口性好,耐贮藏运输,亩产7000~7500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