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徐州地区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自2008年8月份在江苏徐州暴发以来,给当地的番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调查发现,该病害暴发的主要原因有:徐州地区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传毒媒介烟粉虱的繁殖,扩大了种群数量;设施栽培为烟粉虱提供了安全越冬场所;预警机制不够,未能将病害遏制在萌芽状态;寄主作物频繁调运促进了该病害的扩散;种植者对病害及传毒媒介缺乏认识,造成害虫再猖獗及病害难以控制;生产上缺乏抗病品种是该病害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番茄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烟粉虱 综合防治 江苏徐州


桃林烧鸡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关键控制点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找出桃林烧鸡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主要控制环节。[方法]通过跟踪桃林烧鸡加工过程中解冻、清洗、煮制、冷却和杀菌5个工艺点的鸡体表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同时对清洗、煮制和冷却3个车间内的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和工作服的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加工工艺微生物关键控制点为清洗、煮制和杀菌,加工车间内环境微生物也需要有效控制。[结论]可根据试验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江苏宜兴地区典型菜地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江苏省宜兴市典型大棚和露地蔬菜土壤采样,并做土壤养分均衡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棚土壤和露地土壤呈现明显的酸化趋势,且耕层(0~25 cm)酸化程度大于亚耕层(25~50 cm),大棚蔬菜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都显著高于露地蔬菜地土壤,两种栽培模式下蔬菜地土壤有效磷含量都有在表层过量累积趋势,且大棚蔬菜地较露地蔬菜地土壤更明显,而速效钾在露地蔬菜地土壤的积累较大棚蔬菜地更明显。大棚和露地蔬菜土壤有效硫、交换性Ca2+、交换性Mg2+及有效锌、有效硼等都处较丰水平,而土壤有效硅含量较低,增施硅肥可能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对大棚蔬菜进行盐分分析表明:10个点的蔬菜大棚土壤已达到中盐土盐渍化水平,其中盐分大于1.0 g/kg小于2.0g/kg的占50%,盐分接近3.0 g/kg的比例为40%,对应的土壤电导率也呈相同趋势,且所测定土壤盐分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重施氮肥造成的硝态氮积累是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


常温下不同低氧贮藏对松籽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朝鲜红松为试材,将松籽置于O2含量分别为2%±1%、5%±1%、10%±1%的密闭容器中,并以空气贮藏的松籽为对照(CK),研究了常温下(20 ̄30℃)贮藏180d期间松籽的脂肪酸氧化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松籽的总脂肪含量和碘价在贮藏过程中下降,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升高;不同浓度低氧贮藏对于防止总脂肪的降解有显著的效果,贮藏180d时低氧贮藏松籽的酸价、过氧化值显著低于CK,而碘价则显著高于CK,2%低氧贮藏对于防止皂化值的升高也有明显作用。低氧能较好的抑制松籽脂肪酸氧化,有利于保持松籽的贮藏品质,其中2%低氧贮藏的效果最好。


冬小麦花期生理形态指标与卫星遥感光谱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冬小麦花期长势遥感监测的精确性与普适性,在集丘陵地、河滩地及平原地为一体的冬小麦种植区域设计了田间试验,利用卫星影像信息结合地面GPS定点试验数据,在分析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冬小麦花期LAI和生物量两个主要群体长势指标可行的基础上,对卫星遥感光谱信息与冬小麦花期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片水分含量和叶片氮素含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与LAI、叶片氮素含量和叶片水分含量的相关性较好,RVI(比值植被指数)与生物量和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好,GVI(绿度植被指数)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好,且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NDVI、RVI及GVI是较为理想的可用于监测冬小麦花期生理形态指标的敏感遥感指数。进一步以这些敏感遥感指数作为因变量建立了冬小麦花期生理形态指标的遥感监测模型。利用本模型可以反演多个生理形态指标,便于对冬小麦花期的长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