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辣椒高赖氨酸蛋白基因Cflr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特征
《园艺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在茄科植物中寻找新的高赖氨酸蛋白基因,以辣椒栽培种‘江蔬7号’的成熟花粉为材料,根据马铃薯和番茄中高赖氨酸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到一条长390bp的cDNA片段,继而应用RACE技术克隆了一个辣椒高赖氨酸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Cflr(Gen-Bank登录号:EU367999)。Cflr基因cDNA全长920bp,5′端有84bp的非翻译区,3′端具有完整的polyA尾,包含一个编码223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Cflr基因与马铃薯和番茄高赖氨酸蛋白基因cDNA序列的同源性为50%~60%,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40%~50%。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为21.2%,苏氨酸含量为10.3%,是目前已知赖氨酸含量最高的天然蛋白。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Cflr基因在辣椒未成熟花药、成熟花粉、花瓣、茎、叶片和根中均有表达,在成熟花粉和花瓣中的表达丰度最高,在叶片中表达量明显减少,而在未成熟花药、茎和根中的表达量极少。


一株新城疫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上所公布的新城疫病毒(NDV)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了10对引物,运用RT-PCR方法获取了三黄鸡新城疫病毒(SHJ00株)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此株三黄鸡新城疫病毒(SHJ00)的全基因组序列由15 192个碱基组成,在NP基因和P基因之间的非翻译区多了6个核苷酸ACACTC;与NDV一致,SHJ00基因由6个ORF组成,即3′-NP-P-M-F-HN-L-5′;测序后拼接的F基因长1 672 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 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顺序为112R-R-Q-K-R-F117,具有强毒株序列特性;根据NDV基因分型标准,三黄鸡新城疫病毒SHJ00株归属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F基因与国内外NDV代表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0.9%~97.7%,其中与F48E9同源性为84.3%,与Lasota的同源性为82.0%;测序后拼接的HN基因长为1 716 bp,编码571个氨基酸,与国内外NDV代表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0.0%~98.1%,其中与F48E9同源性为84.5%,与Lasota的同源性为81.4%。


江苏省杂交粳稻区域试验组合的品质和抗性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04~2006年江苏省杂交粳稻区域试验资料为依据,对杂交粳稻区域试验组合的品质性状和抗性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优质达标率偏低,其中杂交晚粳稻为41.83%,比杂交中粳稻高30%;各品质性状优质达标率表现为糙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度>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性状和整精米率达标率低是限制江苏省杂交粳稻品质提高的主要原因。总体上看,江苏省杂交粳稻抗性表现不理想,稻瘟病抗性存在对个别小种高感而同时对其它小种免疫的现象,对鉴定的各优势小种都免疫的组合不多;杂交晚粳对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抗性略优于杂交中粳;对白叶枯病4个鉴定小种都免疫的组合几乎没有,或多或少对鉴定小种中的某些小种表现感病;条纹叶枯病抗性杂交中粳稻明显优于杂交晚粳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江苏省杂交粳稻育种对策,应在保持现有产量水平的基础上,改良稻米的垩白粒率和整精米率,重视食味品质,提高杂交粳稻的综合抗病性,增强江苏杂交粳稻组合的综合竞争力。


配合饲料中不同动物蛋白源对异育银鲫生产性能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将进口鱼粉、肉粉和肠衣蛋白粉3种蛋白源作为动物蛋白饲料应用于异育银鲫的生长试验,56 d饲养结果表明:配合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3%左右时,肠衣蛋白粉组增重率最高,为162.7%;肉粉组最差,仅为110.3%。肠衣蛋白粉组和进口鱼粉组增重率相差很小,差异不显著(P>0.05);肉粉组鱼体生长表现很差,增重率极显著低于进口鱼粉组和肠衣蛋白粉组(P<0.01)。从饲料系数来看,最低为肠衣蛋白粉组(3.15∶1),其次为进口鱼粉对照组(3.18∶1),最高为肉粉组(4.04∶1)。可见异育银鲫对肠衣蛋白粉的消化利用率与进口鱼粉相近,而肉粉的饲料报酬率很低;肠衣蛋白粉可代替进口鱼粉饲养异育银鲫,是一种经济优质的水产动物蛋白饲料。


猪肺炎支原体P46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考GenBank登录的猪肺炎支原体(Mhp)P46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合成引物,通过重叠延伸PCR(SOE-PCR)对猪肺炎支原体P46基因的3个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将此突变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ET-32a(+)中,经IPTG诱导后成功地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宿主菌中表达分子量约为63500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猪肺炎支原体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万寿菊花酶助青贮工艺及其酶活性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万寿菊花(Tageteserecta)制备叶黄素的传统生产方法中叶黄素损失较多的情况,提出一重酶助青贮处理万寿菊花生产叶黄素的方法。以叶黄素的提取率为指标值,确定青贮过程的工艺参数,在水-有机溶剂共存体系分析了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青贮和烘干过程叶黄素都有损失,在烘干过程损失(16.33%)比青贮过程损失(6.55%10.27%)更多。在青贮阶段添加β-葡聚糖酶或液态纤维素酶30℃青贮5d,可以很好的降解植物细胞壁,利于叶黄素的提取。分别以万寿菊花冻干粉、青贮鲜花为原料,在水-有机溶剂共存体系确定提取过程所需要的最适水量分别为6.8、2.8~3.8mL/g,保证了该体系中较好的酶活性,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使水解顺利进行。采用对照试验发现在酶-水-有机溶剂共存体系中纤维素酶仍然具有较高活性。


生物柴油类植物的发展现状及在江苏省的应用前景
《江苏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生物柴油是指通过植物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制造的脂肪酸甲酯,是一种洁净的生物燃料,也称之为再生燃油。本文对目前江苏省生物柴油类植物的种植情况及适合江苏省种植的生物柴油类植物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分析。

