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纳米型氯磺隆的光解速率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氯磺隆(Chlorsulfuron)具有活性高、成本低、杀草谱广、控草效果优异等诸多优点。但氯磺隆残效期长,往往对下茬作物产生严重药害。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每年由氯磺隆造成的农作物药害面积均在4×10~4 hm~2以上。之后氯磺隆逐步退出江苏省麦田除草剂主打品种。其后续品种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氯磺隆 光解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和CIMMYT小麦品种Bx7亚基超量表达基因(Bx7~(OE))的分子检测

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Bx7的超量表达对提高小麦面筋强度有重要作用。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和STS标记检测了163份中国和CIMMYT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Bx7超量表达基因(Bx7OE)。结果表明,TaBAC1215C06-F517/R964标记和TaBAC1215C06-F24671/R25515标记可分别在含有Bx7OE基因的材料中扩增出447bp和844bp的特异带,在不含Bx7OE基因的材料中无相应目标带,两个STS标记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在163份小麦品种(系)中,11份品种(系)含有Bx7OE基因,占总数的6.7%。RP-HPLC与STS标记检测结果一致。利用这两个STS标记可以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Bx7OE基因。

关键词: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RP-HPLC STS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Bx7OE

两种套袋方式对翠冠梨果实品质、农药残留及贮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翠冠梨分别进行1次套袋(仅在花后35 d套1次大袋)和2次套袋(花后20 d先套1次小袋,花后45 d再套1次大袋),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农药残留以及常温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2次套袋比1次套袋果锈少、果点不明显、果皮光洁亮丽,而且糖度较高、酸度较低;两次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明显少于1次套袋;在常温贮藏条件下,2次套袋的果实失水率和腐烂率都比1次套袋低,果实硬度则无明显差异。可见,2次套袋比1次套袋更有利于生产优质高档果品。

关键词: 翠冠梨 果实套袋 品质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血清中三聚氰胺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鸡血清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洗涤液和洗脱液浓度对三聚氰胺提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鸡血清中三聚氰胺残留的简便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采用NH2柱作为色谱分析柱,95%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样品经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后,在紫外检测器214 nm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保留时间在14~15 min。三聚氰胺浓度在0.05~5.0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为0.999 9;在空白鸡血清样品中添加0.1μg/ml、1.0μg/ml和5.0μg/ml浓度的回收率为78.05%~88.6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5%~8.33%;样品检测定量限为0.1μg/ml。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三聚氰胺 鸡血清 固相萃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的小麦纹枯病抗性苗期鉴定评价方法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于温室小麦苗期、成株期及大田成株期,比较了三种不同的小麦纹枯病菌接种鉴定评价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温室苗期鉴定评价方法在发病一致性、稳定性等方面优于另外两种方法,同时在育种上还能缩短育种周期和提高育种效率。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菌 接种鉴定方法 苗期鉴定评价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植物-人类系统中锌与富锌农产品的开发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农作物对锌有很强的忍耐性和很高的富集能力,通过生物强化的方法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对外源锌的吸收与富集,从而提高体内锌含量。叶面施肥比土壤施锌更能灵活有效地提高农作物锌的吸收量。

关键词: 农作物 农产品 含锌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品红不同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园艺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一品红4个品种‘金多利’、‘圣诞天使’、‘索诺拉飞雪’、‘旗帜’叶片光强依赖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金多利’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和可变荧光(Fv)值极显著高于其它3个品种。在各个光强(PAR,0~2171μmol.m-2.s-1)下,表观电子传递速率(rETR)、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和光化学淬灭(qP)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金多利’>‘圣诞天使’>‘索诺拉飞雪’>‘旗帜’,在高PAR下这种差异更明显。拟合参数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半饱和光强(Ik)和光抑制参数(β)也同rETR等具有一致变化。说明‘金多利’有较高的PSⅡ活性,耐强光;而‘旗帜’则光化学效率较弱,高光强下易受光抑制。

关键词: 一品红 叶绿素荧光 快速光响应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坏血酸钙对鲜切牛蒡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10 mmol/L、20 mmol/L和30 mmol/L 3种浓度的抗坏血酸钙[Ca(AsA)2]处理对鲜切牛蒡在1℃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坏血酸钙能降低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E)、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活性,减缓丙二醛(MDA)和总酚(TP)含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鲜切牛蒡的褐变。同时Ca(AsA)2还能维持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延缓衰老,保持较好质地。在3种浓度处理中以20 mmol/L Ca(AsA)2处理抑制效果最佳。

关键词: 鲜切牛蒡 抗坏血酸钙 品质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TP是构建类似C_4水稻的重要限制因素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ATP是否是转PEPC+PPDK基因水稻或转PEPC+PPDK+ME基因水稻CO2浓缩过程的限制因素,以原种和不同转C4光合酶基因水稻为材料,测定了C4光合酶活性、光合速率以及活性氧代谢有关指标,结果表明:原种中具有全套的C4光合酶,但活性很低,而不同转C4光合酶基因水稻高表达了相应的C4酶活性。在高光条件下,与原种相比较,转PPDK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未增加;转ME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降低了6.1%;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与转PEPC基因水稻相近。ATP和ATP激活剂NaHSO3处理后,可显著提高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和转PEPC+PPDK+ME基因水稻的光合放氧速率,达到玉米的80.7%,显现出类似C4的光合特点,表明ATP是构建类似C4水稻的重要限制因素。光氧化条件下,转PEPC+PPDK+ME基因水稻的耐光氧化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这些结果为构建C4水稻提供了技术途径。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光合特性 C4光合循环 三磷酸腺苷(AT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